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學年度政治課堂德育教育總結
政治課堂德育教育總結
劉軍影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兩個班的政治教育教學任務,思想政治課
本身就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德育教育的任務,初三政治不同于初一初二的課堂,初三的教學內容更接近政治生活,針對本學期教材的內容特點我重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
例如:在《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一節(jié)課中,首先讓學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地位,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個民族要生存好發(fā)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質,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yè),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學生知道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讓學生知道民族精神的內涵,民族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愛好和平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是統(tǒng)一的,它主要表現為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祖國的統(tǒng)一,把個人的理想和事業(yè)融匯于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第二部分讓學生學習民族精神的作用。中華民族曾歷經無數考驗,面臨種種巨大的災害,包括自然災害好外敵入侵。但是,它們都沒有動搖中華民族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和決心。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在艱難困苦面前退縮、屈服過、沉淪過,而是知難而進、百折不撓斌最終在挫折中奮起。其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zhàn)勝困難與強敵的不竭力量之源。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學生知道民族精神作用。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但性質是一樣的。
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對民族精神有了全面的了解,深刻體會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培養(yǎng)其愛國主義思想,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這一精神。發(fā)揮政治課堂的作用。
擴展閱讀:201*——201*學年第二學期政治學科德育滲透總結
201*201*學年第二學期政治學科德育滲透總結
一、指導思想: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養(yǎng)在于教育,德育則是教育的首位。鄧小平曾指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失誤在于教育。一針見血,擊中要害,因此,我國要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培養(yǎng)“四有”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接班人和勞動者,全面加強德育教育勢在必行。作為基礎學科的政治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二、培養(yǎng)目標:
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針對學生的德育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德育教育。因此在政治學科的教學中,必須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以期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政治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fā)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
(四)、利用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活動課和主題活動。
在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德育,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在學生純潔無瑕的心田里,種下美好的種子,必能開出絢麗的花朵。這種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是其它德育方法無法代替的。因此,做為一名政治教師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201*學年度政治課堂德育教育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201*學年度政治課堂德育教育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