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是現(xiàn)在熊孩子或者年輕人的通病,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被子總是抱著他們不放手,希望與他們一同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那么我們?nèi)绾魏拖矚g拖拉的孩子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樣的東西吧。
以下情況在你家發(fā)生過嗎?孩子每天早上起床都像在放慢鏡頭,穿衣服的速度堪比龜速。媽媽催促快一些,可怎么說,都是依舊我行我素。做數(shù)學作業(yè),幾道題,十幾分鐘就可以寫完了,可是磨磨蹭蹭,做了一個晚上。
面對家長的“快點、快點”的催促,像沒聽到,越催他越慢,最后終于戰(zhàn)爭爆發(fā)。
相信家有學童的父母,看到這樣的描述,并不陌生。很多媽媽都因為孩子的慢動作快要崩潰,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慢慢吞吞,或者索性拖著不做,每次說他,效果都不佳,孩子要么是和你吵架,要么是沉默不語。
等到第二天、第三天,他依然是老樣子!
孩子為什么會拖拖拉拉?
2.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僅發(fā)生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經(jīng)常陷入拖延的怪圈。
想要實施的減肥計劃,從來都是從明天開始,那個明天永遠都不會到來。
懷疑自己身體有毛病時,卻拖著不肯檢查,因為這樣就不必面對可能有病的事實。
媽媽完全為了孩子而生活,總是拖延不尋求自己的快樂。
拖延癥的陰影幾乎籠罩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3.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咨詢師簡·博克和萊諾拉·袁,對拖延癥研究了25年,得出結(jié)論:拖延癥是一個復(fù)雜的心理問題。從根本上講,拖延的問題是一個人跟自身如何相處的問題,它與一個人缺乏自信、害怕失敗以及低自尊有關(guān)系。
《拖延心理學》是她們對拖延癥研究后合著的一本書。這本書從拖延的行為、心理和大腦三個層面分析拖延行為存在的普遍性和頑固性,針對拖延行為給出了將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迷你目標等可行性建議。
這本書三分之二的內(nèi)容都在分析導(dǎo)致人們拖延的背后原因,其中家庭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特別深遠。
研究顯示:
“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很深的,甚至到我們成人后,它們依然在影響著我們,而通常我們不會意識到這些影響的存在。早年家庭關(guān)系的某些方面甚至被永久性地嵌入了你的大腦,因為這些家庭互動創(chuàng)造了新的神經(jīng)通路,而一旦這些通路被建立,它們就穩(wěn)固下來了。”
一個人總是拖延是和他缺乏自信和低自尊有關(guān)系。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帶著獨一無二的DNA,先天的條件加上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就形成一個人的全部,身體的和心理的。
如果孩子先天的特性跟后來被對待的方式之間沒有被很好地協(xié)調(diào)的話,你很難為自己建立起堅實的自信,而缺乏自信是導(dǎo)致拖延的一個主要因素。
很多時候,父母只會注意到孩子身體的不舒服,而忽視心理的問題。書中舉了一個患有多動癥孩子亞當?shù)氖吕?/p>
亞當患有多動癥,注意力無法集中,他的父母對此無動于衷,他們會指責亞當懶惰、不專心。而亞當?shù)拿妹没加惺澄镞^敏,父母卻接受這個現(xiàn)實,積極尋找適合她的食物。
在父母長期冷淡粗暴的態(tài)度中,亞當就失去了自信,變成低自尊的孩子。
家庭里還會有一些情況,父母特別優(yōu)秀,自己是成功人士,時間管理得非常好,看不得孩子有片刻松懈的功夫。長此以往,孩子活在父母的壓力下,變得內(nèi)向壓抑,什么事情也不想做。
父母對孩子是否付出了真正的愛,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這個結(jié)果能持續(xù)孩子一生。
所以當孩子拖拉成性的時候,作為父母,第一時間不是指責孩子,不是催促他,而是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是否曾給孩子造成過傷害。
孩子為什么會動作慢,這“慢吞吞”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僅僅是因為他性子慢嗎?
他跑出去玩的時候,慢不慢?他吃炸魚薯條時,慢不慢?他玩游戲時,慢不慢?
動作慢是孩子保護自己,掩蓋心理痛苦的一種方式!
當父母不了解事實背后的真相,只顧著急上火的催促,結(jié)果是和孩子漸行漸遠!
4.
如何和拖拖拉拉的孩子打交道,又不傷害親子關(guān)系呢?
這本書也給出了有效建議:
1、 不要催促成為監(jiān)工,導(dǎo)致孩子會進一步減緩他的腳步。
2、 培養(yǎng)自己和孩子的成長心態(tài)。告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一次實踐和提高的機會,同時也避免自己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和結(jié)果。
3、 要記住自己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人,你可以嘗試影響他,但永遠也不能讓他采取行動。
4、 有時孩子拖延,是因為患有注意力缺失癥,無法集中注意力,父母要了解相關(guān)知識。
5、 幫助孩子設(shè)定小目標,可以輕易完成的小目標
6、 用計時器幫助孩子知道時間長短。
7、 記住什么是最重要的。想一想親子關(guān)系中,什么是最要緊的,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治療拖延上。
鑒于拖延癥是心理根源、生物因素、人生經(jīng)驗三者交織在一起形成的。作者表示,即使按照書中給的技巧去阻止拖延,也未必會消除拖延癥。
快樂來自內(nèi)心,來自于我們能夠接受自己本來的面貌,作者將拖延癥比作花園里的蒲公英,雖然無法根除,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在花園里怡然自得。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