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一季综艺,黄视频在线观看网站,世界一级毛片,成人黄色免费看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紀念汶川地震12周年演講稿

紀念汶川地震12周年演講稿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20-05-24 17:08:59 | 移動端:紀念汶川地震12周年演講稿

紀念汶川地震12周年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四川省XX市X 縣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防震減災,珍愛生命》。

  在開始演講之前,請大家先跟我一同觀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當大家再次聽到視頻中這些駭人的數(shù)字時,心里是否還是會有顫抖,地震時的一幕幕是否還是會出現(xiàn)在眼前?那不是一個個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著名導演北野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災難,并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fā)生了兩萬次。”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過前進,一紀年后的今天,日歷再次翻到這沉重且悲痛的一頁,5月12日。駐足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回首凝望,銘記過去,緬懷國殤,歷史將永遠銘記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地動山搖發(fā)生的那一刻。人類在災害面前總是顯得那么的無助,但我們從未停止過與自然災害的抗爭,有血的教訓,但也有成功的經驗。那些在災難中不幸遇難的學生,他們曾和我一樣,有著朝氣蓬勃的青春,有著年少輕狂的夢想,如果當時沒有遇難,可能現(xiàn)在已成為各行各業(yè)的精英,穿梭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但是,只在那一瞬間,所有的夢想都坍塌了,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毀滅得干干凈凈!

  究竟是什么原因,汶川地震會導致如此多的人失去生命呢?相關的專家在地震后做了風險認知對比,大家請看屏幕,紅色的是我們中國人對自然災害風險的認知度,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我國公民的抗災風險意識遠低于日本與韓國。我國也是一個災害多發(fā)的國家,居民對風險的認知普遍較低,但自汶川地震以來,我國在防災減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用鮮血和生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現(xiàn)如今,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綜合能力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機制不斷優(yōu)化,全體公民抗災風險意識不斷提升,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和國家非常重視防災減災工作,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地震40年上講話說到要做到“兩堅持、三轉變”,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tài)減災和非常態(tài)救災相統(tǒng)一;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二、2018年3月根據(jù)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旨在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

  三、我國防災減災法律法規(guī)體系日益完善,保障防災減災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四、各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建成,特別是體制、機制、法制、應急預案。從汶川到玉樹,從舟曲到蘆山,從魯?shù)榈轿鞑兀?2年來,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災減災應急體系。

  五、安全社區(qū)和安全文化建設日益被重視,特別是社區(qū)的防災演練、安全社區(qū)建設網絡化管理,加強了居民自救逃生能力,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同時增強街道和社區(qū)在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快速反應及應急處置能力。

  今天我們站在這里,銘記悲痛的過去,更銘記先輩們的不屈和奮起,緬懷亡故的逝者,更緬懷先烈們抗震救災的奮勇精神。哀痛讓我們更加堅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抗爭救災精神,讓中華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奮進。汶川地震讓我們悲痛過,但地震中那不屈的精神一次次讓我們得到洗禮,每個感人肺腑的救災故事,一次次讓我們動容,讓我們感受到在安寧祥和的環(huán)境下年輕一代的責任與擔當。

  過去雖已成為歷史,但我們不能忘卻。積極做好防災減災工作需要堅持常態(tài)化推進,有利于公眾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有效提升公民的抗災風險意識,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平安校園。為此,我向全校師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提高防災減災的意識。特別是要意識到我們跟風險是共存的,災害是不確定的,我們平時防災減災就是要應對這樣一個不確定性。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二、踴躍地參加防災減災演練,不僅可以學到防災減災的技術,還可以了解所在地區(qū)的風險情況。三、積極做好家庭的備災工作。比如說房屋要進行加固,屋內的家居要進行固定,準備應急物資等。四、時刻關注周圍的信息,比如應急設施和通道。大家在進入在這個會場時,有觀察這些嗎?如果現(xiàn)在發(fā)生了地震,我們能有序地逃出去嗎?五、合理地利用保險制度,萬一我們受災了,能夠及時得到保險公司的補助。

  最后送給大家一個順口溜:

  人生命,要守護,一條法則要記住,一旦災害發(fā)生時,及時應用心有數(shù)。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縫,靠在墻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演講人:XXX

  2020年5月12日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紀念汶川地震12周年演講稿》由互聯(lián)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taixiivf.com/gongwen/79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