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必修一前三章核心知識總結
必修一核心知識點歸納(前三章)
第一章
1、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①粗鹽提純(過濾、蒸發(fā)結晶實驗儀器及其注意事項)②SO4、Cl的檢驗(具體操作順序)
③實驗室制蒸餾水(裝置圖及有關實驗儀器名稱)注意事項:
a、裝液不能超過1/3b、放碎瓷片防止暴沸
c、溫度計的水銀球位于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d、冷凝管中的冷水從下口進上口出e、做蒸餾實驗之前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④萃取和分液(萃取劑的選擇)注意事項: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檢漏b、分液時漏斗頸要緊靠燒杯內(nèi)壁
c、分液時,放出液體之前要先打開上口的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d、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上吐下瀉)化學計算
1、(十字架公式)
2、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的含義及計算公式:n=N/NA;n=m/M;c=n/V溶液;n=V/Vm(氣體)同溫同壓下:
V1V22-
-=n1n2=
N1N2(氣體)
稀釋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C濃V濃==C稀V稀
4、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重點過關)(1)所用實驗儀器(2)實驗步驟(3)實驗誤差分析第二章
1、物質分類的方法
2、膠體的定義;膠體的丁達爾效應區(qū)分膠體和溶液常用的物理方法3、酸、堿、鹽、氧化物的基本反應規(guī)律:①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②酸和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鹽和水;③堿和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鹽和水4、從電離的角度定義酸、堿、鹽5、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1)電解質的概念:(會判斷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2)常見的電解質、常見的非電解質(3)物質導電原因分析
強電解質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書寫時用等號連接;如:HCl==H++Cl-..弱電解質不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書寫時用可逆符號連接;....
-+
如CH3COOHCH3COO+H6、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要求:(關鍵在于改寫方面)..
考試題型: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及書寫
可溶的強電解質(即強酸、強堿和可溶鹽)要求改寫,其他的物質不用改寫7、離子反應能夠發(fā)生的條件:(主要考試題型有離子共存的判斷)
①生成氣體(如:H+和CO32-、H+和SO32-、H+和HCO3-、H+和HSO3-等不能共存)②生成沉淀
如:Ca和CO3、SO3等不能共存Ba2+和CO32-、SO32-、SO42-等不能共存
Ag和Cl、Br、I等不能共存
Mg2+、Cu2+、Fe2+、Fe3+、Al3+等和OH-不能共存Cu2+、Fe2+、Ag+和S2-不能共存-
③生成水或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水)如:H+和CH3COO-
NH4+和OH-不能共存
HCO3-和OH-不能共存
8、氧化還原反應:氧化性和還原性、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概念;能判斷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公式要熟練)
①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該物質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生成了氧化產(chǎn)物;
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該物質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發(fā)生了還原反應,生
成了還原產(chǎn)物。
②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③會用雙線橋法表示氧化還原反應
+---2+2-2-
-第三章
鈉及其化合物
1、典型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鈉為例)
鈉的物理性質:鈉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密度比水小,熔點低,很軟,銀白色金屬光澤。鈉的化學性質:①4Na+O2=2Na2O(白色)
2Na+O2===Na2O2(淺黃色)
②2Na+2H2O=2NaOH+H2↑(實驗現(xiàn)象及其對應的原因)2Na+2H2O=2Na++2OH-+H2↑
2、鈉的幾種化合物(NaOH、Na2O2、Na2CO3、NaHCO3)的性質和用途①NaOH具有堿的通性:
a、能使指示劑變色;b、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c、和某些鹽(如CuSO4)反應生成沉淀;d、和酸性氧化物(如CO2)反應生成鹽和水②Na2O2的性質:(用途要注意)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③Na2CO3的性質:(注意兩種鈉鹽的相互轉化)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CO32-+Ca2+=CaCO3↓)④NaHCO3的性質:
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CO2↑)
2NaHCO3(固體)==Na2CO3+H2O+CO2↑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涉及到量的變化導致產(chǎn)物不一樣)(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鋁及其化合物(注意鋁三角變化的有關化學方程式及其對應的離子方程)1、鋁的化學性質
2Al+6H==2Al+3H2↑
2Al+2OH-+2H2O==2AlO2-+3H2↑2、氧化鋁的化學性質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
++-點燃
3+(Al2O3+2OH==2AlO2+H2O)(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3、氫氧化鋁的性質氫氧化鋁的制。
Al3++3NH3H2O==Al(OH)3↓+3NH4+(由于氫氧化鋁會跟強堿反應,所以在制取氫氧化鋁時用弱堿NH3H2O制取比較好)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
4、明礬(十二水合硫酸鋁鉀)(鐵鹽凈水能力類似明礬)KAl(SO4)212H2O
KAl(SO4)2==K++Al3++2SO42-
由于Al3+與水反應產(chǎn)生膠狀的Al(OH)3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吸附水里的雜質,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礬常用作凈水劑。
鐵及其化合物(注意鐵三角的化學方程式及其離子方程式)強調(diào)Fe2+和Fe3+離子的檢驗1、鐵與非金屬的反應(注意鐵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點燃
----
2Fe+3Cl2====2FeCl3
點燃
3Fe+2O2====Fe3O4Fe+S===FeS2、鐵與水蒸氣反應:
3Fe+4H2O(g)===Fe3O4+4H2↑(實驗圖)③鐵與酸反應:Fe+2H+==Fe2++H2↑④鐵與鹽溶液反應:Fe+Cu2+==Fe2++CuFe+2Fe==3Fe
Cu+2Fe=2Fe+Cu(很重要的反應式)
⑤Fe(OH)2的制備及其性質4Fe(OH)2+2H2O+O2=4Fe(O)3(很重要的一個實驗)3、合金的概念及性質(常見的幾種合金及其組成)
3+
2+
2+
3+
2+
擴展閱讀:化學必修1第二章基本知識總結
化學必修一基礎知識總結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jié)物質的分類
一、物質分類的方法1、交叉分類法:2、樹狀分類法:二、分散系及其分類
1、分散系: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做
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起容納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2、分散系的分類
①按照分散質或分散劑所處的狀態(tài),可分為9種分散系。(參照課本第26頁圖2-4)②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3、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分散系外觀實例分溶液均一、透明食鹽水糖水CuSO4溶液<1nm離子、分子膠體均一、透明Fe(OH)3膠體淀粉液體墨水1~100nm多分子集合體或有機高分子濁液不均一、不透明泥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100nm巨大數(shù)目的分子集合體直徑組成能否透過濾紙能否透過半透膜穩(wěn)定性散質粒子三、膠體的概念及性質1、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2、膠體的性質①丁達爾現(xiàn)象:當一束可見光通過膠體時,可以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條光亮的“通
路”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形成的,叫做丁達爾現(xiàn)象。應用:利用膠體的丁達爾現(xiàn)象可以區(qū)別溶液與膠體。
②電泳:由于膠粒帶有電荷,所以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粒就會向某一極(陰極或陽
極)做定向移動。這種運動現(xiàn)象叫做電泳。
應用:冶金廠的大量煙塵可用高壓電除去,就是利用了膠體電泳的這一性質。
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2、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3、電離: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的過程叫做電離。4、電離方程式:用化學符號來表示電解質電離的式子叫做電離方程式。
【請你動手做一做】寫出HNO3H2SO4HClNaOHBa(OH)2KOHKClNa2CO3NaHCO3K2SO4KHSO4的電離方程式5、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①酸: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1②堿: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
③鹽:電離出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請你做一做】1、下列狀態(tài)的物質,既能導電又屬于電解質的是()
A、MgCl2晶體B、NaCl溶液C、液態(tài)HClD、熔融的NaOH
2、下列物質:Fe、O2、Na2SO4固體、乙醇、HNO3、干冰、熟石灰、生石灰、CH4、NH3,其中,①是電解質,②是非電解質,③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3、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Ba(OH)2====Ba2++(OH)2-B、Na2SO4====Na2++SO42-
C、NaHCO3===Na++H++CO32-D、NaHSO4====Na++H++SO42-二、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
1、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或離子生成的反應叫做離子反應。
2、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有氣體、沉淀、水中的一種生成,這個離子反應就能發(fā)生。3、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就叫做離子方程式。4、離子方程式的書寫:{H2SO4和Ba(OH)2為例來復習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步驟}①寫:根據(jù)事實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②拆:將可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的形式;所有的氧化物、NH3和H2O以及難
溶的物質仍舊寫成化學式的形式。③刪:將等號兩邊相同的離子刪去
④查:利用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檢查并整理離子方程式且各項系數(shù)為最簡比
【小case,我會做】請按照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進行書寫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⑴硫酸銅與氫氧化鈉的反應⑵稀鹽酸與氫氧化鋇的反應
⑶稀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⑷稀硫酸與碳酸鈉的反應
⑸硫酸銅與鐵單質的反應⑹稀硫酸與氫氧化鋇的反應
第三節(jié)氧化還原反應
一、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就叫做氧化還原反應。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有化合價的升降
3、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有電子的轉移或者電子對的偏移
4、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化合價升高的總數(shù)=失電子總數(shù)=化合價降低總數(shù)=得電子總數(shù)5、氧化劑: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或得到電子的物質)叫做氧化劑(什么是還原產(chǎn)物呢?)常見的氧化劑有:O2、Cl2、濃硫酸、HNO3、KMnO4、FeCl3等
還原劑:化合價升高的物質(或失去電子的物質)叫做還原劑(什么是氧化產(chǎn)物呢?)常見的還原劑有:活潑的金屬單質如Al、Zn、Fe,以及C、H2、CO等
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參見優(yōu)化方案第41頁的圖示關系)三、用雙線橋表示氧化還原反應{請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升(化合價升高)、失(失去電子)、氧(被氧化或者是發(fā)生氧化反應)、還(作還原劑)”}
2-
3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化學必修一前三章核心知識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化學必修一前三章核心知識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