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包含培養(yǎng)一個嬰孩成為一個智慧成人的所有步驟和過程。其首要目的是要傳授那些有益于獲得其他認識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主要包括能力的培養(yǎng)與知識的傳遞。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和思考者,學會學習。
在教學七律中,主要從教導者、學習者、教學過程及后續(xù)來分析了七大定律:教學定律、教師定律、學習者定律、語言使用定律、課程定律、教學過程定律、學習過程定律以及復習定律。
這一切的定律都是為了幫助教導者如何更好的明白學生的需求,教學的目的。通過遵行這些定律將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幫助教導者更多的享受教學過程。
教學定律中主要闡明了教學的本質,即:知識的交流。通過將教導者頭腦中的圖像描繪在另一個人的腦海中,讓學生明白教師所知道且渴望交流的真理,并隨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解。
不是傳送,而是幫助學生的頭腦中再生出同樣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導者要在各個要素皆已具備的條件下進行教學。而每個因素都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和特征,了解并熟練掌握這些規(guī)律將給我們帶來許多益處。
在教師定律中,教師理應熟知他所傳授的知識并能夠通過各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舉例、解釋和說明。這需要教師能夠切身感受并清晰理解教學內容。才能夠游刃有余的在課堂中帶領孩子去享受知識。
但是這一切的基礎源于教師看到異象并發(fā)現(xiàn)真理而火熱的心,這將迫使我們去講述和教導。內心的渴望和異象的催逼將調動教導者的全人全心,使祂愿意并樂意投注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遵行這些教學規(guī)律,并為異象中的人群作出許多的改變。這也是一個教導者最基本的素養(yǎng)。
學習者定律告訴我們如何讓學習者成為真正的學習者,最重要的是調動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并讓他們學會自我思考。
有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何學生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感到如此枯燥無味,痛苦不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導者所傳授的內容太過乏味,使人味如嚼蠟無法下咽。
此外加上強迫式的注意集中,只能夠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之下的學生不適合教學,因為他們并未預備好受教的心。所以,教導者應當使用各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點,幫助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期待和渴求,并集中一切注意力做好受教的預備。
語言使用定律告訴我們,教導者與學習者的共同語言才能夠成為讓思想進行交流的媒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學生所熟知的語言,才能讓孩子理解教導者所要表達的信息。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其獨特的語言結構和思維方式,教學主體是學習者,所以教導者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盡可能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他不完全了解的東西,并將模糊的、碎片化的思想和觀念組織成恰當?shù)谋磉_。
在課程定律中,告訴教導者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教授中,要用已知的真理來解釋未知的真理,幫助學生建立整體與聯(lián)系的觀念。
一切未知事物必然包含在已知事實之中,聯(lián)系的存在能夠在未知與已知之前筑起能夠讓學生通往的橋梁。
教學過程定律和學習過程定律要求教師當以喚醒并啟動學習者的思想,喚醒他的自發(fā)活動為目標。即讓學生自發(fā)并主動的去思考和尋找新的發(fā)現(xiàn),通過問題不斷的刺激思維的運轉,在思考中去享受知識的樂趣和奧秘。熱情的推理和思考,是成熟的頭腦所具備的。
最后的復習定律講到檢驗知識的目的是為要完善知識、證實知識并讓知識學以致用。
復習是一種回顧,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更多的是對知識的重新思考,其中包含新的概念與新的聯(lián)系,并提升能力和熟練程度。
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程度理應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更好的幫助學生回顧、鞏固并掌握。
將每個定律,落實到教學的每個細節(jié)和每個操作,才能使教導者與學習者同時受益。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