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調研總結報告
調查時間:201*年7月20日8月10日
村級卷
一、土地現狀及利用情況
8、農地的減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其中自然原因主要
是由自然災害(水旱災害)導致的,人為原因以城鎮(zhèn)建設用地(城鎮(zhèn)郊區(qū)村落尤為明顯)和工礦用地(主要是煤礦占地,煤礦所在村和周邊村落較明顯)占用耕地為主,,同時也有少量村民建房占地所致。與農戶卷第7題相似
9、農民最關注的農業(yè)效益問題是影響農業(yè)生產積極性的關鍵因
素,具體表現在:農業(yè)生產收益的高低、生產成本的大小、農產品價格波動大小以及務工收入與務農收入的差異。農戶卷10
二、水旱災害情況
1013、水旱災害發(fā)生的頻率因村而異,在地勢較高的東村、云
西村、南莊村旱災發(fā)生頻率較高,多為兩三年一次(其原因在于水利設施落后不能滿足旱季農業(yè)用水,而認為的過度開發(fā)也使水資源大量流失)水災發(fā)生頻率為五年以上一次;地域地勢較低排水不暢、植被破壞嚴重、局部氣候異常的張壁村,其水災發(fā)生頻率要比旱災高。14、
15、所調查村的災后重建工作做的基本能滿足村民需要,包括了
補貼農戶損失,進行農地復耕工作,但缺少一些像防災減災技術培訓、水利設施修建補建等長遠性的設施。農戶卷1616、目前在應對水旱災害上面臨的問題較多,主要是由于資金和
人力投入不足,造成了水利系統(tǒng)老化失修以及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三、農田水利情況
1720、總體來說接受調查的村莊水利設施均較為短缺,主要依
靠天然水塘水池以及修建的水壩,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障壁村水利設施較為完善已初具規(guī)模,基本能滿足農戶用水需要,但其他三個村子,水資源相對短缺,水利基礎設施數量少,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雨水和少量的水塘水庫。農戶卷1821、水利基礎設施的修建采用政府和村民按一定比例出資興建,
政府補貼和村民出資相結合的方式。農戶卷22
22、大多數村干部在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和維護上表示基本滿意,
但也意識到了本村農田水利所面臨的困難和瓶頸。農戶卷2323、大部分村子已配備了上級政府下派的水利基礎設施技術人員
或駐村干部。
24、所調查的村莊在水利設施的管護方式上多采用村組集體負責
以及一些不定期的檢查維修。
25、四個村子都已制定了有關水利設施的法規(guī)性制度文件,并依
制度規(guī)范這方面的工作。26、
擴展閱讀:農村水利設施調查報告
農村水利設施調查報告
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搞好農村水利建設,不僅有助于農村抗旱救災和防洪,而且有利于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此,在安岳縣水務局的配合下,就農村稅費改革后,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下,在總結以前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就如何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和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安岳縣水利設施建設的概況
水利設施主要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灌工程。截止201*年7月全縣共建成水利工程共計1350處,其中、裥退畮7座,、蛐退畮17座,石河堰75處,灌溉小水池1323個,水渠327條(共計978.85公里),提灌站166處,其他4處?傆嬓、引、提水量為39777萬m3。其中今年維修引水渠64條224.5公里,安裝輸水管網29條68.4公里,作業(yè)便道23條38.8公里,維修小水池39口。
全縣水利設施總灌溉面積為17.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為15.7萬畝,占農田總面積的70%。
二、安岳縣水利設施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利設施大多在野外,因此水利設施有被偷盜、毀壞的現象發(fā)生,部分井不能夠正常使用,甚至不能使用。
2.眾多小型水庫的泄洪洞堵塞,下游閘門、涵洞損壞。
3.小水池、渠道於塞嚴重。水池和渠道中淤泥堆積、雜草叢生,部分地方坍塌,以致不能起到蓄水引水的作用。
4.現在農村澆地絕大多數還是大水漫灌。這既不利于作物生長同時也極大的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
5.部分水利工程標準低、質量差、隱患多。
6.水費征收困難,水利工程效益逐年下降,運行管理經費嚴重不足。
7.水利管理部門人員在編不在崗的情況較為普遍。全縣鎮(zhèn)鄉(xiāng)在編水利管理部門人員有147名,而在水利工作崗位上的人員只有25名,造成管理及技術力量嚴重不足。
8.部分地區(qū)水利設施缺乏,甚至還處于靠天吃飯的境地。
三、安岳縣水利設施建設主要問題分析1.部分人員認識不夠,為了一己之利而破壞、偷盜水利設施。另外相關人員宣傳不夠,沒能讓群眾認識到水利設施的重要性。
2.管理不完善。在水利設施的管理上責權利不明確,造成了需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惜水,形成工程所有者管不了,使用者又不管的局面。人員在職不在崗,以及資金的缺乏,造成了泄洪洞堵塞,下游閘門、涵洞損壞。
3.群眾只圖自己一時方便,隨意丟棄廢舊物品、柴草堵塞了渠道。同時村一級缺乏管理,對群眾的這些行為視而不見,進而使群眾的違規(guī)行為得不到更正。
4.限于知識水平和技術的不足,以及投資較大農民負擔不起,導致農民無法使用噴灌、滴灌等先進水利設備,加之群眾缺乏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勞動力大量外出,翻犁稻田時圖簡單,草草了事,不注重稻田保水效果。據測算,我縣正常年景每畝稻田需用水200--250立方米,而實際上我縣灌溉定額為450立方米/畝,仍不能滿足群眾需求,水資源浪費很大。
5.地方水利工程大多是由農民群眾投工投勞建設,受技術、資金限制,配套工程不完善,工程完好率低,使用效益達不到設計要求。設施年久失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保險加固工作任務艱巨。
6.農民群眾有償用水意識淡薄,特別是取消農業(yè)稅之后,水費收繳更加困難。全縣在農業(yè)稅未減免前可征收水費近100萬元,農業(yè)稅減免后只能征收二十來萬元,并且征收的難度一年比一年大。小型水利工程的水費收取更加困難,幾乎收不到。水管人員的報酬、水利設施的養(yǎng)護資金無法保證,導致水利設施養(yǎng)護不到位,損壞嚴重,效益低下。
7.水利工程管理滯后。我縣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水利管理站到目前還是一個差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人員的工資都沒法保證,一部分人不得不另謀生計,沒法集中精力擔負起對一個鄉(xiāng)的水利事業(yè)的管理工作。在調查中,鄉(xiāng)里水利站的職工們對此反映相當強烈,他們說一方面他們的責任重大,防訊、抗旱等工作紀律要求非常嚴格,一方面他們又要考慮自己的生計,于是只好在每年的防訊、抗旱等非常時期來堅守崗位,平時就為了自己的生計另謀他業(yè),對于常規(guī)的管理根本就顧不上了。
8.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的規(guī)劃工作,縣水利部門的同志介紹,各地對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認識不高,重視不夠,而且基本上沒安排規(guī)劃資金,而中央和省里則非常重視這一工作;同時我區(qū)水利建設規(guī)劃主要是一些具體工程的建設計劃,差不多是一個走一步看一步的概念,至于要實現一個什么樣的灌溉水平、生態(tài)水平還不具體,對實現這些工程的資金如何落實也缺少可行的辦法。四、對安岳縣水利設施建設的建議
1.建立宣傳“水危機”意識,由于在集體經濟時代形成的“大鍋水”意識,加之過去的水資源短缺尚不十分明顯,也知道有過因水而引發(fā)的戰(zhàn)爭,但群眾總認為,那樣的情況還很遠,可是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年年不同程度的春旱、秋旱;河流水位的下降;大量增加對地下水的開采;用水成本的不斷攀升,這一切已不是一個個單獨的事件了,而是在向我們表明這樣一個事實:“水危機”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為此,“保護母親河”、“保護水環(huán)境”、“節(jié)約用水”、“水是商品”等概念已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而要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行動,而要溶入具體的工作,而要政府拿出一套能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2.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農村水利建設投入機制,應廣辟投資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農民投入為輔、其他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一是繼續(xù)積極爭取中央和省財政的資金。二是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可從預算中安排一部分資金,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對農戶投工投勞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予以補助。三是制定比招商引資更優(yōu)惠的政策,以經營權換資金。對小型水利工程,明晰所有權,搞活經營權,鼓勵民間資金投入農村水利工程整治。四是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配套建設水利設施。
3.要以村為單位,編制好未來一段時期的水利建設規(guī)劃。各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立足于長遠,從根本上解決水問題的立場出發(fā),綜合考慮生產、生活、生態(tài)、防汛、抗旱諸多因素,鎮(zhèn)、鄉(xiāng)兩級在各村規(guī)劃的基礎上,選擇上報國家、省一級的項目,調整鎮(zhèn)、鄉(xiāng)的建設規(guī)劃。
4.要積極探索水利產權制度的改革。通過試點摸索出小水利工程產權改革經驗。按照外地的經驗,通過明晰產權,改變單一的產權制度,采用承包、特許經營、租賃、拍賣等方式,盤活工程存量資產,以工程經營權、所有權置換資金,用于反哺水利工程的再建設與管理,走出一條以存量置換增量、賣舊建新,良性運行,滾動發(fā)展的水利發(fā)展之路。
5.強化宣傳、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和教育,切實增強農民群眾是建設管理中的主體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危機意識和節(jié)約意識,增強農民自覺交納水費的主動性,調動他們參與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大力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鼓勵農民主動參與用水管理,促進農民自覺科學灌水,節(jié)約用水。使供水結構趨于合理,達到節(jié)水增產和增加水管部門自身效益的目的。
6.加強監(jiān)管,嚴格質量標準?h水利部門要強化農村水利設施建設質量監(jiān)管的主體責任,認真履行質量監(jiān)督職能,督促各工程建設業(yè)主嚴格基建程序,規(guī)范建設行為,嚴格落實項目建設“五制”,進一步完善質量監(jiān)控管理體系,加強工程建設的全程技術指導、物資器材質量源頭監(jiān)管和工程建設質量全程監(jiān)管,確保建設一處,合格一處,驗收一處,發(fā)揮效益一處。
7.村委會是水利建設重要的組織保證。有些地方在償試水利建、管、用組織保證時,發(fā)展了一批農戶用水協會,這一組織旨在將一項工程的受益農戶以協會的形式組織起來,行使對這一工程的產權,但實踐中,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質,即便是一個受益戶不加入協會,協會也很難阻止其在工程上的受益,即通常所說的“搭便車”行為很難以農戶用水協會這一形式加以阻止,而一個農戶的“搭便車”行為很容易帶動10個乃至更多的農戶“搭便車”,加上協會這一組織本身的松散性,這一組織形式就很難起到其預想的作用。因此要通過村級組織,以村為單位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管理全村的水利工程,使全村農戶受益。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農村水利調研總結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農村水利調研總結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