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是一時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這里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谴髮W生書香征文范文5篇,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
【篇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文壇涌現(xiàn)了這樣一群女作家,她們勇于闖進以男性為中心的話語世界,大膽書寫女性自身的情感和欲望。憑借著女性特有的細膩心思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她們講述著女性不為人知的痛楚。其中,出生于饑荒年代的虹影,更是憑借著自己傳奇般的人生經(jīng)歷,寫下了自傳體小說《饑餓的女兒》。她用實錄的方式講述著自己屈辱的出生以及坎坷的成長經(jīng)歷,并將個人的苦難與民族的苦難緊密結合,在眾多女性作家中脫穎而出。
小說自問世以來,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劉再復在《虹影:雙重饑餓的女兒》中指出:“許多作家忘了(甚至刻意輕蔑)對時代的感受,而對這種遺忘和輕蔑,我想向中國文學界發(fā)出一種不合時宜的聲音‘返回《祝!、返回《生死場》、返回《靜靜的頓河》。’在這種期待下,看到《饑餓的女兒》這一擁抱時代抒寫作者對時代那種準確的、具體的、令人嘆息的描摹與感受,我真的心情難以平靜。”
此外,美國著名的漢學家葛浩文在評論《饑餓的女兒》時也曾指出,故事講述之清淡,與所寫生活的灰暗,與難以置信的殘酷,包括天災,包括人禍,配合得恰到好處。英國著名女作家瑪麗維斯利評價該書說“這是一本美麗的,令人難以忘懷的書,是我們不曾看到的那一部分中國的史詩,絕對的讓人著迷。” 此外,英國第一大報《泰晤士報》于1998年8月9日頭版刊發(fā)評論及作者照片。美國《紐約時報》也曾做書評:讀她的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你進入到一個苦惱靈魂深藏的真相里。
不難看出,《饑餓的女兒》之所以能得到國內外的一致肯定,不是因其高超的敘事技巧或華麗的語言,而是深植于其中的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記憶。虹影在書寫自我的同時,也將那段不該被遺忘的苦難記憶喚醒,讓我們近距離地感受饑餓,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本文重在探討?zhàn)囸I的具體表現(xiàn)、虹影敘寫?zhàn)囸I的特點、三位女性各自反抗饑餓的方式和結局,以及由不同的結局所引發(fā)的關于逃離的思考。
一、被饑餓籠罩的年代
出生于1962年的虹影,雖然沒有親身經(jīng)歷饑餓,但也間接成為了這一苦難時代的見證者。她試圖通過講述六六曲折的成長故事,來喚醒人們關于苦難歷史的記憶,并為千千萬萬個六六和母親一樣的女性代言。她自己曾說,這(《饑餓的女兒》)是一部表面上寫她的成長史的小說,一個女孩子成長有很艱難的路程,而實際上她是借此回憶了我們國家整個的成長史,她覺得我們國家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怎么從1949年跨度到大躍進,怎么從大饑荒跨度到文革,又怎么從文革跨度到80年代解凍時期,又怎么走到現(xiàn)在。我們必須回憶這段歷史,否則我們就會遺忘它。 這段關于饑餓的痛苦記憶,激勵著虹影不斷超越自我,同時也警醒后人應該正視歷史,避免悲劇的重演。
關于饑餓,虹影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虹影認為:我說的“饑餓”,不僅是生理意義上的,也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饑餓,整個民族的饑餓,書中所寫的“饑餓”,是我個人的生存的饑餓,精神的饑餓,甚至是性饑餓,也是一種民族記憶的饑餓。
由此可見,“饑餓”既指物質層面,也涵蓋精神層面,既涉及個人,也關乎整個民族。
(一)饑餓的三個層面:食的饑餓、愛的饑餓以及精神饑餓
民以食為天。簡單的一句話就足以突顯食物的重要性。60年代的中國是被饑餓籠罩的黑暗時期。中國科學院的一份國情報告中曾提到:“三年困難時期,因糧食大幅度減產(chǎn),按保守的估計,因營養(yǎng)不足而死亡約1500萬人,成為本世紀中國最悲慘的事件之一。” 饑餓儼然成為了死亡的代名詞,折磨著蕓蕓眾生。
出生于1962年的六六,雖然有幸躲過了三年自然災害,但饑餓與她也只是隔了母親的一層肚皮。“饑餓是我的胎教,我們母女倆活了下來,饑餓卻烙印在我的腦海里。”
甚至在夢中,六六也無法擺脫饑餓的折磨。“我在夢里總餓得找不到飯碗,卻聞到飯香,我悄悄地,害怕被人知道地哭,恨不得跟每個手里有碗的人下跪。為了一個碗,為了盡早地夠著香噴噴的紅燒肉,我就肯朝那些欺侮過我的人跪著作揖。”
為了滿足身體的欲望,六六甘愿放棄個人的尊嚴與羞恥心,雖然是出于無奈,但也不禁讓人心寒。
在饑餓的年代里,死亡不再是一個抽象名詞。它變得很具體,具體得你不敢去觸碰,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這位瘟神,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厄運。三姨、三姨父以及外婆相繼被活活餓死的殘酷現(xiàn)實成了六六一家人心中永遠的痛,但同時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為了生存,一家人都在竭盡全力地付出。大姐帶著弟弟妹妹挑野菜;三哥每天靠江吃飯,打撈江面上漂浮的菜葉以及廢物,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父親往快蒸好的米粒中加水,“提高出飯率”,哄騙自己的肚子,將自己省下的食物帶回家,甚至為了省下一口早飯,謊稱自己不餓,落下了嚴重的腸胃;母親,一個本該得到丈夫呵護的女人,卻在父親患眼疾后主動承擔起了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用“一根扁擔兩根繩子”撐起了整個家……饑餓是可怕的,但是饑餓也讓人們變得更加堅強,雖然充滿了血淚,卻也不乏絲絲溫情。
與生理的饑餓相比,心靈的饑餓更加牽動人心。對于六六而言,仿佛生來就被剝奪了被愛的權利。她始終被“多余人”的苦惱困擾著。在家里,父母對六六的態(tài)度全然不同于對其他的孩子。“哥姐們,母親一味遷就縱容,父親一味發(fā)威。對我,父親卻不動怒,也不指責。”“父親看著我時憂心忡忡,母親卻是兇狠狠地盯著我。”
父母待六六,好似對待一個來竄門的孩子,生怕出頂點兒差錯,不好向家長交代。六六也明顯感覺到自己和母親之間隔著一道墻,雜草在其間瘋長。在學校,連最蔫的男同學也對六六不感興趣;面對女同學的欺侮,六六不僅沒有反擊,竟然連屈辱也沒感覺到。六六在現(xiàn)實世界中完全找不到存在感,于是她轉向內心,希望在幻想和夢中能夠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據(jù)。“我希望那個跟在我身后的陌生男人不要離開,他該兇惡一點,該對我做出點出格的事,‘強暴’之類讓人發(fā)抖哆嗦的事。那樣我就不多余了。”
在六六看來,被陌生人強暴是證明自己存在的有力證據(jù),由此而造成的傷害早已退居次要地位。這種想法雖然很極端,但也反襯出六六強烈渴望被人認可,被人關懷。
歷史老師的出現(xiàn),使六六的幻想變?yōu)楝F(xiàn)實,然而結局卻不如預想的那般美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六六是被歷史老師誘奸的。這個比六六年長二十幾歲的男人,用一本《人體解剖學》勾起少女對兩性問題的好奇心;接著,他又給六六畫了一幅只有上半身的素描,并自己保管起來,也許從那一刻開始,他就開始謀劃怎樣完成剩下的一半;在臨死之前,居然還堂而皇之地與六六發(fā)生關系,并告訴六六她只是自己的一段艷遇。他的行為固然可恨,但也從側面說明六六極度渴望被關注,被關愛,即使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
六六的心靈饑餓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特殊身份造成的,因而不具有普遍性。相比之下,精神饑餓則是普遍存在的。“極左政治路線給中國社會特別是最底層人民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不僅僅來自于政治上的迫害、經(jīng)濟上的貧困和肉體的傷害,更為悲哀的是思想上的毒害和對于人的道德尊嚴和權利價值的踐踏。”
對于南岸人而言,“看死尸”竟然成為他們日復一日刻板生活的樂趣,對生命的敬畏之心蕩然無存;人人稱贊的孝子對母親餓死的真相避而不談,反而積極寫入黨申請書, 對黨歌功頌德;干部為了一己私利,在饑荒年代依然說謊……與食的饑餓相比,精神的饑餓顯然更為可怕,也更可悲。
總而言之,六六一家是眾多不幸家庭的縮影,也是整個民族苦難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記憶的缺失,所有的苦難濃縮為“饑餓”這一直接而深刻的體驗。饑餓變?yōu)橛肋h的痛苦記憶,為了治愈受傷的心靈,我們必須進行深刻的反省,才能避免悲劇的重演。
(二)虹影饑餓敘事的特點
《饑餓的女兒》一方面展現(xiàn)了饑餓年代生存的艱辛,另一方面刻畫了主人公六六探尋身世之謎、反抗命運的成長經(jīng)歷。“我”(六六)在饑餓中出生,又在饑餓中反抗。所有人的命運似乎都與“饑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饑餓”成了小說的中心意象。為了更好地理解小說,在此有必要對小說饑餓敘事特點進行簡單的探究。
在虹影之前,已有很多關于饑餓的文學作品。余華以冷漠的態(tài)度寫出了《許三觀賣血記》和《在細雨中呼喊》;阿城用傳奇的手法寫出了《棋王》;張賢亮則通過帶有自傳色彩的《綠化樹》演繹一個知識分子如何在饑餓中獲得救贖……與這些男性作家不同,女性作家虹影則以自傳體小說的形式書寫她自己的饑餓人生體驗,帶領讀者走進那個饑餓的時代,感受那些饑餓靈魂的呼喊與抗爭。其饑餓敘事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獨特的視角。自傳體小說多采用單一的個人視角,講述自己的故事。虹影則創(chuàng)造性地將第一人稱回顧性視角與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人稱回顧性敘事”包含著兩種敘事眼光:“一是敘述者‘我’從現(xiàn)在的角度追憶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憶的‘我’過去正在經(jīng)歷事件時的眼光。”
這兩種眼光可分別視為“外視角”和“內視角”。“內視角”將讀者直接引入“我”經(jīng)歷事件時的內心世界,具有直接生動、主觀片面、較易激發(fā)同情心和造成懸念等特點!娥囸I的女兒》以“我”作為整個故事的敘述者,使讀者能夠透視“我”(六六)在生理和心理上隱秘的饑餓感,無形間,讀者走進了六六這個苦難靈魂的深處,并跟隨她一起體驗饑餓。又因為第一人稱視角具有局限性,使得讀者僅能看到聚焦人物視野之內的事物,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懸念。在小說中,六六的真實身份一直都是個迷,直到那個跟蹤她多年的男人最終以親生父親的身份出現(xiàn)在視野中,所有的謎團才最終消散。隨著謎底的揭開,讀者心中一直懸著的石頭也才最終落地。與“內視角”不同,“外視角”則故意將作者與小說敘事者拉開一定的距離,從而使作者能夠以一種更加冷靜和客觀的態(tài)度審視自己痛苦的過去。
此外,虹影又運用全知視角,寫六六出生前家里的情況(尤其是母親為了全家能夠熬過饑荒,與另一個男人發(fā)生關系的事情)、歷史老師在“文革”中自縊而死的場景以及其他人在饑餓年代的不幸遭遇。全知視角的介入有效擴大了小說的表現(xiàn)范圍,描繪了一幅被饑餓籠罩的歷史畫卷,使虹影最終跳出了個人書寫的局限?傊p重視角在文本中交織穿插,各司其職,從而溝通了女性私人領域和時代公共領域,使小說具有深刻的內涵。
第二,客觀冷靜的敘事風格。與其他自傳體小說不同,虹影并沒有過多地將自己的主觀情感投射到文本中,而是以一種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書寫著那個饑餓的年代。美國著名的漢學家葛浩文在評論《饑餓的女兒》時曾指出,“故事講述之清淡,與所寫生活的灰暗,與難以置信的殘酷,包括天災,包括人禍,配合得恰到好處。”
小說中寫到外婆、三姨以及三姨父在饑餓中餓死的場景時,沒有呼天搶地的悲痛,只有客觀冷靜的描述。同時,敘事者六六也好似一個局外人,緩慢地講述著一個關于私生女、貧困家庭和苦難歲月的故事。這種冷靜的表述方式使作者虹影與人物和時代拉開了一定的距離,讓她能夠用一種更理性、更全面的態(tài)度審視自我、審視饑餓。
第三,個人經(jīng)歷與社會歷史的緊密結合。九十年代以來的女性作家雖大膽書寫女性自身的情感欲望,但大都局限于寫“兒女情,家務事”。
虹影則打破了個人寫作的限制,將六六的不幸放到苦難的大時代環(huán)境中去審視,并且隨著六六身世之謎被一步步解開,苦難的時代面貌也逐漸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虹影力圖通過書寫個人的痛苦經(jīng)歷達到喚醒民族苦難記憶的目的,讓作品具有了更大的社會價值。
總之,以上三方面的敘事特點使虹影在敘寫?zhàn)囸I時超越了個體生命的局限,從而具有了更加廣闊和深刻的社會意義。
二、在黑暗中反抗
盡管饑餓是一種磨難,但也激勵著人們勇敢地尋求出路。從母親到女兒,虹影為我們展現(xiàn)了女性在困境中義無反顧的抗爭。拋開結局不看,其行為本身就值得我們尊敬。
(一)母親:從逃離到隱忍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男性總是隔著一層來描寫母親,并傾向于將美好的人性附加于其上,因而才會形成母親神圣化的文學現(xiàn)象。對于這一現(xiàn)象,張愛玲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母愛這大題目,像一切大題目一樣,上面做了太多的濫調文章。普通一般提倡母愛的都是做兒子而不做母親的男人,而女人,如果也標榜母愛的話,那是她自己明白她本身是不足重的,男人只尊敬她這一點,所以不得不加以夸張,渾身是母親了。”
因此,只有女性自己才能打破這些神圣光環(huán),還原一個真實的存在。
作為時代的回應,虹影在《饑餓的女兒》中塑造了一個骨子里充滿叛逆精神的女人,一個與傳統(tǒng)格格不入的母親。作家有意剝落了母親神性的光環(huán)和強加在其上的文化含義,將一個最真實的母親還原給讀者。這份真實吸引我們靠近母親,聆聽這個苦難靈魂最真實的呼喊。
為了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母親不顧家人的反對只身從忠縣老家逃到了城里。這次逃離開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在紗場工作的母親,受到工頭的虐待。然而,母親倔強的性格卻深深吸引了一個袍哥頭子。兩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六六的大姐?墒切腋淼每,去得也快。袍哥頭子整日在外鬼混,回到家還對母親百般嫌棄,并宣稱自己遲早要娶小。面臨婚姻的不幸,母親沒有選擇隱忍,而是勇敢地逃離。這便是母親的第二次逃離,也是最后一次。她獨自帶著女兒來到碼頭謀生,住在一個破舊的小房子里,靠給水手洗衣服養(yǎng)活自己和女兒。也許是她的叛逆和堅強感動了上蒼,很快,另一個男人出現(xiàn)在了她的生活中,也就是六六的養(yǎng)父。雖然他沒有袍哥頭子富裕,但卻讓母親獲得了穩(wěn)穩(wěn)的幸福,一份可以用雙手觸碰到的幸福。從此,母親告別了漂泊,也不再逃離。
再婚的母親雖然找到了幸福,但生活本身仍舊充滿著艱辛。父親因為眼疾不能繼續(xù)做水手,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全落在了母親一人肩上。長年累月的下苦力,使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高血壓、風濕關節(jié)炎、腰傷等一直折磨著她。除了身體上的摧殘,母親心里還遭受著更大的折磨。為了養(yǎng)活家人,母親與另一個男人發(fā)生了不法關系,并生下了六六。六六的出生帶給母親的不是幸福,而是恥辱。雖然丈夫大度地接受了自己和六六,但她心里十分清楚,這將是一道永遠不會愈合的傷疤,并會隨著六六的成長而被突顯。六六與母親之間的隔閡就是最好的證明。無論是生活的艱辛,還是女兒的不滿,母親都沒有一絲抱怨,而是默默忍受,在黑暗中獨自舔舐著傷口。我們不禁感嘆,這還是那個為了追求幸福而大膽出逃的叛逆女人嗎?
其實,無論是逃離還是隱忍,都是母親反抗饑餓的方式。未找到幸福時,只有勇敢地出逃才有機會與幸福相遇;獲得幸福后,只有默默忍受磨難,才能延長幸福的期限。因此,從逃離到隱忍,母親一直都在追求著自己的幸福,未曾改變。
(二)六六:從逃離到回歸
“私生女”的身份剝奪了六六被愛的權利。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她都扮演著“多余人”的角色。但是,這個和母親一樣具有叛逆精神的女子,并不甘心這樣活著,她要爭取生存的權利,找回被迫失去的愛。在這條布滿荊棘的窄道上,她跌跌撞撞地前行。
對于六六而言,家不再是溫暖的港灣,而是一切痛苦的來源。一開始,她并未想過離開,在她看來,家始終是家。直到十八歲那年,“近半月時間中,一個男人早就離開現(xiàn)在卻突然進入,另一個男人一度進入現(xiàn)在卻突然離開”
。不愛的人出現(xiàn),愛的人卻離開,這讓本來就饑餓的靈魂徹底失去了對家的眷念。于是她堅定地踏上了獨自流浪的旅程。
六六的逃離雖然帶有幾分無奈,但也突顯出這個孤獨靈魂對愛的極度渴望。然而,逃離后的她真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嗎?生活依舊是那么殘酷。離開家的六六不僅失去了生活的來源,還獨自一人承受著“未婚先孕”的苦難。為了避免自己的人生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她毅然決然地打掉了孩子。她混跡于各種黑道詩人畫家小說家群體,用煙酒麻痹自己,可是她心里很清楚,這種自我放縱帶來的快樂是虛幻的,她的心靈仍然是空虛的。
離家多年后,六六再次回到了那個她曾經(jīng)不顧一切離開的家。懷著忐忑的心情,她見到了自己久違的親人。父親雖然眼睛已經(jīng)完全看不見,卻很準確地辨認出了六六的聲音,聽到六六叫自己爸爸,他會心地笑了。母親雖然口頭上抱怨女兒常年不回家,但心里卻渴望親近女兒,只是不知如何表達。母親把生父生前省吃儉用攢下的五百元錢交到六六手中,并告訴她生父多年來一直因為沒能好好照顧六六而自責不已。這些都是六六所不知道的事。看到母親任勞任怨地照顧失明的父親,默默忍受各種責難,六六開始懂得了母親是在為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贖罪。這份理解拉近了六六與母親之間的距離,讓這顆漂泊多年的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我在外每夜靠安眠藥才能入睡,一回到家,不必服藥,腦子馬上昏昏沉沉。”
常年的漂泊讓六六嘗盡了生活百味,使她從一個叛逆的女孩成長為一個懂得寬容和感恩的女人。離開時,六六還特地轉道去看生父的墓。它孤零零地坐落在一片荒野嶺上,連個像樣的碑也沒有。這可憐的人兒,生前孤獨,死后依舊孤獨。慶幸的是,他多年來對女兒一如既往的愛最終得到了認可。
如果說六六當初的逃離是為了尋找缺失的愛,那么她的回歸則是尋愛旅途的終點。其實六六并不孤單,因為她一直都不曾被遺忘。無論是母親、生父還是養(yǎng)父,他們都是因為各種客觀原因而不得不人為地壓抑著自己的感情,進而導致六六產(chǎn)生“多余人”的困擾。當然,正是這種困擾才促使六六勇敢地邁出家門,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三)大姐:推石頭的西西弗斯
一個緊張的身體千百次地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滾動巨石至山頂,然后靠邊一站,再眼睜睜地看著石頭滾下山。這就是西西弗斯為了擁抱大地和陽光而付出的代價。這種徒勞無益的付出突顯了人生的荒誕性,但西西弗斯爬上山頂所經(jīng)歷的斗爭本身就足以使他感到充實。
虹影,這個敢于反抗命運的人,在小說中同樣塑造了一個西西弗斯式的人物,即六六的大姐。如果說西西弗斯的痛苦來源于巨石,那么大姐的苦難則凝結在不幸的婚姻中。如西西弗斯一般,她一次次地重復著同一個悲。航Y婚,生子,然后離婚。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她的行為,就連和自己最親的母親在生氣時也罵她是“毒蟲”。這個孤獨的靈魂該如何面對這殘酷的現(xiàn)實?
與六六一樣,大姐也是被“拋”到世上來的。她是流氓惡霸頭子與逃婚不孝婦的女兒,是反革命子女。這不尋常的出身似乎注定了大姐不會像一般女子那樣安穩(wěn)地度過一生。和母親一樣,大姐骨子里也充滿叛逆精神,也是一個不肯向現(xiàn)實低頭的女人。她離婚三次,有三個小孩。性格剛烈的她甚至用刀卡住第一個丈夫的脖子,逼他簽字同意離婚。在她身上,我們完全看不到重慶女孩應有的溫柔與優(yōu)雅。她用熊熊烈火把自己包裹起來,既不讓人靠近,也不讓自己擺脫這灼熱的炙烤。“一個比一個差,再找一個也不會好。結婚不是為了找好男人。”
可見,她對婚姻已不再抱有任何期望,既然如此,為何還像飛蛾撲火一樣,多次將自己置于不幸的婚姻中呢?這便是大姐和西西弗斯相似的地方,在知道結局的前提下,仍舊不肯放棄努力。對于他們而言,這種徒勞無益的努力本身就是意義所在,是證明他們存在價值的最有力的證據(jù)。
大姐不斷地逃離失敗的婚姻,用耗盡生命力的方式,獨自對付著一個強大的現(xiàn)實。當我們未深入到這個苦難靈魂深處時,很容易將她的行為誤解為自我放縱,甚至指責她把婚姻當兒戲的做法。然而經(jīng)過深入分析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身上有著男子一樣的勇敢與堅不可摧的毅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不好的出身注定了她會和六六一樣遭受更多的磨難,但那又何妨,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便是大姐,一個敢于向命運發(fā)出抗議的勇敢女人!
三、光明的出口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六六、母親和大姐這三位女性都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前行。雖然已是遍體鱗傷,仍舊不愿向命運低頭。她們都嘗試用逃離的方式來擺脫困境,但現(xiàn)實已明確告訴她們,一味的逃離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她們必須另辟蹊徑,才有希望找到光明的出口。
(一)別樣的“逃離”
趙毅衡曾經(jīng)評論“我從虹影作品中讀出的三個題目——性欲、創(chuàng)傷、出逃。”
虹影筆下的主人公經(jīng)常被置于苦難、饑餓甚至是死亡的厄運中,而逃離則成為他們解救自我的唯一選擇。那么,虹影筆下的“逃離”究竟是逃避現(xiàn)實還是對現(xiàn)實的反抗呢?
薩特認為,“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
他否定宿命論,強調個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盡管世界是荒誕的,但是人可以通過自我選擇和切實的行動,改變自己的生存境遇。當我們用薩特的理論來分析虹影的作品時,可以發(fā)現(xiàn),出逃其實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是看似失敗卻不甘于服輸者對現(xiàn)實的一種反抗姿態(tài),也是尋找生命價值的實踐行動。從這個層面來看,虹影筆下的逃離絕不是弱者的逃避,而是強者的反抗。
虹影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投射在作品中,并無情地剖析自己的靈魂,直面生命中不堪回首的往事。逃離不僅是作品人物反抗現(xiàn)實的方式,也是虹影本人反抗命運的方式。十八歲離家,一個人在外漂泊多年,虹影經(jīng)歷了從女孩到女人,再到母親的成長歷程。痛苦的童年記憶既是她逃離重慶老家的動力,也是她創(chuàng)作的重要來源。在逃離中,虹影體驗了生活百味,獲得了事業(yè)上的成功。可是,內心的孤獨感始終難以排遣。在六六、母親和大姐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體驗。母親前兩次的逃離的確讓她擺脫了不幸的婚姻,可是她也并未因此而獲得幸福。雖然丈夫慷慨地接納了自己和“私生女”六六,但母親始終對丈夫和子女充滿了愧疚之情,因而她選擇了默默忍受一切磨難和指責。同樣,六六雖然逃離了那個帶給她痛苦的家,但是一個人的漂泊生活終究沒能帶給她想要的生活。大姐雖然多次主動逃離不幸的婚姻,但最終也沒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于是只好繼續(xù)逃離?梢,逃離也只是權宜之計,光明的出口則另有所在。
(二)理解后的回歸
“敢于拋棄一切,哪怕被一切拋棄,只要為了愛,無所謂明天,不計較昨天,送掉性命,也無怨無悔。”
這是支撐六六離開家的動力,也是虹影自己堅守的信念。本以為逃離可以找到自己缺失的愛,結果卻發(fā)現(xiàn),心靈依舊饑餓。在漂泊的日子里,六六嘗到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這讓她懂得了父母當初決定生下自己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事情,尤其對于母親而言,自己的存在注定會帶給她諸多辱和苦難。當六六知道母親的付出后,便開始在心里和母親達成和解,盡管她仍舊與母親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對于六六而言,父親的角色一直都是缺失的。生父和六六形同陌路,她從未叫過他父親,第一次相見后便生死相隔了。同樣,養(yǎng)父對六六雖然很好,但是卻缺少了父親應有的威嚴。這兩個男人都無法滿足六六對父愛的渴望。直到六六徹底懂得了如何去愛,她才恍然大悟:“我一直在找父親,不知父親就在身邊。我一直在渴望釣魚,不明白魚已在我手里。”
六六與父母的和解雖然來得太遲,但終究化解了六六多年來的心結,也讓母親這個多年來承受太多壓力的女人獲得了解救。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外漂泊多年的虹影,也和六六一樣,在經(jīng)歷生活的歷練后,最終找到了愛的歸屬。帶著這份愛,虹影又寫下了《好兒女花》。小說以六六為母親奔喪為主線,用一種與《饑餓的女兒》截然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母親的一生。字里行間充滿了虹影自己對母親的理解、愧疚和愛。雖然母親已經(jīng)離開,但女兒對母親的思念卻久久縈繞在心間。
結語
米蘭?昆德拉說:“對小說家來說,一個特定的歷史狀況是一個人類學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里,他探索他的基本問題:人類的生存是什么。”
對于虹影而言,饑餓的年代就是她的實驗室,她在這里艱難地發(fā)現(xiàn)自我,并在痛苦中拯救自我。不僅如此,虹影也要為不能言者代言。她將筆觸深入到千千萬萬個被遺忘的靈魂深處,力透紙背地寫出了城市貧民這一特殊群體在特殊年代的不幸。在他們身上,虹影發(fā)現(xiàn)了堅韌和寬容的品性,同時也看到了精神麻木的惰性。對于他們,虹影沒有過多的批判,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這份同情和理解正是來源于虹影自身痛苦的人生經(jīng)歷。
魯迅認為作家應該取下面具,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并寫出他的血和肉。虹影坦言,《饑餓的女兒》是一部心靈的紀錄片,是對生命本真的還原。“我不要去像畫畫一樣,增添其他的顏色,它本來就是那樣的顏色在那里的。我覺得用那種老實的語言可以把那個時代貧窮的生活寫得更加真實、可信、有說服力,讓讀者非要進到那個時代的環(huán)境里去。” 在這份真實中,讀者觸摸到了這個苦難靈魂的深處,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饑餓以及饑餓中人性的善惡美丑。雖然饑餓早已成為歷史,但是對饑餓的記憶卻不能被遺忘。在饑餓中成長起來的虹影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喚醒被遺忘的民族記憶,在拯救自我的同時激勵更多人去追求新生。
【篇二】
作為上個世紀史學大家,同時也是武漢大學世界史學科奠基人的吳于廑先生,在《世界歷史上的游牧世界與農(nóng)耕世界》中立足于世界歷史的宏觀角度,主張超越國家、地區(qū)的限制,從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去探尋農(nóng)耕世界與游牧文明產(chǎn)生、發(fā)展、互相影響以及對于世界歷史形成的促進作用等重大問題。
全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即:其一,引言部分談及對歷史進行再認識的必要性,先生主要是從哲學觀點的變化,史料的發(fā)現(xiàn),歷史本身在蘊含的時間因素的力量,以及觀察歷史廣度的變化等方面來向讀者闡述突破舊局限、擴大視野的必要性。其二,勾勒了亞歐大陸游牧世界與農(nóng)耕世界的形成與并立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提出了南耕北牧、南窮北富的基本觀點。其三,講述了從古代世界至13、14世紀期間游牧世界對農(nóng)耕世界的三次大沖擊,也指出,相比于相對閉塞、內部矛盾較多的農(nóng)耕文明,游牧文明做具有的機動能力在這一沖擊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四,站在統(tǒng)攬全局的高度,對于我們以往對于這三次沖擊的認識存在的局限性進行了批判,認為這兩種文明之間的矛盾無法避免,對于世界歷史的形成也具有相當?shù)姆e極作用。
讀罷全文,我對于這篇文章的一個突出感覺用兩個字就能夠概括:高深。但這里所指的高深一詞的涵義并不取這個詞語本意的艱深、晦澀之意,而是分開解之。
所謂“高”,是指先生立意之高,在這篇對于農(nóng)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分析的文章中,通篇都能感覺到吳于廑先生是以一種俯瞰的方式在統(tǒng)攬全局。正如先生一直強調的“要突破舊的局限,擴大視野,以求達到對世界歷史的新的再認識。”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談及農(nóng)耕世界與游牧世界的界限時,吳于廑先生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在游牧世界和農(nóng)耕世界接壤地區(qū),并不存在一個明確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邊界對于古代國家,是一個沿其領域而延伸的狹長的面的概念,而非線的概念。就在這個面里,發(fā)生和發(fā)展著兩個世界間的各種交往和矛盾。”先生這一段關于古代國家邊界問題的描述,超越了一般歷史敘述中的格局,打一個不算太恰當?shù)谋确剑捍蠖鄶?shù)關于國家邊界的觀點的闡發(fā)似乎都是站在地面上進行的,如我們所熟知的長城的建造就是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襲擾等,而吳于廑先生則是從平面上升至了空間,把具體的以農(nóng)耕為主國家與游牧民族部落之間的沖突、對立用幾何上的線和面的方式來形容。不得不佩服先生對于這一問題的描述之精到、巧妙。
無獨有偶,吳于廑先生對于史學界給予游牧世界對農(nóng)耕世界的三次沖擊的評價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對于這一問題的認識“有一種民族的、種族的、植根于農(nóng)耕世界文明的偏見,往往使關于游牧世界對農(nóng)耕世界幾次沖擊歷史意義的考察受到不應有的局限。”在先生的分析當中,產(chǎn)生于農(nóng)耕文明的文字,在記載歷史的時候本身就具有主觀排他性,而分析這些歷史的學者又幾乎無一例外的來自農(nóng)耕世界,在這一客觀條件下,人們對于游牧世界難以避免的帶上了主觀認識的色彩。因此先生呼吁破除這一種偏見,去客觀、真實地認識這幾次沖擊的歷史意義。在我看來,先生對于這一問題的分析當中最立意最高之處在于:中國作為典型的農(nóng)本經(jīng)濟大國,吳于廑先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農(nóng)耕文明特性的影響,而先生能夠主動跳出這一桎梏,并且呼吁學者們意識到這一問題,客觀的看待這一事件的歷史影響。必須承認這體現(xiàn)了史學大家的大氣,是學之集大成者才有的高度。
所謂“深”,則是指先生對歷史現(xiàn)象認識之深刻、透徹。正如先生自己在文末所言:“通觀必須以對一個一個關鍵問題進行具體深入的研究為前提。……沒有這個前提,通觀就會流于模糊,不清不楚,就不會是一種比較透徹的、在大小輕重之間能夠取舍得當?shù)耐ㄓ^。”這正是考驗治史者功力的又一處檻。經(jīng)過了對于具體問題的詳細考察、研究,對于關鍵細節(jié)的正確把握,才能使自己的俯瞰不至于失去落腳點,不至于虛無和飄渺,對于大歷史的走向和架構也才有正確把握的底氣。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談及農(nóng)耕世界經(jīng)濟特性時,吳于廑先生認為農(nóng)耕世界的經(jīng)濟是以農(nóng)為本的經(jīng)濟,盡管也不乏手工業(yè)、商業(yè)、以及市集、城鎮(zhèn)的存在和發(fā)展,但深究還是閉塞的,農(nóng)本社會之間的交流往來并不能掩飾其自給自足的本質。但接著,先生又分析到這種相對閉塞的經(jīng)濟帶來的后果就是相對穩(wěn)定。相比于游牧世界的流動性而言,這種農(nóng)耕社會的定居生產(chǎn)的模式更有利于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因此農(nóng)耕世界較快的誕生了文明,也較早的出現(xiàn)了社會分化。從而凝練出了“南農(nóng)北牧,南窮北富”的總結。這一認識的確是精準深刻的。他也同時指出這一現(xiàn)象也并非絕對,阿拉伯的游牧民族部落和中亞一帶的農(nóng)耕民族都為特例。
就我看到的一些學者對于中國古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表的一些文章,有一些學者的確會進入一種誤區(qū):片面的放大了所研究的時代,例如研究宋史的一些學者就會過分強調宋的經(jīng)濟之繁榮,用當今經(jīng)濟學的一些模型和概念來輔之以客觀數(shù)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盡管限于學力,我并不能說這樣的探索就是錯誤的。但是我認為其偏頗之處在于忽視了中國農(nóng)本社會這一基本事實,農(nóng)本經(jīng)濟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也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但這種繁榮是有限的,于今日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繁榮不可同日而語,也不存在可比性。農(nóng)耕在它的時代中的確顯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但是其相對閉塞和缺乏機動能力,也為后來被游牧世界的沖擊埋下了伏筆,把歷史的時間軸拉至中國近代,固守小農(nóng)經(jīng)濟幾千年的中國也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而我們無法簡單粗暴的判定一種文明的好壞,也不應該過分夸大它在某一時段的積極或消極作用,而如吳于廑先生一直倡導的那樣,用一種全球史觀去看待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史,才能夠更正確的把握歷史的正確走向,對于歷史事件的認識也不至于因為眼界的狹隘而有失公允。
正如吳于廑先生在文末提到的那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攀登西山龍門時看到的,下聯(lián)是先生因不贊同原聯(lián)故自己補上的,在歷史研究的路上,我們也應該切記先生的這一教誨:置身須向極高處,放眼通觀大世間。
【篇三】
作為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以其對社會主義的嚴厲批評而聞名,然而,對于其老師——米瑟斯而言,無論是在自由主義立場,還是在對社會主義的批評上,其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本《自由與繁榮的國度》里,米瑟斯簡單而系統(tǒng)的闡述了自己的自由主義思想。
對于米瑟斯,哈耶克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哈耶克是新自由主義的代表和領軍人物,而在米瑟斯身上,則更多的帶有古典自由主義的色彩。這一區(qū)別明顯的表現(xiàn)在了他們對于自由的接受程度上。在哈耶克那里,自由是必需的;但在米瑟斯那里,自由卻是絕對的。但畢竟是自己的得意門生,理論上的偏離并不影響米瑟斯對于哈耶克的喜愛;然而對于學生而言,哈耶克卻是在某種程度上對米瑟斯的批判來取得自己理論上的成就的。哈耶克認為米瑟斯“過分的理性主義”“武斷和不容爭辯”“先驗論”等等。從這種評價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哈耶克對于波普爾的接受。但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卻又恰恰是米瑟斯所強烈反對的。這一點后面還將提到。
對于理解米瑟斯,另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是弗里德曼。由于是自己的學生,米瑟斯對于哈耶克新自由主義的批評多少還是礙于情面。而對于新自由主義的另一大代表——弗里德曼——米瑟斯就用不著那么多顧及了。米瑟斯給弗里德曼的貨幣政策和社會公平政策貼上“國家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標簽,同時斥責“知識分子易于妥協(xié)”。由此可見米瑟斯在自由主義立場上的“純粹性”。
一個純粹的人,他總是善良的,卻也是悲劇的。
“純粹”的學者是理論的迷信者,他會只關注理論的可能性,而不管其現(xiàn)實中的可行性。因為在純理論的世界中,對于現(xiàn)實的妥協(xié)是不存在的。而這種純粹的理論,往往出自于一個單純而美好的愿望。
在《自由與繁榮的國度》中,米瑟斯的出發(fā)點體現(xiàn)得很明顯。他說“自由主義只為所有的人,而不為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服務”“人類社會所需要的恰恰不是狹隘的利益集團的聯(lián)合,而是社會整體利益普通、廣泛的聯(lián)合”。因而,自由主義并非如一般所認為的那樣,與平等相悖。反而在米瑟斯這里,他尤其強調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幸福與利益。應當說“純粹”的自由主義是反對偏私的。
作為一個“純粹”的人,米瑟斯一生的坎坷與波折是可以想見的。在奧地利時期,米瑟斯的猶太人身份與他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立場,使他在維也納大學很受排擠。即便后來離開奧地利,并與1949年去往美國,米瑟斯的命運仍然沒有獲得改變。在性格上,米瑟斯是固執(zhí)的,他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肯對持相左觀點的人妥協(xié)或退讓。而彼時的美國,正處于凱恩斯干預主義的統(tǒng)領之中。在這種現(xiàn)實之下,米瑟斯這個連新自由主義都反對的老頭就顯得與這個時代強烈的格格不入。在美國教書,直到退休,米瑟斯才將自己的職稱——“客座教授”——前的“臨時”二字去掉。并且,即便連薪水,米瑟斯都一直是由一家奧地利的基金會支付,而不由他所供職的大學承擔。
生活上的窘迫對于一位學者而言還稱不上什么大的困難。理論上的四面樹敵,使得米瑟斯在自己的領域內少有認同,這才是米瑟斯所面臨的最大困境。但是,現(xiàn)實中愈發(fā)艱難,米瑟斯在理論世界中的成就卻愈發(fā)顯著。
米瑟斯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面對不可避免的巨大災難,人們將怎樣生活?這是一個關乎氣節(jié)的問題。在讀中學的時候,按照慣例,選擇了維吉爾的一句詩作為我的座右銘‘不要向邪惡低頭,以其最大的勇氣,繼續(xù)與之對抗’”。正是依靠一種信仰與勇氣,米瑟斯成為了新奧地利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并提出了經(jīng)濟周期理論。在不被時代認同的情況下,他在年過八旬的時候完成《經(jīng)濟學的基本基礎》一書,單槍匹馬的與波普爾的理論和經(jīng)濟學中的實證主義做斗爭。而五十年代發(fā)表的《理論與歷史》更是表明米瑟斯所關注的領域早已超出經(jīng)濟范疇,而涉及哲學討論了。在更早前,與1949年出版的《人的行為》一書更是被譽為米瑟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正是在這本書中,米瑟斯實踐了他的邏輯演繹方法,全面論述了自己的經(jīng)濟理論。因此,哈耶克認為米瑟斯是與伏爾泰、孟德斯鳩、托克維爾以及約翰·穆勒不相伯仲的思想家。雖然,米瑟斯不如以上人物有名,但在簡單了解了其生平之后,應當說這種評價是絲毫不過分的。
以上均在其代表性著作《自由與繁榮的國度》中有所體現(xiàn)。
首先,這本書的自由主義氣息是隨處可見的。并且,作為一個純粹的自由主義者,米瑟斯對于自由永不滿足。他在序言中,一上來就說“事實上,自由主義從來就沒有能夠發(fā)揮它的全部作用。”而另一方面,則是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他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反自由主義思想統(tǒng)治的時代,所有人的思維方式都是反自由主義的”。這種不滿,或者說米瑟斯的這種絕對自由主義立場,是他終其一生不斷與其他學派作斗爭的動力與支撐。
在米瑟斯的思想中,自由主義到底內涵何在?《自由與繁榮的國度》一書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首先,米瑟斯解釋說“用一個唯一的詞匯就能概括自由主義的綱領,這就是:私有制,即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之所以這樣強調私有制,我認為這里應當還有一個前提,即米瑟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是具有一致性,而非相互矛盾的。在這里,米瑟斯進一步引申出了“道德”。而“道德”的作用,正是充當這種人與人之間利益的調和劑。米瑟斯說:“一個在社會中生活的人,無論他做什么事情時,不僅要想到他的行為將帶來的直接利益,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它是否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這就是道德的要求。并且,米瑟斯進一步說“一切為維護社會秩序服務的東西,我們均認為是道德的,一切損害社會秩序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這里所謂的“社會秩序”正是人與人之間利益相互協(xié)調的社會狀態(tài)。所以,米瑟斯并沒有只是簡單的一味重視市場的作用,相反更加強調道德與私有制之間的相互配合。
其次,對于個人自由的強調也是重要的。一個自由的社會必然由自由的個人所組成。米瑟斯強烈反對“多數(shù)”的強制,而重視對“少數(shù)”的自由權利的保護。他認為國家如果不受到限制,那么就很可能淪為多數(shù)強制少數(shù)的機器,他說“個人自由就會因此被剝奪,個人就會變成集體的奴隸,成為多數(shù)人的奴仆”。同時,米瑟斯提倡對個人的包容,對異見的容忍,他說“一個自由的人應當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為其之不為。應當克服那種只要是他覺得不妥當事情就打電話報警的習慣”。
米瑟斯也在書中對自由主義作過明確的表述,“自由主義完全是一種關于人類生活以及人類相互合作與交往的學說”。而前面,米瑟斯提出“自由主義只為所有的人,而不為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服務”。由于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可以相一致,而自由主義則是一個合適的途徑,它可以促進合作與交往,從而實現(xiàn)促進人類整體利益的目的。于是,米瑟斯就對自由主義作了總結,說“它(自由主義)是意識形態(tài),是關于社會上各種事物內在聯(lián)系的學說,同時又是關于如何將這種學說應用到人在社會事務中的行為上面的學問。它不允諾任何超出社會和通過社會力所能及的東西。它只想給人們一樣東西:和平的、不受干擾的提高所有人們的物質富裕程度,從而——只要社會機構有這個力量——使他們遠離苦難的外在根源。減少痛苦,增加歡樂,這就是它的目標”。同時“自由主義不跟著做這種事情。它沒有黨的鮮花,沒有黨的色彩,沒有黨歌,沒有黨的偶像,沒有標志,沒有口號。它只有事業(yè)和論據(jù),而它們必定把它引向勝利”。由此可見,米瑟斯的思想中,自由主義正是人類社會所能及的,最恰當?shù)膶崿F(xiàn)人類幸福的方式。同時,特別相似的是,米瑟斯所信奉的自由主義與其本人具有類似的人格特征:樸實;雖被誤解,但終歸為這個世界默默行動著。
一個人所支持的東西,可以部分地由他所反對的東西體現(xiàn)出來。哈耶克以反對社會主義聞名,而米瑟斯在這一點上,只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在《自由與繁榮的國度》中,幾乎同對自由主義的支持差不多,處處可見對社會主義及其相關一切事物的批判,。其中,他在第三章的結尾,集中講了俄國。他認為俄國人接受社會主義,是因為“俄國人民的思想如此貧乏,以致它從來不能夠自己去抓住表達自己本性的思想并把它們表達出來”。并且米瑟斯認為,布爾什維克主義下的俄國,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而這樣的民族,“它是永遠無法與世界和平相處,它必然回到最野蠻和最粗魯?shù)臓顟B(tài)中去”。最后,米瑟斯告誡說“讓俄國人去當俄國人,讓他們在自己國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不要讓他們超出自己的世界去毀壞歐洲文明吧”。不過,這里有個疑問。米瑟斯的自由主義提倡對異見,對少數(shù)派與反對者保持包容的態(tài)度,但是對于與主流資本主義相異的社會主義,米瑟斯是否也有包容呢?我覺得米瑟斯在這點上是做得不夠的。沒有做到一個純粹的自由主義者的標準與高度。
同樣,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米瑟斯也是沒有好感。特別是對于馬克思主義攻擊自由主義的武器——階級斗爭學說,米瑟斯的厭惡,在這在書中表現(xiàn)得很明顯。因為米瑟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從根本上是可協(xié)調的,因而階級之間(米瑟斯并不否認階級的存在)應當以合作為主,以實現(xiàn)共同利益。所以米瑟斯批評說“馬克思與他的追隨者從未對階級的概念和性質進行過任何定義或表述”并且階級學說從來就“沒有超出一個口號的范疇”。
此外,對于反對自由主義的政黨(社會主義政黨固然位列其中),米瑟斯同樣一概加以批駁。他說“它們(政黨)的所作所為是鼓動一個社會集團的成員聯(lián)合起來,共同開展反對其他社會集團的斗爭”。并且,不僅在目標上是惡的,即便是在實踐中,政黨也不具有可行性,“某些代表特權利益的政黨,企圖把自己建立在為大多數(shù)居民爭取平等特權的基礎之上,這是極為荒謬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政黨。當絕大多數(shù)人能夠享受某個特權的時候,它就再也不是什么特權了”“農(nóng)業(yè)黨不可能長期作為一個利益政黨存在下去”。而對于這種政黨在某些國家的勝利,米瑟斯給出了解釋,并警告道“個別國家的一些政黨已經(jīng)成功地利用宣傳和鼓動的方式克服了上述困難。它們頗有成效的讓每個社會階層和集團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期待從它們這些政黨的勝利中獲得好處。這一事實僅僅能說明這些政黨的領袖人物的外交手腕和策略上頗有本領,只能證明廣大選民缺乏判斷能力以及他們在政治上還不成熟,絲毫不能證明這些政黨可以解決它們自身存在的問題”。
對于以上這些有違自由主義的思想與事物,米瑟斯的批評是嚴厲而毫不留情的。由此也使人對米瑟斯產(chǎn)生了“偏激者”的印像。但回過頭去,看一下米瑟斯的理論主張,他批判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由此也被哈耶克批評為“過分的理性主義”。他的方法論主張邏輯演繹推理,由此而完成其理論著作——《人類行為》。于是問題也就產(chǎn)生了:一個在理論上標榜理性主義并在方法上注重邏輯推理的人,卻在政治思想上陷入偏激?這是難以理解的。
在書中,米瑟斯還分別對以下的幾個主張表示了反對,分別是直接民主、無政府主義和暴力方式。對于直接民主,米瑟斯說“真正的民主與浪漫主義者想象中的直接民主截然不同”。而對于無政府主義,他也批評說“無政府主義者無視人的真實天性,他們的理想只能在一個有天使和圣人組成的世界里得以實現(xiàn)”。對于暴力,米瑟斯的態(tài)度也同樣保持了冷靜,他說“自由主義認為,暴力從來就不是解決危機問題的手段”。直接民主、無政府主義和暴力手段,這些都是激進分子所推崇的,然而由于對社會主義強烈批評而貌似“偏激”的米瑟斯卻對以上一一加以了批判。一個偏激者是不會反對激進主張的,那么前面米瑟斯對于社會主義的“偏激”態(tài)度,就不能說明米瑟斯本人是偏激的,而是另有原因造成的。
至于這個原因是什么,從《自由與繁榮的國度》這本薄書中,只能有一個大概的推測。
米瑟斯在第一章,“法西斯的批判”一節(jié)中,有許多駭人的觀點。他說“‘法西斯分子以及與法西斯相似的政黨所作所為是由于對布爾什維克分子和共產(chǎn)黨的憤怒而引起的反應和沖動行為”。甚至他還說“不可否認的是,法西斯主義及其類似的獨裁努力完全是出于一種最良好的愿望,它此時介入了歐洲的生活,是為了拯救歐洲的文明”。米瑟斯在這里對于法西斯的同情與包容是令人詫異的。而在這種難以理喻的態(tài)度背后,是米瑟斯將一切都歸咎與布爾什維克,歸罪與社會主義。這一方面是由于他是一個純粹的自由主義者,對于資本主義的維護會顯得更加強烈,同時似乎也說明了米瑟斯對于社會主義有一種個人感情上的憎惡。至于是什么造成了這種個人感情,以致遮蔽了一位理性主義者看待法西斯的目光,我想應當是與米瑟斯的生平相關的。只是,既然沒有相關的確實證據(jù),這種猜測最終也只能作為一種猜測了。
總之,人終究只是人;進行思考的是人,而我們所思考的對象也還是人。米瑟斯在對待理論時的理性,我們不能用來去解釋他對待其他事物的感性。雖然米瑟斯以其生平所彰顯出來的人格魅力,十分能夠感召人。但是對于人,卻永遠不可迷信,米瑟斯絲毫不能例外。他對于社會主義的態(tài)度與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同時,他由于對社會主義的偏見,而影響了對于法西斯的正確判斷,這一危險的結果,在令天我們遺憾之余,也值得我們警醒。
【篇四】
《紫檀木球》在我自己看來是個中規(guī)中矩的歷史小說,盡管我絞盡腦汁讓這篇小說具有現(xiàn)代小說的功能,但它最終還是人們所熟悉的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故事。不出人們之想象,不出史料典籍半步,我沒有虛構一個則天大圣皇帝的欲望,因此這部小說、這個著名的女人也只能落入窠臼之中。
——蘇童
讀完《紫檀木球》一書后,蘇童的這段話正是我最大的感想。武則天的生平事跡大家都已經(jīng)十分熟悉,而蘇童又是嚴格按照史料記載組織事件,所以在內容上并無新意。并且或許是囿于篇幅,書中人物和事件較少,也沒有刻意營造輝煌燦爛的氛圍,因此并未給我?guī)泶筇剖⑹缿械牧钊藝@為觀止之感。這些特點都讓我讀完這部小說后心生失望。但此書在人物塑造上忠于作者的個人意識,又繼承了蘇童一貫的虛無頹廢又詩意盎然的風格,在敘述角度上也的確有“現(xiàn)代小說的功能”,讀來倒也有所收獲。
歷史文學的“虛”與“實”
若讓我寫一部歷史小說,我一定會在史實與虛構間左右為難,徘徊不定,我想任何一個歷史小說作家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這個問題。我一度認為蘇童忠于自稱的“不出史料典籍半部”的說法,因為書中的時間順序、人物、職稱,事件都相當真實,但細細想來他還是賦予了小說內容強烈的主觀色彩。這體現(xiàn)于他在選擇和組織史料上表現(xiàn)的相當狡猾。
通讀全書,不難發(fā)現(xiàn)武則天被蘇童寫成了一個扁平化人物。她極度缺乏安全感,面對自己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黑色漩渦,既不想覆身其中身不由己,又野心勃勃的想步步登天,因此無所不用其極的排除身邊的每個障礙,不管是后宮中具有競爭關系的妃嬪,還是前朝反對自己政見的臣工,甚至自己的兒女和丈夫,她都能狠心廢黜或殺害。給讀者們造成如此印象的原因是蘇童沒有表現(xiàn)武則天女性溫情和勵精圖治的一面,而是有意的回避了任何可以表現(xiàn)她對父母的孺慕之情、對李治的夫妻之情以及對兒女的關愛之情的事件和朝堂上的縱橫捭闔。蘇童曾經(jīng)說:“什么是過去和歷史?它對于我是一堆紙質的碎片,因為碎了我可以按我的方式拾起它,縫補疊合,重建我的世界。”這句話可看作他處理人物手法的一個注解。蘇童站在現(xiàn)代角度來表現(xiàn)處于歷史維度下的人和事,他所謂的尊重歷史僅僅是不虛構事件,但是在寫作中他依據(jù)自己的認識體驗去選擇和組織材料,隱藏人物性格中他不重視的部分而突出他較為欣賞的部分,對讀者輸出對于這個歷史人物的個人評價。這有別于傳統(tǒng)歷史小說在波瀾壯闊的社會圖景和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下多方面深層次的展現(xiàn)人物全貌的寫法,賦予了作者對歷史解構、選擇和表達的權利,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和個人特色。
如此看來,武則天性格中的超越意識是蘇童所欣賞和想要表現(xiàn)的。武則天身為女性而處于男權世界,能夠真實表達自己對于命運的掌控欲望和對未來的不懈探索,奮勇爭取自己想要的人生,和書中的其他人物產(chǎn)生了鮮明的對比,是真實而可敬的。但蘇童突出了武則天對于權力的渴望和與男寵的情愛,讀者或許會認為武則天勾引太子,把持朝政,殺害兒女,穢亂宮廷,這些欲望化的表現(xiàn)顯得人物面目可憎。但我認為,人生來便有欲望,而欲望通常是支持人們不斷奮斗和抗爭的力量源泉,而所謂的穢亂宮廷等譴責更是封建男權社會的思想余毒。武則天的真實價值與人格魅力恰好在于她敢于面對自己的真實欲望并勇于爭取。
我們可以認為,歷史就是當下。歷史小說的一大益處就在于它能夠在作品主旨和意識形態(tài)中間豎起一道屏障,巧妙的使作者的思想表達更為自由。蘇童對歷史的別樣“虛構”與現(xiàn)實相互照應,其筆下的武則天如此具有現(xiàn)代斗爭精神,或許可以說是他對于當下人格的隱喻。
由敘事角度變換帶來的奇異體驗
小說最顯而易見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敘述角度的變換。蘇童將武則天根據(jù)人生不同的地位階段被分為“才人武照”,“昭儀武照”,“天后武照”“女皇”四章,這些章節(jié)都以第三人稱敘述。四章中又穿插“太子弘”,“太子賢”,“睿宗”三章,除“太子賢”仍以第三人稱敘事外,其他兩章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皇子眼中的母后武照。
這些敘事主體雖然交錯變換,但語氣都是一以貫之的淡然,甚至出離的漠然。敘事者仿佛對于滄海桑田都有一種冷眼旁觀的冷靜。這種語氣在刻畫一個具有強烈欲望的人物形象時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有一種奇異的陌生化效果,使人覺得字里行間都存在著一種張力,耐人尋味。同時這種冷靜也不可避免的使小說中的情節(jié)增強了可信度。這樣處理的另一個結果是時間順序的錯亂,這樣的錯亂對于了解武則天生平的大眾來說不會影響對于人物和時間事件的理解,反而帶來了一種歷史車輪駛過之后的空洞和虛無。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況下敘事主體的改變有利于從不同角度塑造人物,是其性格更加豐滿立體,但我認為在本書中恰恰相反。皇子們口中的母后并沒有溫情和關愛,連親生兒子都畏懼甚至憎恨著自己的母親,正是從側面印證和加強了從才人到女皇的武則天冷酷無情,殺伐果斷的性格特點。這樣的寫法更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建立。
頹廢美學的烘托渲染
前幾天我讀了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再來讀此書時就覺得兩書頗為相似,都彌漫著頹廢凄涼又哀傷的氛圍。在未看作者介紹時我曾經(jīng)一度認為他是一位女性作家,一經(jīng)詢問,竟然大多數(shù)同學都曾誤判了作者的性別。這已經(jīng)可以充分體現(xiàn)蘇童悲觀的筆調和凄清的文風。
這種寫作特色被學者稱作是頹廢美學,其特點是“摒棄理性,張揚個性,追求自由,注重感官本能放縱的文化心理和獨特的神秘主義情趣”。如此看來,本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具有頹廢美學的特質了。武則天放縱自己的身心去追求權力和享受,到了晚年更是被冠上荒淫的帽子,可見其感官放縱;太子弘和太子賢在母后的壓力下惶惶不可終日,最終自暴自棄,在登基前一個被殺,一個被廢,后也死于鴆酒,不可謂不是悲劇人物;太子哲倒是順利登機,但沒過幾天因不滿太后通只手遮天,在牢騷中被拉下皇位,退位為王,雖然最終得以再登帝位,但已經(jīng)由一個躊躇滿志的青年人變?yōu)橐粋腦滿腸肥的中年人,其庸碌自不必說;最后睿宗李旦雖說一生平安,但其在位期間一直處于武則天的操控下,是一個無關輕重的傀儡皇帝,性格又懦弱溫和不敢防抗,可悲可嘆。書中出現(xiàn)的其他人物基本都屈服于武則天的權威之下,竟無一例外。如此大面積的頹廢人格設定,這也算是我讀過的唯一一例了。
除了人物性格的頹廢之美,小說主題的的頹廢特色也一目了然。蘇童主要著眼于人性中的陰暗與丑惡,欲望這朵惡之花在他筆下無限膨脹。幾十年的歷史過程被分割成一段段的章節(jié),各種人物在其中你來我往,倏忽而逝。不論是寂寥癡癲的老宮女悄然逝去,還是榮極一時的蕭淑妃王皇后的誣陷被害;無論是位極人臣的宰相裴炎被罷黜降罪,還是寵渥內宮的張氏兄弟血灑殿前,這些歷史人物都像武則天手中把玩的紫檀木球一般,不過是她登頂?shù)钠遄雍凸ぞ,受其驅使,終被拋棄,如流星劃過天宇,明明滅滅,最終還是消失在歷史滾滾的洪流中。
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繼承了蘇童一貫的頹廢的詩意化特征。首先是語句的重復,如“太子弘”一章中的后半段幾乎在每一自然段段首都會重復出現(xiàn)“我是東宮太子李弘”。對于自己身份的不斷強調表現(xiàn)了人物內心的茫然、彷徨與畏懼,同時也渲染了虛無頹廢的氛圍。接著就是與《我的帝王生涯》相類似的任務對某種意像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式的預言,這些預言往往是消極悲觀的并且最終都會應驗,帶來了一種吊詭的神秘感。在文章的最后女皇垂垂老去,在微雨的窗前懷念自己的的青春生命,詩意傷感的描寫幾乎使我忘記這是一位叱咤風云的女皇,而非傷春悲秋的怨婦。
《紫檀木球》是武則天以欲望為導引,奮勇向前最終登頂?shù)恼鎸嵱涗,其中又以頹廢悲觀的筆調貫穿全書,使這條鮮血鋪就的道路籠罩上一層凄清脈脈的薄霧,影影綽綽,但掩蓋不了目的地那個黃金寶座炫目的光芒。
【篇五】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個書名的第一眼就會退卻了,這似乎是一本很枯燥的、愛說大道理的書,其實不然。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個女生都有必要認真讀一讀這本書,不是把它看作一項必須要完成的硬性任務,而是當作自己在從別人的經(jīng)歷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借鑒,它能夠幫助我們認清一些之前我們自己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特別對于我們這些即將踏上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很有啟迪?傮w而言,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很高的。其中字里行間流露的女權主義思想,是我之前很少涉獵的,雖然我并不完全同意所有觀點(關于這一部分,我會在正文中詳細闡明),但這至少為我看待、分析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在這本書中,作者羅愛萍、王蜂、江宇三位女士聚焦當今社會熱度不斷攀升的剩女問題,從女性的視角出發(fā),運用專業(yè)知識,輔以各種翔實的調查數(shù)據(jù)和真實生動的實例,深度剖析剩女問題,提供了不同于以往各種污化剩女形象的結論和建議,理性而有力地為剩女“平反”,也更人性化地對剩女群體給予了應有的理解和同情,甚至對那些深思熟慮之后堅定地選擇暫時或終身單身的女性明確地給予支持。這是之前很多人所忽略的。從這個方面來講,我覺得這三位女士很是了不起,她們發(fā)出了與主流意見相悖的理性的聲音。
在這本書的開端,剩女群體面臨的巨大壓力、各種荒唐而露骨的指責非議就使我有些震驚了。之前我并沒有很深入地了解剩女這個群體,只是大概知道剩女會被很多人督促趕緊結婚。而事實上,這種“督促”的力度之大,遠遠超出我的想象,甚至接近于人身攻擊了。比如資深媒體人黃章晉為了讓國家為他和其他剩男解決老婆問題,就于兩會期間在共識網(wǎng)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婦女應當國有化》的文章,希望國家能加強干預,強制把未婚女性分發(fā)給單身男性。但凡是一個有一點理性的人,都會覺得這一觀點荒唐至極也無恥之極吧?把女性國有化,當作生產(chǎn)資料分配給單身男性,這完全就是不把女性當人看啊。我很意外,在這樣一個男女平等的法治社會,怎么還會有人持這種觀點?怎么可以把女性至于如此低下的地位?更何況,黃章晉并非一字不識的文盲光棍,而是一位資深媒體人和《鳳凰周刊》的執(zhí)行主編啊,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連這樣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無法正視女性在社會中的平等地位,那社會上還有多少人也持有類似甚至更厚顏無恥的觀點呢?正如作者所說:“剩男有何功德,配讓國家犧牲女性婚戀自由去安撫他們?”如果只是男性不把女性置于與之平等的地位,還可以理解,畢竟中國數(shù)千年來一直是男尊女卑,大男子主義流行?墒,更可悲的是,連一些女性自己都不愿正視女性的地位和權利,寧愿讓男性來主導自己的命運。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容時尚報》社長兼總編輯張曉梅就在兩會期間公開稱剩女為“剩飯”,全怪她們不能客觀地對待社會現(xiàn)實和客觀地評價自己,才會到這種境地,更是鼓吹“不結婚會影響女人的身心健康”。還嫌婚后女性過分追求事業(yè),應當“讓女性回家”,更好地擔負起養(yǎng)育孩子,奉獻家庭的使命。把剩女等同于剩飯,這可謂是剩女輿論興盛起來后最具侮辱性的話語了,著實令人氣憤,不得不為剩女群體叫屈。作為一名女性政協(xié)委員,張曉梅不積極地利用身份地位與話語優(yōu)勢為女性同胞謀取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也就罷了,還站在男性立場上污蔑女性,阻礙女性地位的提高,這就有些過分了。如果她真的認為女性應當回家相夫教子,那她自己為何不身體力行,反而還拋頭露面地追求自己的事業(yè)呢?這種言行不一,明眼人是一看便知的,不必多費口舌。
但在這一章中,我也認為作者的觀點有偏頗的一面,主要是在姚晨的這個事例上。姚晨覺得“女人是從屬于男人的,這樣的女人才可愛”,作者對此大加鞭斥,認為她這樣是為了保持與男權媒體的良好關系,進而助力于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并認為正是得益于此,姚晨再婚時,媒體才一邊倒地支持她,并把這場婚禮吹噓得純潔無比——媒體這種高規(guī)格待遇就是對她維護男權社會規(guī)則的至高無上的獎賞。談到這個問題,可能就會顯得八卦一點了。可是,實事求是地講,可能是本書出版的時間限制,關于姚晨再婚一事的后期發(fā)酵,作者并沒有預料到。前不久,知名網(wǎng)友爆出姚晨婚內出軌才是其婚姻破裂的真實原因后,媒體不也是鋪天蓋地的指責嗎?如果說姚晨對男權媒體的討好是其再婚受到祝福的原因的話,那現(xiàn)在這種討好為什么就不奏效了呢?由此可見,當時媒體的友好,絕大多數(shù)原因是被姚晨一直以來樹立的正面形象蒙蔽且對其再婚的真相并不知情,而不是所謂的“對男權媒體的討好”。撇開這不談,我認為作者對姚晨的指責是有些過火了。畢竟,姚晨的主要身份是娛樂圈的演藝明星,與前文提到的黃章晉、張曉梅不同。而且姚晨主要是在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態(tài)度,并不是要求或者提倡別人都這樣做。而黃、張二人的主張都是針對整個剩女群體的,是對別人的做法、態(tài)度橫加干涉的粗暴行為,當然是應當受到指責的。因此,我認為,對于女性地位、婚姻態(tài)度這方面的一些明顯錯誤的輿論導向是應當警惕的,但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是需要的,不能因為任何人的觀點與己不同就濫加指責。
我非常贊同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出的一個觀點:越早結婚則婚姻可能越不穩(wěn)定。這不僅可以從作者提供的“美國男女初婚離婚率和結婚年齡的關系”表格中看出來,其實從理論上分析也是情理之中的,F(xiàn)在有很多畢婚族,希望能用婚姻來守護或是鞏固校園中純潔的愛情。但我們應當意識到,這種所謂的純潔而沒有裂痕的愛情,只是因為它還沒有經(jīng)受考驗,沒有受到社會上大風大浪的洗禮。校園中產(chǎn)生的愛情能否承受現(xiàn)實的試煉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如果雙方能夠共同面對現(xiàn)實難題考驗,那才可以稱之為穩(wěn)固的真愛。更何況,在年紀尚小,閱歷尚淺之時,多數(shù)人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對一些問題的考慮太過稚嫩,容易被別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為。而且,在經(jīng)歷社會上的磨難之前,很多人是生活在自己構建的相對理想化的世界里的,根本無力看清社會生活的殘酷和彼此的優(yōu)缺點。不止女性,男性也是如此。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可見婚姻對于女性的重要。依我來看,現(xiàn)在的社會對女性的婚姻狀況還是相當重視的,人們對二婚女性持有的態(tài)度是不夠友好的。女性應當明白的是:寧愿考慮清楚了,晚點結婚,也不要隨隨便便把自己嫁出去了再后悔,要么婚姻破裂,留下陰影,要么痛苦一輩子。這都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另外,女性自身必須要有準確的價值定位。男女是平等的,不存在誰一定要依附于誰的問題,女性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活出精彩。那些把自我價值定位在取悅男人,把自身成功定義為相夫教子的女性實在可悲。我并不是說,女性不該為男性著想,不該教育下一代,我只是覺得人生有無限可能,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天地局限于一個男人身上或是一個小家之中呢?女性追求事業(yè),有上進心,不僅可以給男性提供一定幫助,有利于家庭穩(wěn)定幸福,還可以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環(huán)境,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啊。女性完全可以通過這樣一條途徑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啊,沒有必要完全舍棄一方。女人是自己的命運掌控者,如果我們自輕自賤,一味委曲求全的話,男性就更不會平等對待我們了,我們怎么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幸福呢?
至于作者講到的已婚女性的權利困境,稱法律不保護已婚女人,我們很欣慰地看到這一點已經(jīng)有所改善。兩會期間對于家庭暴力給予了很高的關注度,《反家庭暴力征求意見稿》已經(jīng)公布,相信反對家庭暴力的立法指日可待。社會在進步,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女性的生存環(huán)境會一步一步改善的。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如此,已婚女人還是面臨諸多困境。一方面,法律對已婚女人保護不力,女性在婚姻中常常需要赤手空拳的自衛(wèi),所以女性為自己設立嚴格的擇偶標準,以避免進入摧殘性的婚姻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家務勞動不被承認。幾乎在所有人,也包括女性的心目中,女性從事家務勞動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是女性的義務。女性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得不到贊美,但如果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夠好,就會被指責,甚至女性在外追求事業(yè),也要以處理好家務為前提,否則就會被貼上“不顧家”的標簽。男人外出掙錢是他不管家務的有力借口,美其名曰性別分工。而女性包攬了家務也不能成為她不外出掙錢的理由,美其名曰“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對女性多大的歧視!“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不完全適應了,但它曾經(jīng)的存在畢竟證明了“外”與“內”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依存。更何況,家務勞動、家庭瑣事并不比在外打拼輕松多少,只是后者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明顯罷了。而令人心酸的是,就連法律也不幾乎承認女性為了家庭付出的犧牲和操勞。《婚姻法》中就規(guī)定了:家務勞動可以索取補償?shù)那疤崾?ldquo;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chǎn)歸各自所有”,也就是夫妻一直遵守AA制的書面合同。這樣做的話只能證明兩人之間不存在信任,那么他們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所以這種AA制協(xié)議,注定不可能有幾個女人能在離婚法庭上拿得出來?傮w而言,婚后生活并不像描繪或是想象的那樣幸福美好,已婚女性不一定就比單身女性過得幸福。所以,女人做出結婚的決定還是得深思熟慮,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作者提出的關于女性從夫姓的觀點對我而言很是新穎,也很有啟迪意義。作者認為:有些人把西方女性從夫姓的傳統(tǒng)作為西方女性地位低的標志,而實際上,中國沒有讓媳婦改姓夫姓的傳統(tǒng),不是出于對媳婦娘家的尊重,而是不接納媳婦作為正式家庭成員的意思,也就是把媳婦作為外姓人來排斥。由于資源和時間有限,我無法評價此觀點的對錯,但我覺得這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謹在此列出與大家共享。
女性是有生育權的,也就是說女性有選擇生育的權利,也有選擇不生育的權利。但實際上,女性一旦結婚,選擇是否生育的權利似乎就不能由女性自己掌控了。在大多數(shù)人的意識里,女人仍然是為男人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能全權處置自己的身體:孩子雖然懷在女性的肚子里,但卻是男人的財產(chǎn),女子打胎相當于侵害了男人的權利。退一步講,即使不是要打掉已經(jīng)懷上了的孩子,而是不愿意懷孩子,女性也會受到諸多壓力和勸告。在這里,作者給出的反擊可謂大快人心:很多人總愛勸導不喜歡小孩的女人說“你生了就喜歡了”,這是一種流氓邏輯。好比本來不吸煙的人沒覺得煙有什么好,吸了之后愛上了香煙,但這并不說明當初吸煙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真心佩服作者的機智。喜歡生小孩所以愿意生小孩是生育的前提啊,那些一味讓女性忽略自己的內心想法,為迎合男人而被迫生小孩的人,間接是在剝奪女性的權利啊,很明顯,這也是沒有重視女性平等地位的直接表現(xiàn)。
關于擇偶方面,作者認為經(jīng)濟收入對女性的擇偶制約是比較大的。這也是我很認同的一個觀點。不得不承認,經(jīng)濟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經(jīng)濟方面沒有穩(wěn)定的保障的話,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為買房等問題更加操心,就連另一半原生家庭的所在地都要考慮。因為雙方老家的距離太遠會增加走動的經(jīng)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經(jīng)濟水平呢?答案就是接受教育。一般來說,收入與受教育程度基本是呈正向關系的。所以,我們女性要想增加自己未來擇偶的機會,降低所受的限制的話,就必須努力獲取相對更好地教育,不要讓別人的觀點削弱自己接受教育的決心。我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為了將來能夠生活得更好。
作者認為:長時間培養(yǎng)的女性同性友誼,能夠取代主流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的照顧和陪伴功能,可以解決單身女性所憂慮的老來無人照顧的問題。對于這一觀點,我不敢茍同。尤其是“取代”和“解決”這兩個詞語,我覺得有些言過其實了。同性女友給我們的陪伴和某種程度上的照顧是不能與家庭給我們的陪伴與照顧等價的。我并不是說,前者不重要,但毋庸置疑,前者與后者的功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只能說,在沒有家人陪伴的時候,女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我們安慰,緩解我們的失落與寂寞無助,但它是無法取代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與歸屬感的。至于說同性女友能夠解決單身女性老年無人照顧的問題,我覺得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同性女友和自己的年齡相差不會太大,健康狀況應該也不會差得太遠。當兩人同時步入暮年,身體狀況與日劇下的時候,誰來照顧誰呢?恐怕是兩個人都需要別人的照顧吧?且不說兩人都身體狀況堪憂,即使一個人相對硬朗,她又有什么責任和義務一定要照顧另外一個呢?如果長期臥病在床,自己親身養(yǎng)育的孩子尚不能確保孝順,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夫妻也難免互生厭煩,更何況是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或是法律關系的朋友呢?如果這位朋友又結了婚,那她對自己的家庭要負有更大的責任吧?讓她撇開家人,照顧朋友,這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也太過理想化了。我認為作者說的情況應該只適用于兩人在老年時仍然保持身體健康,又都沒有結婚,缺乏家人陪伴,便雙雙住在養(yǎng)老院,或是請護工,這樣在寂寞的時候還能有個聊天的對象。至于“照顧”,便談不上了吧。
作者在書中也對男權的擇偶觀提出了嚴厲批判,我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人的壽命比不上現(xiàn)代人,但也沒有剩女一說,甚至有些被稱作美女的人已經(jīng)三四十歲了,這是為什么呢?作者是這樣解讀的:在古代,男權勢力強大,社會不必擔心女性不結婚或是晚結婚,所以沒有必要刻意貶低大齡女性的外貌。而現(xiàn)在男權開始走下坡路,“女人不愿意結婚怎么辦”成了男權的擔憂。再加上年齡小的女人思想不成熟,容易上當受騙,容易被控制,所以男權勢力使出種種手段,逼迫女人早結婚。確實,很多時候,通過古今對比,我們是能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并從中總結出道理來的。此外,我還認為,雖然社會上大肆宣揚“剩女”一說,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國現(xiàn)在總體狀況是男女比例失衡,男性數(shù)量要多于女性,再加上現(xiàn)在社會進步,女性有了更多選擇,很多女性不再把婚姻看作人生的必需品,這樣一來就會有更多的男性“落單”,所以男權勢力是有隱隱的擔憂的,多重壓力驅使下,他們反倒開始宣傳女性不易出嫁,希望女性在混淆視聽的宣傳中慌了手腳。總之,女性一定要睜大眼睛,辨明真相,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否則最后受傷的是我們自己。
我還想就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剩女健康問題談一下。作者運用各種數(shù)據(jù)分析和推理,揭露出社會上之前大肆宣傳的剩女健康問題是有陰謀的。一方面,并非像宣傳的那樣,晚生育和不生育會大大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剩女患宮頸炎和卵巢癌的可能性大于已婚婦女,剩女有心理障礙或是心理健康堪憂。事實恰好相反,飲食是否健康才是影響乳腺癌的首要因素,而且終生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還小于35歲以后生育的女性。女人晚婚是可以降低宮頸癌和卵巢癌風險的。此外,對女性心理狀況有影響的主要是年齡而非婚姻狀況。另一方面,關于高齡產(chǎn)婦生育風險很大的宣傳也是甚囂塵上。實際上,雖然有些先天疾病的發(fā)生率隨母親的年齡上升,但也有些先天疾病的發(fā)生率會隨母親年齡而下降,因此,總體而言,新生兒的健康狀況與母親的年齡并無太大關聯(lián)。所以說,剩女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妖魔化了,她們的健康狀況與常人并沒有太大的不同,我們應當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剩女問題,而不是隨波逐流,在社會對剩女進行集體批判的大潮中,迫于各種壓力,馬馬虎虎地為自己找到歸宿,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啊。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道理,也讓我更加明白了如何透過現(xiàn)象去洞察事件的本質。現(xiàn)在的社會,有太多的捕風捉影,有太多的斷章取義,有太多的顛倒黑白。我們女性作為社會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剩女問題的大討論把女性置于漩渦的中心,置于話題的風口浪尖,但我們不應該被別人的指手畫腳牽絆住了前進的步伐。生活是自己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迫于別人的壓力,走進婚姻的殿堂,只能是為自己筑起墳墓。等到我們?yōu)樽约翰萋实臎Q定后悔時,當時那些催促我們的人中,難道會有誰站出來替我們承擔這苦澀的結果嗎?當然不會的。只有我們自己默默承擔,默默忍受,受傷的是我們自己。所以,最初那一步真的很重要,它可以使你節(jié)節(jié)高升,也可能使你跌落谷底。女性必須思慮周全,才能把自己的后半生托付給另一個人。千萬別違背自己的內心而結婚。做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推著自己走進痛苦的深淵。最后,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這本《中國剩女調查》,相信會對今后的人生有所啟發(fā)。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