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出現(xiàn)了很多來自印度的喜劇電影,而這些電影都無一例外的獲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老爸102歲》這部電影呢?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102歲的老爸和自己75歲的兒子之間的搞笑故事。小編這里給大家?guī)砹艘黄W友的觀后感,一起欣賞吧!
102歲的老爸是個每天神采奕奕,只求活得精彩的老頑童,75歲的兒子巴布卻暮氣沉沉了無生趣,突然被父親通知要送他去養(yǎng)老院,否則就要完成一系列的瘋狂改造任務。
老爸是一個真正的智者,有豁達的人生觀和知子莫若父的通透,以及縝密的思維,他在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預料到了兒子的反應,并用相應的對策化解。
其實,這位酷酷的老頑童給巴布設計的每一個任務都是相應壇城的運用,閉關學習中,師父引領我們將代表正負能量的事件經歷回憶出來,找到相應的體感位置、顏色和形狀,負能量用嗡“藍”消融,歸入空性。正能量用準提咒加持,祈禱與萬有同在。影響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我們貼的種種標簽,將自己牢牢卡住,洞察其本具的莊嚴,才是究竟的救贖。體感與標簽是互為相應壇城,體感消融的當下,標簽“下崗”,還自我一個本來面目,海闊天空,云淡風輕,身心靈得到深層洗禮。
這位老爸雖然順序不同,但殊途同歸。他用具有代表性的外物,喚醒兒子相應的記憶,激活內在的活力,感受溫潤的療愈。給去世的妻子寫情書,柔情蕩漾;站在公園的飛機前,童心萌動;坐在尖頂?shù)慕烫美铮鬃庸郧?hellip;…巴布開始舒展身形,目光泛亮,展露歡顏,久違的朝氣和愉悅,在心中彌漫開來……
那條從十歲起,睡覺就離不開的小毛毯,是巴布執(zhí)著的壇城。父親要求他剪掉,說:總活在過去里,心會對世界永遠關閉。巴布由強烈反抗轉為歡喜奉行。當看到他剪掉的那一刻,父親像個孩子般,比贏了王重北還高興。是啊,過去的就過去吧,就像昨晚的夢,醒了就行了,別再沉溺了。去來自由,心體無滯,方是自在。當真相被娓娓道出,面對兒子,面對父親,隔著屏幕傳來巴布滿滿的傷感,從天而降的大雨,是落寞,亦是幸福。那些記憶里的傷,依然在,卻不再痛。自己值得擁有這份安寧與寵愛。
父子二人角色倒置,“把自己兒子送去養(yǎng)老院”,笑鬧頻出,這份逆向思維真是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此埔粋個無厘頭的要求,無不凝聚著父親最深沉的疼愛。影片最經典的一句臺詞:“我不能讓你的兒子打敗我的兒子。”過程中,伴隨著歡樂和爭吵,巴布慢慢調整頻道,走出多年的陰霾,不再期期艾艾,重拾對生活的熱愛。
白色的頭發(fā),白色的胡子,明亮的眼神,風燭之年依然活力無限。102歲寶貝老爸救贖75歲兒子的故事令人感動,給人啟迪;畹镁,死得無憾,一個響亮的口哨,完美退場。
由這位寶貝老爸想到恩師。前幾天,一位師兄分享說,曾經被“業(yè)障論”搞得自己像千古罪人,都想放棄學佛了。但自從聽了恩師的開示,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我們都是佛性的光明顯現(xiàn),來自于祂,終將回歸。飽滿揚升的能量讓她重拾學習的熱情。讓我想起恩師常說的一句話。“我們要生得偉大,死得光榮。”多么相應……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