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月份,我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會議精神,在各地普查領導小組的高度重視下,普查工作克難攻堅,進展順利。
一、工作部署推進情況
1.建立并完善相關工作制度。x月以來,完成《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落實方案》報省備案,印發(fā)了《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落實方案(應急管理、地震專篇)》、《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房屋建筑)》、《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實施方案(市政設施與城市內澇風險專篇)》等各行業(yè)實施方案專篇。同時,市普查辦建立并完善了普查進展通報制度,組建普查聯絡員和專家組隊伍。為進一步做好普查宣傳工作,印發(fā)了《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宣傳工作方案》的通知,積極動員和引導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社會公眾支持、參與普查工作,為普查工作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輿論環(huán)境和基礎保障。
2.積極做好普查統(tǒng)籌工作。組織召開普查工作例會,編制普查工作簡報,做到成績有晾曬、進度有通報、問題有反饋,特別是對進度和質量靠后的,已通過工作提示函的形式,壓緊壓實責任鏈條,避免出現“木桶效應”。
二、普查主要參與部門推進情況
1.市應急管理局:全面完成應急系統(tǒng)清查工作。x月xx日前各縣(市、區(qū))、x灣新區(qū)完成了應急管理條線清查數據錄入工作。市應急管理局對各地上報的清查數據進行xxx%審核,并經存疑確認、核查修改等工作,盡可能提高清查數據質量,做到了“一縣一質檢報告”,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提交到省普查辦。已下發(fā)歷史災害清單名錄。積極組織各地參加上級普查技術培訓。目前應急管理(承載體、綜合減災能力等)普查進度約xx.x%,地震災害普查進度約xx%。
2.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地質災害風險普查方面,去年,完成了溫嶺市地質災害風險普查試點工作,成果通過了省廳專家評審。目前,全部縣(市、區(qū))已完成普查項目招投標工作,且現已完成外業(yè)調查總工作量的xx%。計劃至xx月底全部完成外業(yè)調查。森林火災風險普查方面,溫嶺市作為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試點,已基本完成;椒江區(qū)、黃巖區(qū)、路橋區(qū)、天臺縣已落實技術支撐單位和本級財政的普查經費保障;臨海市、玉環(huán)市、仙居縣、三門縣正積極與當地財政局和技術支撐單位溝通對接,爭取經費和技術保障。
3.市建設局:一是建立聯絡員隊伍,本次災普工作房屋建筑領域分為城鎮(zhèn)房屋和農村房屋兩方面,已明確房產處和村鎮(zhèn)處為牽頭單位,同時要求各地按照職責分工落實相關責任科室,建立聯絡員隊伍。二是制定實施方案,已印發(fā)《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房屋建筑),明確責任劃分、時序進度、工作要求,指導各地開展工作。三是加強資金保障,開展底數摸排和經費測算,加強與應急、財政、自然資源部門的溝通銜接,做好資金預算、房地產檔案信息、第三方專業(yè)機構委托等要素保障準備。四是組織各縣(市、區(qū))、x灣新區(qū)普查人員參加培訓座談會。
4.市綜合執(zhí)法局:全市需進行風險普查的市政道路共xxxx.xx公里,市政橋梁共xxx座,高架橋共xx.xxx公里,下穿立交共x座,城市內澇風險普查面積共xxx.xx平方公里,供水廠共xx座,供水管道共xxxx.xx公里,落實資金約xxxx萬。溫嶺市作為普查試點城市,已完成市政設施和城市內澇的數據采集相關工作,在省級系統(tǒng)完成部署后即可開展質檢以及后續(xù)的資料匯交工作;黃巖區(qū)、路橋區(qū)已完成招投標,正在開展普查工作;xx區(qū)處于招投標階段,預計本月底確定第三方技術支撐單位;椒江區(qū)、天臺縣仍處于申請資金階段。
5.市交通局:公路承災體災害普工作有序推進。溫嶺市作為試點已完成普查工作,除路橋區(qū)外,均已完成外業(yè)普查并進行數據整理填報工作。高速公路方面,全市x家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有x家已經開始外業(yè)普查工作,x家已完成,整體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全市共發(fā)現災害風險點xxxx處。
6.市水利局:市本級普查已經納入xxxx年度x市本級水利專項資金項目庫,目前正在編制招標文件。椒江區(qū)、路橋區(qū)、臨海市、溫嶺市、玉環(huán)市、天臺縣、三門縣已完成招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其中溫嶺市在xxxx年xx月已完成干旱災害致災調查,其他調查正在實施中;三門縣進度已達到xx%以上。黃巖區(qū)已落實風險普查經費,目前第一次招標失敗,正在重新開展招標工作,預計xx月中旬前能完成調查工作。仙居縣已落實風險普查經費,但未開始招標工作,計劃x月底前完成招標工作。經協調,x灣新區(qū)的普查工作分別由椒江區(qū)、路橋區(qū)承擔。全市總計落實xxxx萬元普查經費。
7.市氣象局:印發(fā)工作方案和實施方案,組建x市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專班,明確工作任務內容、總體技術路線;溫嶺市完成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驗收,縱向匯交數據xxxxx條;除溫嶺市試點外,其余x個縣(市、區(qū))已落實風險普查經費xxx萬元,由市氣象局統(tǒng)一招標開展工作。
8.市港航漁業(yè)和口岸局:市本級編制完成并印發(fā)《x市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方案》和《x市港航口岸和漁業(yè)管理局關于成立x市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和警戒潮位核定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技術組的通知》。溫嶺市試點工作已經完成,目前在做最后的調整和完善工作。椒江區(qū)、玉環(huán)市已完成資料收集和外業(yè)調查工作。路橋區(qū)已完成招投標,普查實施方案已評審。臨海市已完成調查方案上報與相關資料收集工作,組織開展了致災調查、歷史災害與隱患調查等工作。三門縣完成風暴潮和海嘯危險性評估、風險評估與區(qū)劃技術報告;基本完成海堤、濱海旅游區(qū)和漁港及海水養(yǎng)殖區(qū)的現場調查,已開展海洋災害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工作。
三、存在問題
當前,普查工作主要問題是:各地各部門工作進度不平衡。截至目前,應急系統(tǒng)普查方面,椒江區(qū)、仙居縣、x灣新區(qū)尚未完成招投標,需加快工作進度,抓緊落實第三方技術支撐單位;其他行業(yè)普查方面,氣象普查的招標工作還在開展中,住建系統(tǒng)承擔的普查工作進展緩慢。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為繼續(xù)高質量推進我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接下來的主要工作為:
1.強化進度統(tǒng)籌。通過落實工作提示函,對進展緩慢的縣(市、區(qū))開展工作督導調研,及時發(fā)現普查存在的問題難點,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各地應急管理局要按照省應急管理系統(tǒng)普查最新工作通知:“試點縣x月xx日前完成數據修訂和自檢并上報;其他縣(市、區(qū))x月xx日前完成調查和數據自檢工作并上報”的要求,倒排工期、細化任務、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其他行業(yè)普查進度須嚴格按照省級相應部門要求的時間節(jié)點執(zhí)行。
2.進一步加大普查宣傳保障力度。在市普查辦公室印發(fā)《x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宣傳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各縣(市、區(qū))要聚焦風險普查重點工作,積極加強與地方宣傳部門溝通協作,充分借助各級融媒體中心,組織各級新聞媒體深入基層一線。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加大宣傳報道力度,進一步普及知識、統(tǒng)一認知、凝聚共識,提高公眾對風險普查內容的知曉率,切實使普查工作成為全社會增強防災減災意識的重要載體。
3.認真把控普查工作質量。數據質量是普查的生命線,各縣(市、區(qū))、x灣新區(qū)需對本級提交的數據成果質量負責,開展調查工作階段要同步開展抽查質檢,及時反饋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市級各行業(yè)部門要做好對縣級普查數據的檢查工作,加強普查質量源頭管控,定期組織抽檢行業(yè)調查數據,及時督導解決過程性質量問題。
4.做好普查數據資料保密工作。各縣(市、區(qū))、x灣新區(qū)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統(tǒng)計法、保密法等有關規(guī)定,通過采取合同約束、信用管理等手段,做好合作方業(yè)務保密協議、網絡信息安全承諾書的簽訂工作,督促第三方機構嚴格履行普查數據資料安全保護責任。
5.加強普查相關安全工作。各地要根據《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加強普查相關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普查、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安全教育培訓,落實安全責任。要提醒外業(yè)調查人員特別關注臺風、洪澇、滑坡等自然災害風險,同時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工作,切實保障普查人員人身安全。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