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數(shù)學組教研工作總結
數(shù)學三組工作總結
完全中學賈志宏
本學期我們數(shù)學教三組沒有金燦燦的獎牌,也沒有耀眼的光環(huán),有的是我
們全組老師們的辛勤付出,默默耕耘。王芳老師雖然懷有身孕,身體很不舒服,但是依然堅持在三尺講臺上。身為班主任的賀愛華老師更是早出晚歸,一心撲在工作上。郭莉芝和李霞老師的踏實、勤奮、實干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下面我就說說我們教研組本學期都做了哪些工作:
一、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業(yè)務,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
我們知道,新課標的推出,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與改革同步。本學期我們強化學習與思考。為了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理論水平,以自我學習、學校的專題學習、校本培訓講座等形式,加大了學習的力度。先后學習了《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等方面的教材分析、怎樣輔導差下生、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等方面的文章。從而不斷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發(fā)展。第一輪校本教研即準備溫嶺市小學數(shù)學教研會的上課內容,四位上課教師與教研組全體成員一起,共同備課,共同研究,其中上課教師進行四度教學設計,有一次經(jīng)教研室王正玉老師親臨指導修改,最后一次的公開課上得很成功,
二、立足課堂,強化研究,努力提高教學技藝。
這學期,在原有的基礎上,我們繼續(xù)立足于課堂的研究,積極主動地參加了各種公開課等活動。
這學期我們堅持開展“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上公開課、交流反思”活動,并把這個活動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本學期,賀愛華老師的公開課《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賈志宏老師的課題匯報課《組合圖形的面積》受到領導和同行的一致好評,這與教研組內合作分不開。可以說只有善學才能善研,只有善研才能善教。
總之,不管是家常課還是研討課還是公開課,我們一直堅持開展“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上公開課、交流反思”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來研究,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研能力。
三、加強反思行為,提升教學經(jīng)驗。這學期,老師們不僅在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改,也重視教學行為,教學思想的反思,對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突出表現(xiàn)在:
1、問題意識逐漸增強。能善于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能在每周二的教研組活動時,提出來大家一同討論。
2、過程意識逐漸增強。將教研活動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深入進去,將學習、反思、體會等及時進行總結,記錄在校本培訓冊上。
不過我們組在反思這方面比較薄弱,反思的自覺性、意識還不強。雖然,這學期我們做了不少的工作和努力,而且每一次的活動都實實在在,認認真真,但問題依然存在:
1、我們學習了大量的業(yè)務筆記,但“學以致用“性不強。2、有些教研研討中,大家交流互動的科研氛圍不濃。
如何有效的調動大家參與的熱情?我們一直在尋求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研這片沃土中,我們期待著通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帶動數(shù)學
與教學的協(xié)調發(fā)展,努力探索提高數(shù)學教研的質量。
擴展閱讀:高段數(shù)學組教研工作總結
高段數(shù)學組教研工作總結
(201*201*學年第一學期)
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可以說緊張|、充實、有序而頗有收獲。本學期的教研工作,圍繞校教科研興校務計劃,響應“科研興校”的號召,以素質教育為本,確立了“貼緊、貼近、貼實”的活動內容。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協(xié)作,把教研工作搞的有聲有色。下面我從“學習、研究、反思”這三方面進行匯報:
一、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業(yè)務,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
我們知道,新課標的推出,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與改革同步。本學期我們以備課組為單位,強化學習與思考!叭绾闻囵B(yǎng)學生的檢查習慣?”這是四年級這學期的研究專題;“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這是六年級這學期的研究專題;“新課程如何聽課評課?”這是五年級這學期的研究專題。為了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理論水平,在自修的基礎上,結合專題學習,校本培訓講座等形式,加大了學習的力度。人均記寫了3萬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在第3周安排對“課堂教學的研討”,每人撰寫了聽課札記12份,在第13周安排了“教案作業(yè)展評交流”體會12份,第17周安排了“讀書心得交流”,完成體會12份,通過讀書活動,使讀書成為自覺的行為,成為美德,積淀了老師們的文化底蘊。這學期,大家積極參與了上課、聽課、研課的學習研究中,從多方面、多渠道尋找了教學中的共性,人均聽課30余節(jié),最多46節(jié),最少23節(jié),撰寫了36份體會?梢哉f只有善學才能善研,只有善研才能善教。
二、立足課堂,強化研究,努力提高教學技藝。
這學期,在原有的基礎上,我們繼續(xù)立足于課堂的研究,積極主動地參加了各種賽課、獻課等活動。
開學初,根據(jù)本組實際情況,確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內容及四次專題每一位老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與研究者,全面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四次專題我們堅持開展“研課、作課、說課、聽課、評課、反思”活動,并把這個活動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本學期,我們圍繞縣級課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繼續(xù)開展了專題研討。第7周我們對“十一五”課題開展了驗證研究,,以“滾動焊接式”校本教研為抓手,郭雯老師執(zhí)教了《倒數(shù)的認識》,由秦新玲老師針對此課作了關于“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的專題學習的解讀,研討會上,老師們發(fā)表了自己的教學設想、聽課感受并驗證了課題取得的成果:1、教師已能篩選合適的探究教學內容。2、經(jīng)過課題的研究,教師的教育觀、學生觀、評價觀轉變明顯。3、學生在課題的研究中,已養(yǎng)成了探究學習的一些基本能力。呈現(xiàn)出互動交流的濃濃科研氛圍。在第8周高菊梅老師執(zhí)教了“約分”一課,并結合專題“新課程如何聽課評課?”進行了研討。通過活動,使老師們懂得了要使評課恰如其分,必須收集好第一手資料,即課堂紀實,從“知識、能力、教法”這幾方面進行評價;同時,在第12周開展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檢查習慣?”這一專題,賀曉燕老師執(zhí)教了“時間、路程與速度”,在課堂中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檢查習慣?梢哉f一個有良好學習習慣的班級,老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才能學的積極。另外,在第16
周參與了低段數(shù)學組的專題研討“生活中的數(shù)學”,也收獲了不少;并在第17周“青年教師賽教”中,我們一塊參與了課堂的相互學習和研究。
總之,不管是家常課還是研討課、賽教課,我們一直堅持開展“研課、作課、說課、聽課、評課、反思”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來研究,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師的科研能力。
三、加強反思行為,提升教學經(jīng)驗。
這學期,老師們不僅在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改,也重視教學行為,教學思想的反思,對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突出表現(xiàn)在:
1、問題意識逐漸增強。能善于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備課組的4個小主題,都是在平時教學工作中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2、過程意識逐漸增強。將教研活動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深入進去,將學習研究反思等體會及時進行總結,共計78份,可以說8次的教研活動都言之有物。
3、成果意識逐漸增強。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注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才促成今天的成果。
不過我們組在反思這方面比較薄弱,反思的自覺性、意識還不強。雖然,這學期我們做了不少的工作和努力,而且每一次的活動都實實在在,認認真真,但問題依然存在:
1、我們學習了大量的業(yè)務筆記,但“學以致用“性不強。2、有些教研研討中,大家交流互動的科研氛圍不濃,如何有效的調動大家參與的熱情?我們一直在尋求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研這片沃土中,我們期待著通過課堂教學得主渠道,帶動數(shù)學與教學的協(xié)調發(fā)展,努力探索提高數(shù)學教研的質量。。
201*.1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段數(shù)學組教研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段數(shù)學組教研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