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人都知道“高思一鍋湯”一說,是指高思住的多是姓湯的人家。其實,高思除了湯姓人多外,還有就是讀書人多、長壽者多,是蕉嶺縣著名的文化之鄉(xiāng),更是“中國長壽之鄉(xiāng)”蕉嶺的鄉(xiāng)中鄉(xiāng)。
高思的湯姓人大都聚族而居。村中的赤嶺背,有綿延七樓二居一舍二堂清代建筑的古村落群,被譽稱為進士第“十二樓”。人們沿高思西線公路從僑興中學而下到范屋村前,就可看到由敬銘堂開始依序排列著敬銘堂、篤敬樓、創(chuàng)修樓、銘心樓、迪光樓、聯(lián)新居、深造之舍、篤慶樓、裕榕樓、添慶樓、纘緒堂、惕承居等12座清代大屋。這些古色古香的大屋(樓)各具特色,有著豐富的楹聯(lián)與書法藝術,盡顯大家族風范的家祠、花園,仿佛告訴人們:昔日赤嶺可不是尋常百姓家。
12座大屋中,最具特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是居中的進士第“聯(lián)新居”。此屋始建于清咸豐八年,是進士湯用巨建造。這是一座典型兩堂三橫一后花園的圍龍屋。由堂屋、橫屋、后花園、門坪,門前有半月形水塘組成,有60間房。聯(lián)新居門聯(lián):“聯(lián)理同心花萼秀;新銘又日幅隕長”(注:隕通員)。大門是由花崗巖石雕成,門樓上斗拱飛檐,有五福臨門的穿花木雕和龍鳳呈祥,麒麟、獅子等吉祥獸,花團錦簇。
湯用巨,原名華才,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生于高思鄉(xiāng)赤嶺背。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幼讀蒙館,熟讀群書,精通經(jīng)史。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方弱冠便考取秀才,此后更加發(fā)奮攻讀,博覽群書,學業(yè)日進。咸豐五年乙卯(1855)考取舉人,第二年咸豐六年丙辰(1856)二十六歲時與鐘孟鴻同科中式進士。鐘孟鴻受命出任刑部福建司主事,用巨則留京待命,后受咸豐皇帝面詔,欽加翰林院待詔,誥授奉政大夫。幾年后,欽準持“翰林院待詔”、“奉政大夫”牌匾返里省親。用巨回到久別的家鄉(xiāng),面對家鄉(xiāng)秀美的山山水水,站在有半月形池塘的“進士第——聯(lián)新居”前,他觸景生情,常吟詩作對(有詩文集 《赤嶺吟草》手抄本傳世),特為剛剛落成的新居撰寫上述嵌名聯(lián)和廳堂三副楹聯(lián)。
其中正堂一幅長聯(lián)曰:
赤嶺啟堂基,峰高土厚,卜筑落成自可栽培蘭桂;
白水迎庭院,源遠流長,波濤涌起何難奮發(fā)蛟龍。
聯(lián)語涵蓋著村里的好山好水,宜人風光,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門聯(lián)“花萼秀”典出唐玄宗之子,意為兄弟相親相愛。用巨以此寓情寄語,教育后代和睦相親,崇文尚教,愿后裔如龍似虎,成國家棟梁之才,報效國家。
用巨一生光明磊落,廉潔奉公,待人和善,樂善好施。在過去封建時代,村里房姓界斗爭嚴重,強房欺弱房,大姓欺小姓,特別是當時湯姓為大姓,與張姓勢不兩立,時有仇殺。用巨知道后,便和鄉(xiāng)親商議,申明同住在一村,同飲一河水,同在藍天下耕讀漁樵,只要和睦相處,興建家園,共保一方平安,就是人生的快事。他居間調(diào)停,多方斡旋,終于盡釋前嫌,相好如初,不但湯姓與張姓,甚至全村吳、李、盤、鐘、范都如一家人,一時傳為佳話。
用巨有四子:敦烈、政烈、效烈、教烈。其第三子效烈入童子試考取秀才,孫淵堂、郁堂,設館授徒。近當代以來家族人才輩出,正可謂是“蘭桂騰芳,一門俊秀;秉承祖訓,耕讀傳家”。
除了湯用巨建造的進士第 “聯(lián)新居”外,赤嶺背還有始建于清同治年間、為三堂二橫的古建筑迪光樓,這是有眾多后裔僑居海外的“華僑之家”;門前有一貢元夾石桅桿、始建于清末同治年間的銘心樓;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有10廳9井120間屋,樓宇氣勢雄偉、規(guī)模為高思之冠、出過43位大學生被譽為 “大學生之家”的篤敬樓,以及它的兄弟樓、建于清咸豐年間的篤慶樓;規(guī)模較大的還有建于清光緒年間有百歲(104歲)老人黃香招的裕榕樓;建于清道光年間,有百歲老人李賢娣(102歲)的纘緒堂;以及敬銘堂、創(chuàng)修樓、深造之舍和惕承居,和“貢元之家”添慶樓共12座大屋。
如今,門前高思河仍然蜿蜒迂曲,河水潺潺奔流不息流向高思圩泉水橋下,西面白水礤樹木蔥郁。進士第雖經(jīng)百年滄桑,斑駁的桅桿石柱仍然矗立在屋前,見證著進士舉人的風采;連片的優(yōu)美古村落,仍然十分清幽,承傳客家人崇文尚武、耕讀漁樵的優(yōu)良風貌。藍天、白云、紅花、綠草,景色宜人,勝似山村的桃花源,讓人浮想聯(lián)翩,別有一番情趣。正是:
文風鼎盛譽名馳,水繞山環(huán)入畫詩;
耆宿英才長壽縣,綿延村落聚民居。
十樓院落遐思遠,一幅楹聯(lián)啟族基;
欲問休閑何處去,養(yǎng)生福地在高思。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