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榮辱觀,并做出“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們有必要也有義務認真地學習和貫徹黨的號召,認真學習“八榮八恥”理論,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力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
當今社會要求我們每一名大學生在掌握牢固的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有良好的修養(yǎng)和高尚的品德。很久以前人們就提出了誠實守信的原則,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這都是一條相當重要的守則,我們知道,只有在誠實和守信的條件下,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公平,只有在誠實守信的氛圍中,我們所做的一切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也只有在誠實守信的約束中,我們整個社會才能夠和平安定地發(fā)展下去。
在我們大學校園里也一直在提倡要做一名誠實守信的人,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話劇表演等等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也在以此為主題進行著,因為只有有了誠信,我們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有了誠信,人與人的相處才會公平有序;有了誠信,我們的生活才會朝著幸福、安定的方向發(fā)展。如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準則,這就向我們指明了我們應該學習的方向,要求我們要時時刻刻用誠實守信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們應當號召,做到誠實守信,維護一個和諧美滿的校園環(huán)境。
長久以來艱苦奮斗是我們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現在胡錦濤總書記也再一次提出了我們要“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口號,可見艱苦奮斗的確是一項成功的做人準則。
誠信不僅僅是個人的事,它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風氣,關系到國家甚至整個社會的風氣。如果就連朋友之間都無法講誠信,那么人與人之間也就毫無信任可言,友情也會變成一個空殼,整個世界被冷漠所籠罩。
人們似乎越來越遠離了誠信。
然而丟棄誠信,就真的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嗎?當我們丟棄了誠信而贏來金錢,我們發(fā)現這些金錢賺來了一次再賺不來第二次,沒有信譽的商人永遠無法在市場上立足;當我們丟棄了誠信而贏來了榮譽,我們會發(fā)現這些榮譽單薄得不堪一擊,還時時刺痛著我們的心靈;在虛偽的心靈的輻射下,再美的容顏也會憔悴、枯萎。沒有了誠信,我們似乎能夠得到一點,但其實呢?我們失去的更多!
誠信是一種責任,就如當年的孔子懷著一顆誠心周游列國希望“入世”,那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責任;誠信是一種理解,是真心地面對面時緊握的兩手,是風中雨中兩人共撐的一把傘……誠信永遠是最好的交際手段。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我們的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呢?
首先,鑄造誠信社會風尚,應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抓起。誠信友愛是現代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立身之本,是學生思想道德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個學校生存、發(fā)展和提高辦學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是國家的未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希望則國就有希望。現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將走向社會,他們的信用意識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我們民族的生存狀態(tài)。當代學生應該立志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而誠信乃是立志的基礎,無誠信則無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話。青少年求識欲強,可塑性強,是進行誠信教育的好時機,而且,這一時期培育起來的誠信,比較牢固,好堅持,不易蛻變,因而,我們的誠信教育必須從我們的小學生抓起,將學生的誠信教育進行到底。
其次,學校作為學生誠信教育的主陣地,要以開展誠信教育為抓手,要將誠信教育要與傳統(tǒng)美德教育相結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tǒng)美德中有關誠信內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還要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時機,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教會學生做人,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以主動適應社會發(fā)展對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師的言傳和身教是培養(yǎng)學生誠信品質的兩條重要途徑。從道德教育這個角度來說,身教的功效大大超過言傳。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中小學教職員工要帶頭講誠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有諾必踐,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誠信的作風取信于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提高公信力,做誠信的表率。同時,要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通過各項制度建設,將誠實守信落實到全體教師的教育行為上,通過獎懲機制,促進教師做到誠信治教,誠信修己,誠信育人,并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去影響學生,增強誠信教育的實效性。
最后,誠信教育走向社區(qū)、進入家庭。誠信教育要取得實效,僅僅停留在學校教育是不夠的,要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將學校誠信教育與社會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孩子的心靈本是一張潔白的紙,純真無邪,F如今孩子誠信缺失,這固然與學校教育的不到位、與社會大環(huán)境的污染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家庭則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課堂。社區(qū)是中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qū)緊密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特別是要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誠信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誠信教育,促進學生誠信素養(yǎng)的提高。
“守信受益,失信受損”的道理要讓孩子們牢記于心!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
關于誠信演講稿_守信受益,失信受損》由互聯(lián)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taixiivf.com/gongwen/39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