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歷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高效的文言文教學以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卻是困擾大多數(shù)教師的共同難題。
關(guān)鍵詞:文言文教學;學習態(tài)度;文言文體裁
文言文教學必須能引領(lǐng)學生徜徉于千古佳作,流連于祖國深厚文化海洋的神奇境界,使學生對文本形成審美的愉悅,讓學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風采,在思想內(nèi)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華,在形象上多些感動、多些向往,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使教學真正獲得成功。為此,我們在201*年10月采用問卷調(diào)查形式進行了一次調(diào)研活動,借此了解學生在文言文學習方面的想法與要求,以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增進教學效益。
一、文言文學習態(tài)度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可是一直以來,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絕大部分時間只花費在字、詞、句、語法等比較抽象、枯燥無味、說不上有多少興趣的知識點記憶上,加上對文言文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認為它繁難不易學,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有一段采訪一高中生的記錄,似乎可以代表現(xiàn)在高中生學習文言文的觀點:“我不是很喜歡讀文言文,短短的一篇文章,要分析、要注解,往往一篇短短的文章旁邊抄的筆記就塞得滿滿的,然后每個用字的意思要去揣摩,每句話都要分析,看看是不是有刻意倒裝或者故意少字,而且文言文的閱讀測驗考的題目比白話文還難,少了課本的翻譯要我們直接去閱讀,常常就因為一個字的意思就要在那邊想半天,最討厭的還是要背課文、默寫,現(xiàn)在社會上又不用文言文,考這些多無聊。”
從問卷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來看,41.7%的學生認為高中階段學習文言文是很有必要的,36%認為必要性一般,剩下的近22%認為沒什么必要。
學生自身比較清楚文言文教學的深層價值,即培養(yǎng)文學鑒賞能力,傳承傳統(tǒng)文化。在調(diào)查“文言文教學價值”題目的五個選項中,選擇這兩個的比例分別占30.85%和23.42%。
但是,由于文言文的課文內(nèi)容沒有很大吸引力,課文的學習難度大等原因,并且這兩種原因分別占不喜歡文言文的四個原因中的34.57%和36.28%,使得學生對文言文重要性的認識并非出自內(nèi)心的喜愛和有利于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有54.57%的學生是考慮到高考中文言文的分值高。當然,也有原因是高中生對當前文言文教學的整體感覺是模糊的,他們的概念中,文言文教學就是開始于字詞、結(jié)束于課文翻譯、背誦這些模式。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真正走進文本的人文內(nèi)涵,發(fā)掘其中的思想感情,致使學生對文言文在生活、情感上沒有觸點,興趣缺乏,至于沒有從心理上真正重視其地位。
二、文言文教與學
錢夢龍先生說過:“經(jīng)過千百年時間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精華……這些作者千錘百煉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jīng)營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然而,在傳播、弘揚我們的“精華”的時候,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學生學習文言文時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有語言理解難度大、課堂教學比較枯燥、缺少知識性輔助材料、課外閱讀太少這四個方面,其中課堂教學比較枯燥就占了37.14%,語言理解難度占了24.64%。因為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教師在強化文言文教學時經(jīng)常作文言知識的講解和歸納,占領(lǐng)50%的比例,而且教師在日常課堂中,投在文言(語言)學習和文本內(nèi)容寫法分析上的時間比值21的占了24.29%,21的甚至也占到了15.14%。而且,教師在實施文言文教學時,將“知識傳授”作為首要任務的比例占到32.57%,而其他的如精神滋養(yǎng)、藝術(shù)品位所占的比例都非常低。這樣的課堂往往會陷入比較枯燥的境地。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文言產(chǎn)生抵觸情緒。
高中文言文教學更需要的是一種創(chuàng)新。要以多變的形式,針對不同的文本設(shè)計不同的教學方式,以“興趣”來吸引學生的關(guān)注點,找到最適合的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學習古文的激情,改變以往沉悶的單線條的教學方式。還要補充適當?shù)恼n外文言文,有89%的學生愿意選擇一些散文類的文言作品作為課外自讀作品。
三、文言文體裁
從體裁上來說,諸子散文與序、記等類型的更多傾向于表達個人思想情感的散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亮相,預示著一個充滿生機的發(fā)展趨勢。與史傳文相比,這些散文具有更強的文學性,風格更趨多樣化,這與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中古代散文選文的多樣性是相適應的。由此可見,高中文言文閱讀日常教學在重視淺易的史記傳類文章的閱讀訓練的同時,也應重視記、序、書、表、賦、說等各種體式的文言散文以及短小精悍的古代筆記小說的擴展閱讀。
對于高中生而言,比較喜歡記敘性文言文,尤其是像《史記》中的人物傳記等類似小說的文本,學生更加感興趣。在理解文意之后學習課文時,讀這篇文章就像在讀現(xiàn)代小說一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逼真細膩的人物刻畫等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如《鴻門宴》。相對其他體裁的文言文就比較不受歡迎。對于議論文,學生本就不太喜歡,更何況是古代的文言議論文,而且一些古文中的觀點與現(xiàn)代價值觀等有所差距,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因此更加厭惡文言文的學習。
針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我們不是說在選材時就放棄其他文言文體裁,而只選擇記敘文類型了。但在文本和課外文言文閱讀方面可以增加記敘性文言文的比重。如課外閱讀《史記》《世說新語》《聊齋志異》等古文。
綜上所述,要提高文言文教學水平,首先要想方設(shè)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尤其是多媒體設(shè)施,使課堂生動活潑起來,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在這里,尤其強調(diào)文化背景對文言文閱讀的興趣作用。
其次,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guān)系。文言文教學的傳統(tǒng)教法是理性分解法:導入文學常識教師范讀和學生朗讀翻譯分析總結(jié)等。而翻譯則用“串講法”,一句話從第一個字解釋到最后一個字,然后串起來解釋整句的意思,中間穿插講解繁博的文言語法。文言文教學不能把一篇美文教得支離破碎,沒有任何美感,也不能讓學生一味地做記錄機器,在所謂的正確答案面前如履薄冰。文言文教學應讓學生置身于那種文化背景的情境中,通過大量的誦讀,體悟古人的情感,提高自身精神素養(yǎng)。
再次,要盡可能多地選擇學生喜歡讀的文言文體裁,并與高考題目相結(jié)合。文言文教學需要進一步改革,要像現(xiàn)代文教學那樣,必須把著眼點放在提高教學效率上,放在提高學生的能力上。
最后,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遺產(chǎn),是每個高中生都必須學習掌握的知識,因此,文言文教學任重而道遠!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