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承擔時代的使命,為祖國偉大的復興貢獻出一份力量。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基層團干部的工作總結:年輕干部要避免暮氣,快來看一看吧。
“第一批80后已經成為中年人”“第一批90后已經開始油膩了”。近兩年,“佛系青年”“初老癥患者”等熱點詞匯在網絡上熱議頻頻。幾許焦慮、幾絲迷茫,這些青春奮斗的多彩底色上,少許的灰色情緒,讓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山大”的年輕干部,也增添了幾分暮氣。
如果說,年輕人“嘆老”的情緒,只是一種釋放和吐槽,那么,精神上的“早衰”,卻值得年輕干部倍加警惕。“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新時代呼喚青年干部的使命擔當,時代的重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如同“深夜鳴鐘”“當頭棒喝”,讓我們不由得要思考,要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去奮斗,以什么樣的心氣,擺脫心頭的暮氣。
家國有夢,心向前方,要堅定信仰前行。信仰是人生的明燈,是一個人對精神價值的堅守。青年馬克思在擇業(yè)時就立下的“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的理想,照亮了他的人生,也照亮了窮苦大眾的前路,更是共產黨人始終砥礪前行的動力。不同的年代,有不一樣的人生,然而只有信仰堅定,才能守住一方凈土,不偏離方向、不媚俗于潮流。當今社會思想多元、誘惑蕪雜,更需要信仰撥云見日,讓我們更加看清前進的路,懂得生命的真正價值,用心體味精神之甘、信仰之甜,用信仰的力量培厚精神土壤,讓自己走出迷茫、擺脫庸常。
沸水沉浮,方有茶香,要克服困難前行;厮萘暯娇倳浀那啻簹q月,從15歲到延安插隊,到22歲去高校求學,從26歲在機關工作,到29歲去基層鍛煉……曲折與磨礪始終相伴,卻最終寫下傳奇與震撼。其實,生活不免有煩惱、困惑,但水無激蕩難有波瀾之美,山無棱角也缺雄奇之之志。“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困難是老師,教給我們無懼的品格,讓我們在洗禮中不斷砥礪品質、提升自我,在搏擊中縱觀別樣的風景,體味成長的愉悅。困難是敵人,逃避和躲閃就是走錯的第一步,唯有給困難迎頭的痛擊,激發(fā)逆風飛揚的斗志,才能消解困難,迎來勝利的酣暢。
不事農桑,歲有余糧,要心懷感恩前行。白居易的《觀刈麥》中寫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對于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人,成長在陽光下,享受著雨露的滋潤,沒有戰(zhàn)爭的侵擾,沒有生活的負累,物資豐足。我們沒有對生活付出什么,沒有留下“功”和“德”,就已經得到了許多。我們毫無理由再挑剔什么、抱怨什么。作為一名年輕干部,應學會生活上知足,工作上知不足,學習上不知足,做好手上的工作,過好眼前的日子,將平凡的堅守和積極的態(tài)度,作為回饋人生的最大禮物。
枯榮隨意,幸福安康,要帶著豁達前行。古人對于榮辱,有一段生動的描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這段話的意思大概是第一接受榮譽的時候低下頭彎下腰走路,第二次的時候更是俯下身子,要順著墻根來走路了。這說的就是面對榮譽要極力謙虛、謹慎。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要立大志,不要做大官。對于年輕干部來說,如果榮譽來了,便自然接受,靈溪雖湛然,不拒花影枝。倘若不來,那便淡然,心胸豁達坦蕩,但求無愧于心。要做最好的自己,是從內心深處挖掘力量,而不是一味向外界謀求。在榮辱得失之間,內心滿足是喂飽靈魂的最佳食糧,這樣的內心毫無負累,最適合飛翔。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年輕干部作為青年的一份子,定會激活上進的能量,撣去心頭的暮氣,更加積極主動的肩負起“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奮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青春篇章。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