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一書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所著,是一本長篇小說,全書圍繞兩個少年展開,講述了一個背叛與救贖的故事,這對今天的我們也很有啟示作用,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亲凤L箏的人讀后感3000字。
《追風箏的人》的作者是原籍阿富汗的美國作家卡勒德﹒胡塞尼,該書用第一人稱描寫了兩個不同階級、不同種族、不同地位的兩個小伙伴的脆弱友誼,該書以史詩般的筆觸敘述了阿富汗古老的民族風俗及種族對立,書中有關友誼、愛情、救贖、政治等細節(jié)細膩的描寫引人入勝,書中的情節(jié)設計巧妙,結局悲慘,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作品。
書中的主人公阿米爾出身高貴,他的童年很不幸,母親在他出生當天因難產而死,他成了孤兒,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想得到更多的父愛,可是他的父親因為生意上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書中后來才提及)常常聚少離多,即便是相聚也要對哈桑格外關照,這讓阿米爾心理很不平衡,甚至是嫉妒。阿米爾和哈桑是從小的玩伴,也是主仆,放風箏是他們童年最大的樂趣。阿米爾為了得到更多的父愛,在十二歲那年的風箏節(jié)格外努力,他要去爭取第一名,可是在即將完成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時出現了小事故—--哈桑利用自己的智慧終于追到了藍風箏,結果遇到了阿塞夫的欺凌,而阿米爾就在一邊看著,由于天生的懦弱阿米爾猶豫了,最終逃離了。最終阿米爾成為風箏節(jié)的第一名,得到了父親更多的關照。但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成為阿米爾永遠的心中的痛。后來阿米爾為了減輕心中的痛苦,竟然在自己的生日宴會后,污蔑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最終哈桑離開了阿米爾,這一段友誼就像斷了的風箏線一樣了無影蹤。但這并沒有完,阿米爾始終因為傷害了“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哈桑備受心靈折磨,雖然他逃離了喀布爾,輾轉來到美國。
二十多年后,阿米爾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兒時唯一的朋友拉辛汗通過電話要求阿米爾重回故鄉(xiāng),因為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此時,阿米爾終于明白哈桑已經把所有的真相都告訴了拉辛汗。終于,在救贖心靈的驅使下,阿米爾踏上了回故鄉(xiāng)的路。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見到拉辛汗后,病重的拉辛汗告訴了他另一個真相:他和哈桑竟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阿米爾心中父親偉岸的形象頓時轟然倒塌,父親竟然傷害了自己仆人的妻子,自己竟然傷害了自己的弟弟!但是,父親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名譽至死也沒有說出真相,哈桑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是“老爺”的兒子,自己和“少爺”竟然是兄弟!阿米爾心灰意冷,幾近崩潰,他被騙了三十八年,并且這是拉辛汗感覺自己時日無多有求于阿米爾才說出來的。經過痛苦的掙扎,阿米爾終于決定回故鄉(xiāng)去完成自己的心靈救贖,雖然這樣意味著自己可能會失去妻子,失去家庭,甚至失去生命……
驚險的救贖之旅開始了,一路上歷經磨難,有驚無險,終于,阿米爾二十年后又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為了救贖自己的心靈。哈桑最后為自己的忠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留下一個十歲的兒子索拉博,拉辛汗給阿米爾看了哈桑和索拉博的合影照,請求阿米爾把索拉博從孤兒院帶出來,給他正常人的生活,索拉博像極了兒時的哈桑,由此也更堅定了阿米爾去完成自己的救贖計劃。尋找索拉博的過程一波三折,最后阿米爾竟然見到了自己兒時的“惡魔”阿塞夫,哈桑就是用彈弓救了阿米爾,因此才會被阿塞夫傷害。此時的阿塞夫已經加入了塔利班,成為一名高級官員,由此我們讀者也相信哈桑的死絕對與阿塞夫脫不了干系,甚至他本人就是兇手。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但此時索拉博在阿塞夫手上,阿米爾只有同意阿塞夫苛刻的條件生死相搏——兩個人只有一個人能活著走出去,而阿塞夫志在必得,得意洋洋。最終阿米爾被阿塞夫折磨的幾近喪命,關鍵時刻索拉博拿出了彈弓打傷了阿塞夫的眼睛,救了阿米爾一命。后來,幾經曲折,阿米爾最后決定帶索拉博到了美國,可是索拉博由于受了刺激幾乎成了啞巴。一年后阿米爾在一個冬日的早晨慢慢放飛了風箏,這時索拉博忽然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阿米爾也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心靈救贖。
這本書中的哈桑出身貧賤,他的父親阿里是哈扎拉人,也決定了哈桑將世代貧賤,永遠只能是仆人,但他正直、淳樸、善良、忠誠、無私,追求知識,直至忠誠的付出自己的生命。哈桑是追風箏的好手,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哈桑和阿米爾童年的樂趣和友誼,對于追風箏的場面描寫的栩栩如生,好像身臨其境。但哈桑的命運異常悲慘,出生僅7天,母親跟著一群藝人離家出走,哈桑成了孤兒,他并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高貴的父親和兄長,當被少爺誣陷時選擇了默默承受,養(yǎng)父和妻子都死于戰(zhàn)亂,孩子索拉博進了孤兒院,自己為了忠誠死于非命┅┅ 但哈桑的一切都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哈桑很努力,但不能改變,這是哈桑個人的悲劇,也是歷史的悲劇。
阿米爾的父親在書中是一個偉岸的存在,出身富貴,由于做大法官的父親,被一個流浪漢小偷刺死,由此狠極了小偷。阿米爾的父親有正義感,冒著生命的危險,為萍水相逢的陌生女人出頭,幫助自己認為應該幫助的人。阿米爾的父親是生意上的天才,積累了無數的財富,有了崇高的地位,真的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人無完人,阿米爾的父親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竟侵犯了視為兄長的仆人阿里的妻子,并生下了哈桑。關于這段往事的細節(jié)書中沒有過多提及,最終由拉辛汗無奈說出了真相,如果拉辛汗自己有能力去拯救索拉博,我想,這個秘密拉辛汗會帶進自己的墳墓。至于阿里是否知道真相,書中沒有交代,也許阿里早已知道了吧?正是由于這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阿米爾的父親開始救贖自己的心靈,對哈桑格外的關照,每逢生日都會送禮物給哈桑,專門從印度請了整容醫(yī)生給哈桑矯正兔唇,自己出資、自己設計、自己建造了一座孤兒院。對于阿米爾,阿米爾的父親可謂傾盡所能幫助他學會生活,學會獨立面對一切。最終病重的阿米爾父親為阿米爾去求婚,并花費三萬五千美元(這幾乎是畢生的全部積蓄)為阿米爾舉辦了盛大的婚禮。阿米爾的父親并不是真正的伊斯蘭教教徒,雖然他是正宗的普什圖人,他的愛好只有生意、足球、政治三樣東西,心里壓根沒有真主,也從不相信真主:在白沙瓦偷渡的過程中,當所有的男人都在祈禱真主保佑時,只有他說能救我們的只有八個氣缸的發(fā)動機和好的化油器┅┅ 阿米爾的父親對于阿米爾來說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偉大的父親。當哈桑和阿里被迫離開老爺家時,從沒見過父親落淚的阿米爾第一次見到父親竟然嚎啕大哭,淚流滿面,但阿米爾的父親當時能做的可能也就這么多了。
這本書中還有一位重要人物拉辛汗,阿米爾父親的生意伙伴和真正朋友。拉辛汗是引導阿米爾走上創(chuàng)作之路的精神導師,也是阿米爾童年時代的忘年交。拉辛汗是正宗的普什圖人,他十八歲時愛上了鄰居家仆人的女兒,他們彼此相愛,但遭到父親、哥哥及整個家族的強烈反對——因為與拉辛汗相愛的人是哈扎拉人,最終拉辛汗所愛的人全家被自己的父親趕走,這段愛情無疾而終,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而拉辛汗因為這段愛情也終身未娶,最終患上和阿米爾父親一樣的癌癥,他和阿米爾父親一樣固執(zhí),不愿接受化療而孤獨逝去。雖然拉辛汗自己的命運不濟但他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在自己的生命最后仍然牽掛著哈桑的兒子,希望他能過得好一點,把救贖的機會讓給了阿米爾,當然,阿米爾遇到阿塞夫這個惡魔,這是拉辛汗始料不及的,我們讀者也完全相信拉辛汗完全可以用金錢去雇傭一個人去把索拉博帶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因為金錢對于拉辛汗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由此我們也可以認為拉辛汗是一個有責任感、正義感的人。
這本書中還有一個十足的惡棍——阿塞夫,阿塞夫出身中層階級,有著強烈的種族主義傾向,用作者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個反社會分子。阿塞夫在書中出現的場面并不多,每次出場都是華麗外表下的惡魔。欺侮哈桑和他的父親阿里,迫害哈扎拉人,與阿米爾、哈桑爭奪風箏等等。阿塞夫的同伙之一結局很悲慘,被俄國人欺凌,然后在逃亡的路上不幸死去,阿塞夫最后也被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打瞎了右眼,最終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獨眼龍。我想這中間是否也包含了作者的惡有惡報的思想?
《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展示給我們一個讓人感傷,結局悲慘的故事,也描述了人性的善良、救贖和追求,書中的阿米爾、哈桑、阿米爾的父親、哈桑的父親、索拉博等都喜歡放風箏,追風箏,但他們的命運各不相同,正如作者所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只不一樣的風箏,我們都是那追風箏的人。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