王牌对王牌第一季综艺,黄视频在线观看网站,世界一级毛片,成人黄色免费看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經(jīng)典4句古話: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誠者有信,仁者不憂

經(jīng)典4句古話: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誠者有信,仁者不憂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13 15:12:06 | 移動端:經(jīng)典4句古話: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誠者有信,仁者不憂

中華民族能夠始終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自有一套教養(yǎng)國民、傳遞文化的方法與精神,經(jīng)受了歷史的檢驗,可以為后世傳承。

相關閱讀

中華民族有哪些教育傳統(tǒng)可以傳承?

85年前,著名教育史學家孟憲承在其所撰《新中華教育史》的開首處寫道:“我國學校教育,在現(xiàn)代意義上,嚴一點說,只占著三十年;寬一點說,也只占著七十年的歷史。

但我們是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從虞夏時代算起,也有四千余年的歷史了。難道這四千年來,立國于大地,我們沒有教養(yǎng)國民,傳遞文化的方法和精神嗎?當然是有的,只是和現(xiàn)代截然不同罷了。”[1]

孟憲承先生肯定,有著數(shù)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能夠始終立足于寰宇之中,是自有一套教養(yǎng)國民、傳遞文化的方法與精神的,而且與現(xiàn)代的做法(主要得之于西方)截然不同。

孟憲承先生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中華民族究竟是憑借著什么方法和精神教養(yǎng)民眾、傳遞文化的?易言之,我們民族的教育傳承究竟有著如何的獨到之處?究竟又有哪些教育傳統(tǒng)代代傳遞,經(jīng)受了歷史的檢驗而可為后世甚至是當代所繼承?本文嘗試列舉數(shù)端以作闡述。

一、倡導身家國一體的教育

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身、家、國、天下”這個語詞系列都不會陌生。它在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得到完整表述,也體現(xiàn)于民間的世俗生活而成為一種日常性觀念,成為我們民族有關人的完善的目標、方式、途徑的共同理念。

身、家、國、天下一體的教育理念有著悠久的思想淵源!兑·渙》卦六三爻爻辭有言:“渙其躬,無悔。”是指水流蕩滌自身污垢,即可無悔。實際上是以沐浴比喻人的思想道德不斷自我更新。即如《大學》引用商湯《盤銘》的話:“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然而,“渙其躬”不是最終目的。

《渙》卦六四爻爻辭又說:“渙其群,元吉。”是指水流蕩滌人群的污垢,使他們也獲得自新,當然就能大吉。用《大學》引用《康誥》的話說,就叫做“作新民”。所以,人的完善遵循著先洗滌干凈自己到幫助眾人也洗滌干凈的過程,這是一個教育實現(xiàn)的過程。

同樣的思想在孟子那里也有充分表述。為什么君子能夠“修其身而天下平”?是因為存在著這樣一條修養(yǎng)邏輯,即:明乎善就能誠其身,誠其身就能悅其親,悅其親就能信其友,信其友就能獲于上,獲于上則民可得而治。

作為士人,其完善是一個有序的過程,始于治學、修身,而終于平定天下。

孟子做過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于人首先耕耘好自己的這塊“田”,然后才(可)去他人的“田”里耕耘。如果是這樣,自身的問題解決了,“沛然德教溢于四海”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擴充過程。據(jù)此邏輯,孟子說:“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①

身、家、國、天下一體的教育理念在《禮記·大學》中得到完整論述。其論述分為兩個部分,即“三綱領”與“八條目”。

“三綱領”是對大學教育目的與為學做人目標的綱領性表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它強調(diào),人的完善始于個人發(fā)揚光大天所賦予的德性,終于將自身的善轉(zhuǎn)化為他人乃至社會民眾的善進而達到至善之境,即“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三綱領”是三步要求,層層遞進,渾然一體,既是綱領、目標,也是過程、方法。

“八條目”則是實現(xiàn)“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包含著八個前后相續(xù)、逐個遞進和包含的環(huán)節(jié),其重點在修身,其特點在循序漸進、逐步實現(xiàn),體現(xiàn)了過程與階段的統(tǒng)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三綱領”“八條目”既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與政治要求,也表現(xiàn)了很強的現(xiàn)實可行性,是將高遠的目標寓于日常性的點滴進步和提高之中。

其中所闡述的道理即是:一個人能否立足于社會進而報效于國家,其基礎即在于自身的修養(yǎng)和個人的完善,即人的素質(zhì)的全面養(yǎng)成;一個人立足于社會、報效于國家雖是十分艱巨之事,卻完全能夠?qū)崿F(xiàn),實現(xiàn)之道即是從自身做起;一個人真正的完善并非獨善其身,而是由自身之善逐步推及更大范圍的人群(猶如以石擊水而蕩起的一圈圈漣漪),即所謂家、國、天下,在“兼濟天下”的過程中,最終實現(xiàn)自身的完善。

身、家、國、天下一體的教育思想也為歷代教育家所繼承和發(fā)揚。

如《禮記·學記》討論到教師的資格時說道:“能博喻然后能為師,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闡述了為學-為師-為長-為君的個人實現(xiàn)程序,強調(diào)了其中所包含的共同要素,即個人不懈的治學、修身,進而由己而及人。

又如在《大學章句》中,朱熹嘗試講清楚“三綱領”與“八條目”的關系,他說:“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民之事也。”即“八條目”中到修身為止,講的是明明德;而齊家之后,講的是新民。而無論自新還是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這就使學習者對其完善之道有了更加明確的措手之處。

在中國古代學者尤其是儒家學者眼里,無論是什么人,都可以從自身努力開始,逐步走出自身,漸次感染旁人,進而影響社會。這一認識成為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

完整人格是對教育目標或理想人格的追求,為歷代教育家所津津樂道。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著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從內(nèi)涵來看,古代教育家論述的君子、大丈夫、鴻儒、圣賢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體現(xiàn)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孔子最早闡述了完整人格!墩撜Z·憲問》記述:“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其中提到的臧武仲,魯國大夫,為人多智;公綽,魯國大夫,為人廉靜寡欲;卞莊子,魯國卞邑大夫,有勇力;冉求,孔子弟子,多才多藝。此處所謂“成人”,是指一個完整的人。

在孔子看來,一個完整的人應當是將諸多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集于一身的人,這些品質(zhì)包括了智慧、廉靜、勇敢、才藝以及禮樂文采,或者是能做到面對利益懂得思考是否應該得到,遇到危難愿意為之付出生命,歷經(jīng)磨礪也能不忘平生的諾言。顯然,這是一種完整而全面的人格。孔子所謂“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②,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因為仁者、智者、勇者應當是一個整體,也是孔子的人格追求。

對孔子所說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成人,猶言全人。”他認為,孔子希望人們都應當努力兼有上述四人之所長,“則知足以窮理,廉足以養(yǎng)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jié)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德成于內(nèi),而文見乎外,則材全德備,渾然不見一善成名之跡;中正和樂,粹然無復偏倚駁雜之蔽,而其為人也成矣。”③

按朱熹之意,完整的人格融合了智、廉、勇、藝等品質(zhì),又以禮節(jié)制,以樂調(diào)和,而內(nèi)有德性,外有文采,渾然、粹然,這就是所謂“材全德備”。無論是孔子還是朱熹,都強調(diào)了人的素質(zhì)的全面、綜合和出類拔萃,這成為教育培養(yǎng)人的最高境界。

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還包含著一個重要要求。

他在《論語·為政》中說道:“君子不器。”意為君子不像某件器皿或器物一般(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在此,孔子表達了一個重要思想:君子不能如同器皿那樣,成為只是具備某一方面本領的人。

當時有達巷的人嘲諷孔子說:“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聽說這話后,對弟子們自嘲著說:“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④別人嘲諷孔子雖然偉大,可惜沒有成名的專長。而孔子毫不生氣,還開起玩笑來,說自己會干什么呢?駕車嗎?射箭嗎?還是駕車好了。表現(xiàn)了他的教育并不以一技之長為追求。

當?shù)茏臃t請教種莊稼、種蔬菜時,孔子表現(xiàn)得十分不悅,也表達了同樣的態(tài)度。既然君子不應當成為一件器皿,又應當成為什么呢?答案也很清楚:成為知道、謀道、弘道之人!所以孔子在“成人”的問題上是從大處著眼的。

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學者如此,其他學派的學者也有類似思想,只是對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

如墨家對“兼士”人格的設想:“博乎道術”“辯乎言談”“厚乎德行”,不僅十分強調(diào)掌握眾技之長,卻又不以此為滿足,同時還十分強調(diào)與社會人倫實踐有關的素養(yǎng),如擅長思維與論辯、具備優(yōu)厚的德行等。

再如道家,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人如同嬰兒般無知無欲的狀態(tài),他把每一點社會對人的影響都視為對人性的的毀壞,希望回歸渾然無邪的自然狀態(tài);莊子在其《逍遙游》中提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人格精神,超越了一切功名、是非、利害。雖然道家崇尚個人主義,推托社會責任,但其理想人格顯然不是某種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也是一種完整的人格。

20世紀40年代,史學家錢穆在《理想的大學》一文中批評當時中國的大學只以“智識之傳授”為重,這種教育只是希望人成為專家,而不是希望人成為“通人”,不僅有害于當時之國家社會,更會遺禍于國家社會之將來[2]。

他認為:“今日國家社會所需者,‘通人’尤重于專家。”[3]他說,“專家”產(chǎn)生于互相隔離不能打通的“專業(yè)”,而“通人”產(chǎn)生于“通學”,產(chǎn)生于整體的文化和全面的教育。

其所謂“通人”顯然是一種完整的人格。錢穆十分有見地地指出了以專業(yè)教育為特征的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缺失,即忽視“成人”的教育,忽視完整人格的養(yǎng)成。他的思想顯然是與中國傳統(tǒng)完整人格的教育思想一脈相承。

三、注重個體自覺的教育

《大學》所闡述的人的完善之道,可以用“自明”來概括,“自明”可以理解為自覺。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可以說是一種十分注重個體自覺的思想。從孔子討論學者是“為己”還是“為人”,到孟子闡述“自求”,再到宋代理學家論辯“為己之學”還是“為人之學”,都體現(xiàn)了在教育中對個體自覺的注重。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討論了為誰而學的問題。

他認為古今學者的差別就表現(xiàn)在,古代學者的目的在提升自己的學問、修養(yǎng)自身的道德,所以是為己而學;當今學者的目的卻在于裝點自己,做給別人看,所以是為人而學。前者,學習的動機與目的是內(nèi)在于人自身的;后者,則是外在于人的?鬃佑懻摰膯栴}成為程朱理學的重要議題。

朱熹對程頤之言“為己,欲得之于己也;為人,欲見知于人也”甚表贊賞。

《朱子語類》(卷一一六)《訓門人》中記載了弟子向朱熹請教“進德之方”,朱熹回答是“修身窮理”。學生再問“修身如何?”答道:“要去體察你平昔用心,是為己為人?若讀書計較利祿,便是為人”。

朱熹還以吃飯作比喻說,吃飯是為自己吃飽還是將飯食攤在門口告訴別人我家有許多飯?他指出,學者不是為己,心思自然放在義理上少,放在閑事上多。朱熹將為己之學視為“入道之門”,可見對個體自覺的重視程度。

個體自覺的教育體現(xiàn)于修養(yǎng)和為學的全過程。

首先,自我完善的過程是一個“自明”的過程,“自明”即是自覺!兑捉(jīng)》所說的“渙其躬”,《大學》所說的“明明德”,不是說等待別人來幫助自己,而是說自己幫助自己,是自己“渙”、自己“明”,也就是主動修養(yǎng),自我覺悟,不將個人完善的希望寄托于外界和他人。由此表明,人的完善既非將一種外在規(guī)范強加于人,也非強加于己,而是一個“自求”過程。

其次,個人的修養(yǎng)和完善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自我更新過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描繪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無窮無盡的自我更新,其動力來自于自我更新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誘惑。人的完善本身才是人的追求目標和發(fā)展動力。

其三,個人完善意味著始終保持純正的主觀意識,如《大學》所說,做到“毋自欺”,甚至“慎獨”。人如果在獨處的狀態(tài)下都能夠一如既往地保持向善意念,主動去戰(zhàn)勝不端正的念頭,這才是真正的“為己”,真正的自覺。

其四,自我完善意味著在待人接物時嚴格的自我要求。在《論語·衛(wèi)靈公》中孔子指出有兩種不同的待人接物方式:“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求之于己的人,總是遇事反躬自問,準備隨時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合乎道德規(guī)范,進而予以改進;求之于人的人正相反,遇事一味指責別人而不知自省。這樣非但無助于協(xié)調(diào)人我關系,更無助于自身修養(yǎng)水平的提高。

其五,自我完善意味著不斷自我反省。即如孔子弟子曾參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通過內(nèi)省,增強人對自己道德認識和行為的自信、信心和勇氣,堅持不懈,毫不動搖。

其六,自我完善并不是最后目標,最后目標是由自己之完善進而達成他人和眾人之完善,也就是所謂“自覺覺人”。

四、注重學的教育

如果要說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在闡述教育和教學問題方面有何特點,重學甚于重教甚至“以學論教”,即借助學習概念,通過論述學習來論述教育、教學問題,恐怕可以算是一個。可以說,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是一套有關“學”的話語體系,中國傳統(tǒng)教育是一種重學的實踐體系。

中國最早的教育專論《學記》即以論學起首:“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里所說的“學”“教學”,意謂學校、學習、教與學,但實際上是說的教育、教化。而且,《學記》的主旨分明是討論教育問題的,卻名之曰“學”記,實際上表現(xiàn)了當時的教育家討論教育問題時的言說習慣,而言說習慣又反映了思維習慣。

這樣的情形在古代教育文獻中尋?梢姟

如《論語》開首第一篇是《學而》,是講學的問題的,表明在中國第一位真正可以稱得上教育家的孔子那里,學的問題在其教育中的位置。

又如,《荀子》一書的編集是出自荀子自己之手,開首第一篇是《勸學》,可見勸“學”在其整個教育思想乃至整個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尤其是,其所謂“勸學”無非是在論述教育問題。這是通過論學來論教育的典型一例。

事實上,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們已經(jīng)大量引進了西方教育理念、理論和思想,甚至現(xiàn)代漢語的“教育”一詞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人們依舊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育概念表述方式。

如,維新變法期間,張之洞進呈慈禧太后專門論述其“中體西用”思想的《勸學篇》,實際上是一份闡述其國家教育改革主張的報告,并非是狹義地在勸人向?qū)W;清末正式成立的中央教育主管機構,稱為“學部”,地方教育行政機構稱為“勸學所”,都仍舊是在用“學”表達教育概念。直到民國建立后,我們的話語體系里才完全建立起以“教育”為主導的言說方式。

語詞是表達概念的,概念是反映實際的。重學的話語體系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國傳統(tǒng)重學的教育認識和教育實踐狀況。以先秦儒家為例,從孔子到孟子、荀子再到《禮記》,幾乎都將教育作為實現(xiàn)社會秩序和國家治理的起點,又將個人的學習作為教育的“細胞”。

他們認為,學習是由諸多階段連接而成的過程,是由學-思-行、或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或者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所組成。

這些階段依序而行,實現(xiàn)著“君子”的智慧和人格。而學習這一過程又成為一個更大過程的組成部分,這個過程即是學習-教育-政治。正因為學習不僅是閱讀、聽講、思索,還是進一步的道德踐履、人倫踐行,尤其是教化社會和從政理民,這樣的教育觀念就體現(xiàn)出強烈的實踐精神、人文取向和社會整體意識。

所以,從縱向看,學習是人生活動的重要起點并伴隨人生命的始終;從橫向看,學習又成為形成社會善序良俗的重要起點并遍施于社會群體的每一分子。這是從教育的社會意義上考察。

從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考察,重學特征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宋代理學家討論教育作用問題,談到人在教育的影響下如何發(fā)生變化,提出了“變化氣質(zhì)”的學說。他們認為,人都有“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純粹的,這是人得以變善的內(nèi)在依據(jù);每個人在生成過程中又形成了“氣質(zhì)之性”,卻是偏雜不純的,它污染了、遮掩了“天地之性”,人因此就有不善的發(fā)生。這就需要人通過接受教育,使得“氣質(zhì)之性”得到改變,復歸“天地之性”。

教育的作用具體如何發(fā)生?從張載、二程到朱熹,都認為是“學以變化氣質(zhì)”,即通過個體的學習改變氣質(zhì)之性。

如張載說:“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zhì)。”⑤程頤說:“學至氣質(zhì)變,方是有功。”⑥朱熹也說:“人之為學,卻是要變化氣稟。”⑦張、程、朱都認為,“氣質(zhì)之性”的改變?nèi)Q于個人自身,又取決于個體的學習努力程度,所以,教育對人的改變是通過個人的學習得以實現(xiàn)的,是“自能變化氣質(zhì)”。

我們看到,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他在教育問題上更多地討論的是為學問題,尤其是如何讀書。

門人在他去世后整理他的讀書法,總結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六條,稱“朱子讀書法”,這也成為歷代人們讀書學習的通用法則。

朱熹有關教學的諸多講述,突出的特點也是強調(diào)學習者的學習。他曾經(jīng)說過:“事事都用你自去理會,自去探究,自去涵養(yǎng),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個引路底人,做得個證明底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⑧十分肯定地講明了,教學過程是學生動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去自行探究未知世界和道理的過程,教師的角色只是引導者、證明者、商量者。

而作為教師,他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對話、點化、示喻、感化,這些教學方法顯然都不是“灌”的方法,而是以學生的自覺學習為前提的。

五、要求知行合一的教育

知行關系既是哲學認識論問題,也是教育問題。從教育方面考察,它既涉及知識的獲得,也涉及道德的養(yǎng)成,歷代教育家不乏討論、爭辯和闡述,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重要命題;而對這一命題的格外關注,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和教育思想的重要傳統(tǒng)。

《左傳·昭公十年》說:“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古文《尚書·說命中》說:“知之非艱,行之惟艱。”都認為行比知更為困難,也更為重要。

事實是人無論是在獲取知識還是在形成品德過程中,知(懂得道理)總是比行(運用、踐履)更為容易?鬃与m然并未明確討論知行范疇,但其教育思想和實踐中實際上不缺乏對知行問題的思考和態(tài)度,表現(xiàn)出明顯的傾向性,而這種傾向也深刻影響了后世的教育實踐。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弟子之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孔子以文獻、品行、忠誠、信實教育弟子。這四方面實際上指文獻典籍與道德品行兩方面,大致可以歸為知與行兩方面。

兩方面關系如何?在《論語·學而》中孔子告誡:“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從,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很清楚,孔子的教育首重道德,或者說在知與行之間是首重行。為什么重行?

首先,學習的目的在于致用。他說,以學《詩》為例,不僅需要學懂記牢,還要能夠運用于政治、外交,否則,學得再多又有什么意義?

其次,道德品行的形成在于踐履。懂得了社會道德規(guī)范,就須體現(xiàn)于生活實踐,將道德認識和行動統(tǒng)一起來,進而形成自覺的行動,由此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即《中庸》所言:“力行近乎仁。”

再次,一個完整的求知過程包含著學、思、行三個環(huán)節(jié)。人由學而知,學不僅是學習書本上的間接經(jīng)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取間接經(jīng)驗。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加工,以獲取正確的認識。所學得的知識、所形成的認識還須在踐行中得到檢驗,證明其是否有效。到此,才算是學習過程的完成。由學而思而行,是孔子探索和總結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出知行結合而尤重行的特點。

孔子的這一思想為后代學者所繼承。

如墨家,墨子曾提出考察人的方法——“合其志功而觀焉”⑨。實際上關涉到知與行兩方面,即人的思想動機與行動。又說:“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⑩同樣強調(diào)了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位置。只是墨家無論是知還是行,其內(nèi)涵都與儒家迥然異趣。

又如荀子,荀子教育思想中有關知行關系的論述十分典型。他在《荀子·儒效》中說道:“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圣人。”他還說:“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荀子將聞見-知-行視為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若無聞見,學習無從起始;若無行,學習無從完成。從他說“學至于行之而止矣”的話看,顯然也是更注重行的意義。

宋代以后,知行問題受到理學家更多關注,無論是在哲學上還是教育上都有大量討論,形成不同的認識論主張和致學取向。朱熹繼承程頤以知為本、知先行后的主張加以發(fā)展,從過程、目標、作用等方面,分別論述知與行的關系及意義,提出“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的觀點?。

首先,從學習過程的先后順序來說,知得方能行得,沒有知也就不可能有行,行總是在知的基礎上的行,行總是行其所知;

其次,從學習的目標與作用而言,致知力行,論其輕重,則當以力行為重。因為,任何學習過程,知不是目的,行才是目的。所謂“為學之功,且要行其所知”。否則學習如何有效?還有,知而后行,才能獲知學習的不足,才能不斷提高。所謂“力行其所已知,而勉求其所未知,則自近及遠,由粗至精”?。在行其所知的過程中得知其所未知,進而又展開新一輪的探求,如此循環(huán)往復、循序漸進,不斷將學習引向深入;

第三,從知與行這兩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的關系說,兩者是互相依賴的,“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人在行走時需要眼與足的配合:光有眼睛沒有腳,不能行走;光有腳沒有眼睛,(看不見路)也不能行走。

所以知是行的入手處,行是知的落腳點。知與行不可偏廢。“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就像人有雙腳,交替著一前一后行走,才能到達目的地;若是一邊發(fā)生了問題,就無法前行。

所以在學習中,認識和行動、知識與修養(yǎng),都是屬于這種關系?傊,學習過程中,雖然知先行后,但知行不可分離,各有所用,總的傾向應該更為重行。

之后,明代王守仁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又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雖不免有混淆知行之嫌,但也一樣強調(diào)知行的結合并更注重行。

而明末清初的顏元倡導“實學”“實行”“習行”,批評朱學、王學一味主張靜坐、讀書,既無補于事,也無益于世,實際上持一種行先于知、行高于知、行重于知、因行致知、知必可行的主張,具有了一些近代教育的因素。終傳統(tǒng)社會,在有關學習與修養(yǎng)的論述中,知行關系的討論始終存在,盡管在知與行的先后、主次、輕重等方面的認識上存在歧見,但在認為知行合一和肯定行的重要性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六、主張不拘身份的教育

所謂不拘身份的教育,是指在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對人們應該接受教育、能夠接受教育總體上持肯定意見,并不認為人們能否接受教育應當視人的身份、地位、族群而定。這樣的看法,隨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表現(xiàn)得愈益明確和充分。

如前所述,《易·渙》卦的爻辭有“渙其躬”之說!兑讉·渙象》解釋:“‘渙其躬’,志在外也。”對此,高亨解釋說:“志在外,謂志在教育他人,治理國家。”[4]所要教育的“他人”,即是《渙》卦爻辭下文說的“渙其群”的“群”;群,眾也?梢姟吨芤住氛J為群眾是應當也可以受教育的,當然,這兒的教育應當理解為教化,即“化民成俗”的意思。

之后,周公在論述治國理民的舉措時,提出“明德慎罰”“作新民”的主張,開了中國歷史上“德教”思想的先河,沿襲了《易》的精神。施行“德教”的一個重要前提性認識,就是承認人的可教,哪怕他是普通的人。

從真正教育的意義上肯定人都應當有受教育機會的是孔子。他提出“有教無類”主張,不僅使教育突破了族類限制,也突破了身份限制。而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認識,則為這種主張?zhí)峁┝诉z傳生理學方面的支持;其所辦私人學校并無出身限制,被人稱為“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則是對自己主張的真誠實踐。

孔子的思想與實踐對后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無論是之后儒家的代表孟子、荀子,還是道家、墨家,都借助討論人性本質(zhì)問題,表達了他們對人性平等的主張,這是一種人的原始平等觀念。

孟子的性善論與“人皆可以為堯舜”說,荀子的性惡論與“涂之人可以為禹”說,墨子的“素絲論”與“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說,道家的“素樸論”與“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知乎君子小人哉”說,都肯定了人性的平等和教育的不拘身份高下,只不過是在對教育內(nèi)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異。

顯然,在不拘身份的教育方面,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教育家的思想認識取得了巨大進步,反映了時代與社會變革所提出的要求,即對世襲制度的沖擊和對賢人政治的呼吁,成為我們民族在人的教育權利方面的重要思想遺產(chǎn)。

從秦漢建立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起,教育方面的原始平等精神被打破,其表現(xiàn)即是從漢代起并延續(xù)到唐代,從董仲舒到韓愈,教育家普遍都以性三品學說來作為論述教育作用問題的依據(jù)。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等級性與對人性認識的差別性,影響了教育對人的作用的認識和評估,像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教育家那樣對人、對教育的樂觀精神受到挫折。

然而,思想認識的調(diào)整也在進行之中,其重要表現(xiàn)即是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相較察舉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科舉制度的一大變革,也是其重要精神追求就是相對不拘身份。

而更加關鍵的變化發(fā)生在宋代,在教育領域里也有一場“唐宋變革”。經(jīng)過周敦頤、張載、二程等學者的思考與探索,至朱熹予以總結與系統(tǒng)化,儒學形成了新的思想形態(tài)和體系。有關人性與教育作用問題也有了新詮釋,即吸取釋道學說重新解釋人性,提出了人生而具有“天地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

前者專指理而言,后者則以理與氣雜而言,而教育的作用在于“變化氣質(zhì)”而復歸“天地之性”,達于人性之善,而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向?qū)W意愿、態(tài)度和為學有方,而不是取決于人的生性。

至此,漢唐人性學說中的等級性被摒棄,在一個更高水平上恢復了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

理學家所創(chuàng)造的人性學說也為科舉考試制度提供了人性論依據(jù),而教育因了理學家的倡導并借科舉考試之力發(fā)生著顯著變化,最重要的變化在于張載“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zhì)”的斷言得到普遍認同并為越來越多的人身體力行:教育對人的改變通過個人自身努力得以實現(xiàn),這個努力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宋以后,中國教育的重要變化是教育重心的進一步下移,向社會基層推進,不拘身份的特點更加得以體現(xiàn)。于是我們看到,宋代以后,私塾與書院極大地發(fā)展起來,蒙學教材極大地普及起來,各種有關讀書、求學、修養(yǎng)的方法和理論也極大地繁榮起來。

以上所舉只是中國教育傳統(tǒng)中可為當今教育繼承的數(shù)端而已,也未必盡當。實際上具有現(xiàn)代價值的教育傳統(tǒng)還可以列出許多。本文只是獻出芻蕘之見,以期就教于方家與同好。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經(jīng)典4句古話: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誠者有信,仁者不憂》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taixiivf.com/gongwen/16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