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學生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為他們的心理比一般的學生要更脆弱,對于他們的管理我們需要不一樣的辦法,不能跟普通同學一樣,我們要多照顧他們的心理,你有哪些方案?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侵袑W落實重點學生管理和教育機制的工作方案。
重點學生主要是指學困生、待進生、單親家庭子女以及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他們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huán)境,容易出現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律、學習失信等,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回避的教育問題,造成一定的安全風險。為加強對重點學生的教育工作,也為了更好地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進一步促進優(yōu)良校風的形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中學落實重點學生管理和教育機制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常務副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員:
分工:
開展心理教育咨詢活動:
開展班主任教育:
加強家校聯系:
形成共建合力:
線索摸排召開座談會:
校園周邊巡邏聯防聯控:
二、“重點學生”的界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列為學校重點學生。
1.無心向學,經常違紀;
2.嚴重違紀,受學校處分;
3.一般違法;
4.操行評定(德育考核)不及格者;
5.不聽家長教育,無法與家長溝通等;
6.有較嚴重的心理異常行為。
每學期重點學生的確定先由班主任提名,再由學校集體討論確定人選及轉化方案,上報學校備案。
三、轉化衡量標準:一學年(或一學期)達到以下要求者稱為轉化。
1.任課教師評價有明顯進步;
2.思想品德有進步,沒有違紀現象;
3.學習態(tài)度有好轉,成績有提高;
4.因違紀受過處分的,能改正錯誤,學校已撤銷處分;
5.有一般違法行為受過處理能改正錯誤,并有明顯進步,學校已撤銷處分;
6.異常問題一般化。
四、“重點學生”轉化教育原則:
1.全面了解的原則。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了解,沒有了解就沒有教育。
2.分析成因的原則。從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學生個性心理及人際交往等方面入手。
3.感情先行的原則。轉化“重點學生”的前提,首先是老師應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從學生進行感情的溝通開始轉化工作。
4.因材施教的原則。把握轉化工作的針對性,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開展轉化教育工作。
5.全員育人、協(xié)調教育方法的原則。年段長、班主任、科任教師應經常交流,互通信息,協(xié)調對“重點學生”的工作方法、教育措施。
6.正面教育、鼓勵表揚為主的原則。在教育中,少批評、多鼓勵;少挖苦、多理解;少輕視、多關注。
五、“重點學生”轉化層級管理
針對重點學生,實施摸排登記、建立檔案、教育幫扶、跟蹤反饋、協(xié)同管理等制度。按其表現可能引起后果嚴重程度,實施三級管理轉化制度:班主任管理為第一級,年段管理為第二級,學校安保室管理為第三級。其中,班主任是本班所有“重點學生”教育轉化的直接責任人;年段則應加強對“重點學生”的跟蹤,及時與班主任溝通,協(xié)助處理好“重點學生”的違規(guī)違紀行為;學校安保室則是主要起監(jiān)察、協(xié)調、溝通的工作,對于違紀嚴重、處于危險邊沿的學生加強教育管理。
六、“重點學生”轉化措施
學校積極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形成震懾力量,創(chuàng)造有利于工作開展的大環(huán)境和大氣候。通過班主任全面摸排登記和各班安全員會議反饋收集信息,建立重點學生個人檔案,摸清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源和原因,結合其復雜的人際關系、家庭關系、社會關系,有的放矢地對其開展幫扶轉化工作。
1.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通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室,通過學生的傾訴深入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的困惑和需要,幫助他們判斷選擇有價值的行為目標,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傾向,防止學生不良行為的發(fā)生。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積極作用,實施心理教育輔導“五進”制度:進班級課堂、進個人空間、進校園廣播、進宣傳展板、進家長講座。
2.開展班主任教育。班主任教育是重點學生教育的最有效途徑,班主任在“重點學生”的日常教育轉化過程中,每周至少應與“重點學生”談話一次,應做好詳細的記錄(包括談話內容概況、學生的表現等)。加強對學生進行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規(guī)范儀容儀表、禁帶智能手機、遵守教學常規(guī)、注意文明衛(wèi)生等方面的學校紀律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實施結對幫扶制度,行政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師與問題學生一對一結對幫扶,與他們談心交流,輔導他們學習,關心他們生活,培養(yǎng)他們自信自立自強的品格和遵紀守法的習慣。
3.加強家校聯系。班主任要經常聯系家長,向家長匯報孩子情況,增進交流共同引導重點學生。班主任每學期至少應對“重點學生”家訪兩次,每兩周應與“重點學生”家長聯系一次,均應做好相應的記錄。加強家校聯系,密切互動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4.召開座談會。學校定期召開“重點學生”座談會,及時表揚進步指出不足,提出奮斗目標。邀請法制輔導員、公安民警與重點學生及家長座談交流,以案釋法,進行警示教育,促進重點學生向好向上變化發(fā)展。
5.形成共建合力。嚴格門禁管理,加強校門口值班巡查,嚴格落實外來人員進校盤查、登記、報告、防范制度;加強聯防聯控,每天安排兩名居委會聯防隊員在中午、傍晚上放學的重點時間和重點地段值班巡邏;加強綜合整治,校安辦應加強與派出所、工商管理部門、社區(qū)的溝通,杜絕在學校周圍出現電子游戲機室,杜絕學生進入“網吧”、“酒吧”等,使“重點學生”少進最后不進上述地方,形成共同促進重點學生進步的合力。整治校園周邊治安環(huán)境,源頭治理管控重點學生。有效推進法制進校園活動,使學法、知法、守法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形成齊抓共管,齊心協(xié)力,共建和諧平安的文明校園的良好局面。
七、重點學生成效評定
學期末,各職能部門做好重點學生的轉化鑒定工作,實行銷號管理,未轉化的持續(xù)幫教。設立重點學生的思想品德進步獎項,把“轉變一個重點學生與培養(yǎng)一個三好學生”同等對待。對重視轉化工作成效明顯的教師要給予獎勵,作為評先評優(yōu)的條件之一。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