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按照xx縣委組織部有關要求,縣統計局黨組高度重視,及時安排相關人員采取組織座談、問卷調查、調研分析等形式,對統計局干部隊伍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其主要原因進行調研分析。通過調研,對當前xx縣統計局干部隊伍基本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對下一步如何加強統計干部隊伍建設有了一個初步的建議與對策!
一、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及干部隊伍建設基本情況
(一)基層組織基本情況。統計局包括局機關、普查辦、地方社會經濟調查隊。從單位性質和建制看:局機關201*年9月25日被省公務員局批準為參公事業(yè)單位(x陜公局發(fā)[201*]x號文件),正科建制。普查辦為事業(yè)單位(x洛編辦發(fā)[1996]x號文件),副科建制。地方社會經濟調查隊為事業(yè)單位(x洛辦發(fā)[201*]x號文件),股級建制。從編制看:局機關事業(yè)參公編制10個,實有14人。其中參公人員12人、工勤人員2人。普查辦事業(yè)編制5個,實有7人。地方社會經濟調查隊事業(yè)編制10個,實有9人。合計編制25個,實有30人!
(二)領導班子基本情況。統計局領導班子由五人組成,從職務及年齡看:局長(42歲)、支部書記(46歲)、副局長(48歲)、紀檢組長(43歲)、普查辦主任1人(42歲),平均年齡為44歲。從性別看:男性3人,女性2人。從學歷看:研究生1人,本科4人!
(三)干部隊伍整體基本情況。統計局現有干部職工30人。從政治面貌看:在崗黨員10人,非黨20人。從學歷看:研究生3人,本科15人,大專11人,中專1人。從年齡段看:30歲以下2人,30至40歲2人,40-50歲20人,50歲以上6人。平均年齡45歲。從專業(yè)技術職稱看:高級統計師2人,中級統計師10人。
(四)近三年干部選拔任用情況。201*年8月份以來,局黨組先后通過競爭上崗、鼓勵激勵等方式提拔工業(yè)股干部、農業(yè)股干部、投資股干部分別為辦公室主任、農業(yè)股股長,提拔辦公室干部為古城鎮(zhèn)古城街社區(qū)駐村第一書記,綜合股股長被組織部門提拔為統計局副局長!
(五)近三年干部隊伍流動情況。從科級領導看:201*年8月份統計局主要領導調整,2019年1月,局副局長調整,紀檢組長調整。從一般干部看:201*年11月招聘研究生2人,201*年10月份從外單位調入2人。201*年8月從統計局調出1人。
(六)近三年統計隊伍突出特點和建設總體成效。一是整體素質日趨提高,特別是在政治思想建設、知識更新和專業(yè)技能培訓方面成效明顯。二是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能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fā)揮統計服務職能,提升服務水平。三是干部作風總體向好。能夠求真務實,勤政廉政,沒有出現重大違紀、違規(guī)和違法行為的發(fā)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統計隊伍結構不盡合理。至3月底,統計局30名職工中,40歲以下的4人,占13.3%;40-50歲20人,占66.7%;50歲以上6人,占20%,平均年齡為45周歲。統計工作的專業(yè)性和繁瑣性,要求統計干部隊伍年輕化。由于前些年統計隊伍多年沒有招進年輕干部,近兩年,通過事業(yè)單位招聘、調入等方式招入3名比較年輕的人員,但是相對統計業(yè)務不夠熟悉,暫時成不了統計工作中的業(yè)務骨干力量,至目前已出現年齡老化現象、青黃不接的問題已日趨嚴重!
(二)統計干部流動性差。干部交流是干部成長的重要途徑,可是從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統計局的工作并且統計工齡在15年以上人員多達18人。占到60%。從201*年至今,僅有1人名調出交流,1人內部提拔副科領導干部。一方面,由于統計是弱勢部門,很難將優(yōu)秀人才推出去。另一方面,統計局內部也沒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激情和熱情!
(三)統計干部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統計事業(yè)發(fā)展到今天,對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統計干部不僅要具備統計專業(yè)的工作能力,還要具有財務、經濟以及與本專業(yè)關聯的工業(yè)、農業(yè)、商貿、能源等行業(yè)方面的知識、較準的判斷力和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至目前,作為統計局系統的中堅力量,能夠在工作崗位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僅占全體職工的三分之一。全體職工中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學歷占60%,統計專業(yè)技術職稱上中級及以上職稱占40%,而且兩名高級統計師一人因病離崗、一人已到退休年齡,這與我們要建設一支革命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年輕化的統計隊伍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如何真正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全縣大局,發(fā)揮統計服務職能的綜合素質需要更進一步提升!
三、原因分析
(一)受傳統思想對統計工作認知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統計部門是清水衙門,無錢無權無位?傉J為統計工作就是成天與數字打交道,枯燥乏味,工作沒有其他單位優(yōu)越。外邊想干事的人不愿進來,認為干統計工作晉升有限前途不大。再加上行政人員編制超編,地方經濟調查隊雖有編制,但鎮(zhèn)辦統計干部擔心調入后失去公務員身份而不愿調入,造成統計局人員流入特少。統計系統內部人員流動不暢,干部工作進取心不強!
(二)受當前統計工作任務和工作環(huán)境的影響。隨著近年統計工作領域的不斷拓展,統計工作任務日益繁重,除了完成國省市統計工作涉及到統計經濟分析、統計信息調查、統計社會項目調查、各種統計普查任務,還有各項考核考評工作任務。特別是當前統計調查對象的配合度不盡人意,使統計干部感覺工作責任和壓力過大,前所未有,身心疲憊,部分人員產生想調離統計部門的想法。
(三)教育培訓方式方法不夠靈活。當今,新的統計任務不斷增加,統計方法制度不斷改革,統計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可是對統計干部隊伍的培訓仍然跟不上時代步伐節(jié)奏。培訓方式方法不夠靈活,無法滿足統計人員要求培訓的強烈需求,統計人員的業(yè)務水平也難以得到全面提高。
四、建議與對策
(一)用好用活“三項機制”,不斷激發(fā)統計人員工作激情。進一步修訂完善局機關學習制度、工作制度、月評季考等考核考評制度,重點突出工作業(yè)績、統計分析報告成果、統計信息宣傳等,對統計業(yè)績突出的工作人員給予政治上、精神上、物質上適當的鼓勵獎勵,激發(fā)全體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對那些統計工作能力強、統計工作業(yè)績突出、統計綜合素質高的同志,積極向組織、人事部門推薦,使其優(yōu)秀的統計人才提拔到更重要的領導崗位工作中去!
(二)建立人員合理流動機制,不斷理順統計人員流動渠道。一是統籌統計局內部人員的流動,特別是與下屬單位人員之間的統籌使用,加速系統內工作人員之間的協調順暢。二是合理安排內部統計專業(yè)輪崗制度,加速現代統計人員的復合型統計人才的培養(yǎng)。三是積極爭取組織人事部門支持,每年把畢業(yè)大學生中學習統計專業(yè)或外部單位中熱愛統計工作,業(yè)務能力強的人員調入統計部門,為統計部門注入新的活力!
(三)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方式方法,不斷提升統計人員綜合素質。一是鼓勵和支持統計人員積極參加統計學歷教育和統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不斷提高統計局工作文化層次和統計業(yè)務能力。二是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在今后的干部學習教育中,將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方式,使干部的學習融入社會、走進生活。三是注重培訓內容多樣化。要重點在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改革前沿統計信息觀察、哲學思想和科學世界觀、統計專業(yè)技能、計算機統計應用、素質教育等方面,增強履行基層統計工作的統計人員的工作崗位職責的能力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統計文化建設,不斷增強統計部門凝聚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統計文化活動,用統計文化來凝聚人心,鼓勵統計人員追求“自我實現”的機會,注重情感交流和人文關懷,使統計人員工作心情舒暢,始終保持一種健康積極向上工作心態(tài),增加統計部門的凝聚力、歸屬感和向心力,使得統計部門留得住人,吸引得來人,能提供展現個人能力的平臺。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