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一書由村上春樹所著,是一本長篇愛情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在精神不穩(wěn)定的直子和性格活潑開朗的小林綠子之間糾纏,并在中間不斷自我成長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桥餐纳肿x后感1300字欣賞。
讀書有一種魔力,讓你在無聊的日子里面不覺得那么空虛,在現(xiàn)實無助面前能找到些許的安慰。印象中日本的文學總是有一種發(fā)人深省的感覺,總是在無助和孤獨中挖掘人性,像是一種定量分析。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村上春樹了,還有那個自殺死掉的川端康成,雖然沒有讀過他們很多的書,語文課本里或許看過部分的章節(jié)。總之,他們給我的印象都是一樣:孤獨、深邃?偸悄芤谎劬涂吹饺诵缘母,幾句話就能刻畫一個情緒,每一個人物就是一種三觀。他們是斗士,總是在和某些不知名的東西作斗爭,是自己的欲望、是生死、是犧牲。
《挪威的森林》,這名字總是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像歌里面唱的,也像書里面寫的。
糟糕的狀態(tài)是無法寫出好的讀后感的,就算寫了又有什么用呢?不會有人看,也沒有必要給人看,或許就是為了自己給自己的一種總結(jié)吧!
碎片化的時間去讀書,尤其是讀一本小說書是痛苦的,每天像擠牙膏的一樣看一段,首尾的情節(jié)難以鏈接,感覺是忙碌的生活中的一點點的自欺欺人,希望讀書讓自己遺忘,麻痹自己,讓自己沉溺于自己的世界。
但是還是要讀書是不是,畢竟不讀書就只能玩手機,玩手機后留下的就只有空虛。深深的空虛讓人苦惱,讓人氣餒,讓人抱怨,讓人腐爛。
相比這點而言,讀書不一樣,讀書時在積蓄力量,雖然短暫的離開現(xiàn)實世界,但是在書里面是一種遨游,從書中人物那里積蓄力量,有時候是在經(jīng)歷主人公的痛苦,有時候在享受主人公的幸福。
說回挪威的森林吧!這是一本不錯的書,以前看過,但是印象幾乎無存了,就像小時候的事情一樣,在遇到時只能感覺有印象。所以再讀這本書的時候就跟讀一本新書一樣。
村上春樹的作品有一種距離感,這點在書的前言部分就有人說了,讀完之后深以為然,渡邊君像是身在凡塵,從可以不受凡塵影響,我想這在真實的世界估計不會存在,如果是我,要么跟直子一樣進入精神病院,要么放棄自己的內(nèi)心,渾渾噩噩的融入這個大世界里面。
村上的書里面沒有對錯,沒有正派和反派,只是在描述一個故事,對于性的描述也沒有絲毫的遮掩。我想看透才能放下,一切都是化學和物理的自然反應而已。
哎,這篇讀后感寫的是真的夠爛的,書是一本好書,想總結(jié)的時候只能寫一些垃圾,心浮氣躁,又想強行的定下心來。
讀書的時候,有時候不自然的會把自己代入書中的情節(jié)中, 覺得自己或許也可以這樣,真是一種病,妄想癥。面對現(xiàn)實吧,書只能給于一些啟發(fā)和勇氣,真正的世界還是要自己去考慮,生活是自己的,感情也是自己的,這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也可以說,這里不存在選擇,不能改變現(xiàn)實的情況下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內(nèi)心,和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
一把歲數(shù)的人了,還是那么急躁,怎么得了呀
還是繼續(xù)說這本書吧!,我有時候很孤獨,也研究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學,對于書中將的近乎變態(tài)的心里變化,我一直在試圖理解。有時候會有一種深深的共鳴,我好像可以理解渡邊君、我可以理解直子、我可以理解他們每一個人。當然渡邊是主人公,是一個男性,我能理解性欲帶給男性的苦惱,那是一種真正擺脫不了,并且會影響判斷的苦惱。但是同樣作為男性,我也無法理解書中那種近乎變態(tài)的自制力,那種距離感是作者刻意要傳遞的,但是恰恰是真實世界里面最難做到的。
試問誰可以那么冷漠的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呢?而且那么冷漠的人還能過得那么好嗎?這個世界用盡一切手段打磨每個人的棱角,要么更加強大, 強大到能夠自如的應對這些規(guī)則,同時保持自己的內(nèi)心。這個很難,非常的難。當然還有更加簡單的方法,就是徹底的放棄自己,跟著時代的大潮飄呀飄,正所謂順應時代,這樣就容易多了,搞不好還能混的風生水起呢。
而我是一個病態(tài)的,即不想放棄自己,又缺乏強大的內(nèi)心和能力,所以就只能獨自苦惱,都是無謂的苦惱,無意義的苦惱。
總之,多思考。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