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園》一書由王小波所著,文章內容深刻而幽默,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極大享受。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我的精神家園》說書人演講稿。
看王小波的書是近兩年的事情,很早就聽說過文學青年以做“王小波門下走狗”為榮。
這里面有個典故,相傳鄭板橋當年非常仰慕徐渭,也就是徐文長,青藤畫派鼻祖。因為不是出生在同一個時代無緣相見,為表遺憾和敬仰,鄭板橋刻了一枚印“青藤門下走狗”帶在身上。
巧的是今年夏天,去了紹興,拜會了徐渭的青藤書屋,400多年歷史了,仍然被保存得非常完好。
后來王小波的粉絲們,串聯(lián)出這樣一個門派,并且大家一起模仿王小波的寫作筆法,共同出文集,就叫《王小波門下走狗》。
在很多人心目中他的地位無可動搖,對偶像崇拜這件事情向來比較謹慎,所以沒有著急去讀他的書。
直到有一天,看到他那篇《一只特立獨行的豬》被深深折服。全篇沒有一句多余的廢話,把體制對個體的束縛,表達的淋漓盡致。
書評說,能將智慧、獨立和有趣集于一身,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王小波做到了。看完只想拍自己的大腿,感嘆:為什么這么好的文章我就寫不出來。
當時正在學習富蘭克林寫作法:就是把一篇文章里的核心關鍵詞,挑出來放在一邊,1-2周后等忘的差不多了,再嘗試著用這些詞,來復原文章。
雖然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也知道這個故事的大概,但是真正把這些核心詞復原成文章,就會發(fā)現寫出來有多難,高下立現。
從這個特殊的角度,讓我再次領略到,王小波的厲害之處。于是,我就對他如何成為作家王小波這件事情產生了興趣。看了他的雜文集之后,跟大家分享一二。
按說想了解一個作者的才華和講故事的能力,應該直接去看他的作品,也就是小說。看雜文,更多的是了解作者本人,他的觀點乃至于他的思考。
小波的原話是,雜文就是講道理,寫得好讓人看了暢快淋漓。而小說是另外一門手藝,欣賞小說首先得能欣賞虛構之美,寫小說的人要有無中生有的才能。
在王小波如何成為一個作家這條路上,他不止一次的提到過,被他稱為沒見過面的導師。也就是他喜歡的作家,還有對他影響至深的文學作品。
其中被他反復提起的就是杜拉斯的《情人》,他覺得看了這本書,就相當于了解了,現代小說藝術。
這本書的翻譯者,王道乾先生。還有《青銅騎士》的翻譯者穆旦先生,也是作者極其推崇的。
“看了他們的文字,你就會明白。文字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讀的。”
隨便翻開一本王道乾先生或者穆旦先生,翻譯的書。大聲讀出來,文字的美妙意境,就在潛移默化中流淌出來。
這里有一首穆旦先生的詩《冥想》節(jié)選,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王小波對于他們的喜愛溢于言表。在他的雜文中,不止一次的大力推薦。
但他對于自己看不上或者不喜歡的人或事,卻絕不手下留情。
我們都說同行是冤家,但是在明面上,敢于直接提名道姓批評,還是非常少的。如果對方是知名作家,這種風險就更大了。
王小波不止一次的,在文章中說到的這位同行,就是張愛玲。
他是這么說的:在那個時代,連張春橋都化名寫小說的年代,張愛玲確實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看得出她非常有寫作的才華,所以傅雷先生,曾經寫文章提醒她:小說的技巧值得注意!
“但是天知道,后來張愛玲寫的那叫什么東西。”
當時看到這里,不厚道地笑了好久。首先佩服王小波的膽子非常大,居然敢批評張愛玲,他不知道張粉有多少么?
但是打心底里,我也確實覺得王小波說出了很多讀者的感受。
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沉香屑 第一爐香》寫的確實不錯,甚至有驚艷的感覺。但是后面寫的很多東西,往往找不到這種感覺。
用王小波的原話說,她把病態(tài)當才能,在不幸中品來品去,典型的幽閉型小說。
用今天的話來講,感覺就是一個理科思維的直男,無法理解養(yǎng)在深閨中小姐們的想法,格局和視野都無法相提并論。
另一方面,當時90年代中后期,正是大批海外電影,引進中國的時候。很多人希望身為作家的他寫一些,電影文學的評論。
在這一點上,他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乃至于到了今天,我覺得也非常的適用。
他認為電影文學不等于文學藝術。很多電影也就只能說是,電影文學的存在,和真正的文學沾不上邊,更不要說“文學藝術”。
當時美國電影《廊橋遺夢》剛剛上映,非常的熱門,很多人都推薦他去看。
他在還沒看之前就說,《廊橋遺夢》之所以在美國那么受歡迎,是因為美國缺少好的文學作品。美國人沒有看好東西的習慣,所以一般的東西出來,他們就奉為瑰寶。
所以,他還沒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斷言,這也就只是一部電影文學,是沒有辦法跟文學藝術搭上邊的。最好的作品,應該讓法國人去看,因為法國人有評定的標準,他們有《情人》那部無法撼動的文學藝術作品,放在那里就是標準。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還真是為他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廊橋遺夢》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愛情經典,這部電影入選了影史一百部佳片。
而且我本人也是這部片子的死忠粉,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心里其實多少有些不服氣,所以,我專門找了《情人》的電影來對比。
雖然現在能看到的版本已經被剪得七零八落,但是里面表現出來的層次感和內涵,確實不是一般愛情片,能夠呈現出來的。
我仍然很愛《廊橋遺夢》,但是我知道,她離被稱為“藝術”還差很大一步。
電影是用視覺來打動觀眾,但是好的電影不等于好的文學作品,比如我很喜歡的《廊橋遺夢》和《阿甘正傳》,這兩部電影的小說我都有看過,真的非常一般。
但卻不影響,這兩部成為非常不錯的電影。電影和文學,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無法相提并論,也無法比較。
當天在現場,和很多朋友一起討論,更喜歡電影,還是更喜歡小說?最后發(fā)現各有各的好,不能互相替代。你在哪種藝術形式里,去享受它就好!
今天的主題是哲思,王小波沒有回答哲學的經典問題,我從哪里來?我將要去哪里?
但是他整本書里都在回答,我是誰?或者說我們是誰?他推崇人應該有獨立的思想,成為有趣的人,要具有個人價值,他的理念,他的思想,對六十七十年代的人,影響非常大。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聲音存在,今天我們才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更多人愿意發(fā)聲。
今天仿佛是一個人人都在發(fā)聲,人人都有話語權的時代,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在思考?
到了今天,他的這種言論,是否仍然有價值?留給我們共同思考吧!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