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層進萬家心得體會
關于“下基層、進萬家”活動的心得體會
副鎮(zhèn)長xxx
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情暖萬家、共促和諧”主題,我鎮(zhèn)深入開展新一輪“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通過此次走訪,給我的觸動很大,感受頗豐。
我聯(lián)系的困難群眾是榆樹村五組村民孫義海,今年46歲,半身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居住在別人家閑置房中,全家老小都在為240元房租費發(fā)愁,通過走訪,了解情況后,我與民政部門溝通聯(lián)系,201*年被鎮(zhèn)政府確定為低保戶,每季度375元,勉強維持生活。再次來到他家,我給他400元,為他家送去的米、面、油等等生活用品,從他家出來的路上我想為他家做的這些事都只是解他一時之需,必須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何從扶貧變脫貧呢?經過詳細詢問和交談,目前首要解決的是居住無定所問題,我想方設法為他家籌建新房,但僅僅靠我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再次與民政部門溝通,確定孫鳳義家的條件是否符合建房條件,我想如果不符合條件,我繼續(xù)無償為他家交房租。
在走訪活動他們熱情的和我們交流,拉家常,說感受,談困難,贊揚黨的政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從他們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動力。為進一步推進“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我個人覺得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對群眾懷有真情實感。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國家主人的觀念。任何時候都不可忘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背離
了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利益,黨的執(zhí)政地位就很難得到保證。為此,我們必須始終牢記:同群眾的感情問題,是一個“本”、“源”的問題,更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作為黨員干部,尤其要有“居安思!钡膽n患意識,真正意識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群眾工作是各項工作的源頭活水,切實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
其次要敢于直面群眾最關心的難題。這里既有一個態(tài)度的問題,也包含一個行動的問題。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我們絕對不能漠視,也絕對不能回避,這是態(tài)度問題。解決問題就關乎行動,就要切中要害。行動之中,體現領導水平,體現管理能力,也是贏得群眾、贏得民心的關鍵。直面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要求我們要有勇氣面對質疑,有能力應對難題,敢于處理問題,敢于承擔責任,在態(tài)度上不消極,在行動中有成效。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強化宗旨意識、群眾觀念,真正“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盼、辦群眾所需”,滿腔熱情地為人民群眾解難事、干實事、辦好事,以扎實的作風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第三要靠“腦”為群眾解決最關注的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縱深發(fā)展,許多深層次矛盾日益凸現,許多群眾的生活還很困難。這就需要黨員干部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幫助困難群眾,不能簡單地采取施舍式的方式,送錢送物了事,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像搞研究發(fā)明那樣破解致富難題。這就需要黨員干部充分發(fā)揮自身知識、經驗等優(yōu)勢,用聰明的大腦去思考、去謀劃,去找尋最經濟實惠、最具長效性的脫貧致富路子,幫助群眾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手把手地教會群眾一步一步抓好落實,在“腦”里增
進與群眾的魚水真情。切實從人民群眾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抓起,從人民群眾反映最不滿意的問題改起,從人民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做起,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第四要靠“話家!笔綖槊駛鞑ブ赂恍畔。黨員干部走進基層、融入群眾,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話要說,這需要黨員干部多動嘴。積極向孫鳳義要宣傳黨的富民、惠民政策。對掌握不準、理解不透的耐心講解,我深知宣傳黨的富民、惠民政策是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黨員干部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稍加留心就能獲取很多有利于群眾致富的信息。要與群眾“話家!笔降膫魇趯嵱眉夹g。基層群眾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掌握致富技術的能力較弱,最缺的往往也是技術,我們黨員干部下基層應充分發(fā)揮知識優(yōu)勢,主動向基層群眾親傳口授他們所需要的各種實用技術,幫助基層群眾提高科學致富的本領。如肉雞、肉豬等養(yǎng)殖項目,引導困難群眾走上致富增收之路,同時,黨員干部下基層要時刻注意宣傳黨的方針、法律法規(guī)、市場經濟知識、先進文化等,還要為群眾解答各種疑難問題,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維護好基層穩(wěn)定,運用“話家常”的方式進一步深化干部與群眾的魚水真情。
擴展閱讀:“黨政機關下基層 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走訪困難群眾心得
“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
走訪困難群眾心得體會
我區(qū)開展的“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旨在進一步改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11月21日,根據活動方案和安排,我來到下馬塘社區(qū),與聯(lián)系對象進行了第一次走訪對接。我的幫扶對象名叫溫淑芹,家住下馬塘鎮(zhèn)愛國村,今年70歲,當我走進這戶人家,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院落非常整潔,可以感覺到這是一戶很勤勞的人家。當我說明來意后,老人非常高興,熱情的把我請到屋里。通過聊天,我了解到老人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成家在外,她現在與患有智障的兒子一起生活,老人的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只是稍有視力,生活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盡管這樣,老人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非常樂觀,簡陋的屋子讓老人打掃的非常整潔,我把老人的聯(lián)系方式留了下來,以便于今后的幫扶和聯(lián)系,決定從解決老人需要的實際困難做起,盡自己的所能為老人家服務。這次的走訪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很多的問題,心里更有了很深的感觸。從老人身上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啟示,我們這代年輕人,大部分沒有品嘗過貧苦和曲折,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通過這次走訪,讓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老人的生活雖然過的非常艱苦,卻自強自立,與其說是我在幫扶,不如
說老人也在另一方面教育幫助了我。一個生活上有這么多困難的老人,心中卻充滿了陽光。她不因自身的殘疾感到自卑,不因生活的困難感到悲觀,而是更積極樂觀的生活。生活的困苦并沒有讓她低頭,她在逆境困難中依然是快樂的生活。而我們呢?有時會因為工作上、生活上的一點點困難、挫折而灰心喪氣,甚至放棄,這是否不應該呢?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應該時刻都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作為一名黨員,這次的“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真的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次活動使我真正了解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所肩負的責任,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不只是一個口號,應該落到實處,我們應該多去慰問這些困難群眾,讓她們感受到我們的愛,也許她們需要的并不是物質上的慰問,而是社會上的關愛。
我覺得“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是改善干群關系、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有效載體活動。只要我們真正帶著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轉變作風,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就會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會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就會鞏固黨的執(zhí)政之基,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下基層進萬家心得體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下基層進萬家心得體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