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子領域 “人際交往”的小班教學策略
淺談小班社會領域“人際交往”的教學策略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社會領域提出的教育目標第二條是: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幼兒教育的特點,對3-4歲幼兒的“樂于與他人交往”的要求就應該歸納為: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游戲,關心和尊重他人以及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因此在《多元整合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源包》(上冊)的小班教材中就用了三個主題用來貫穿對“樂于與他人交往”教育的相關內容。本人就結合小班幼兒教育的經驗談談在“人際交往”的小班主題教育中的相關教學策略。
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游戲。
針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絕大多數的幼兒在入園時通常會出現焦慮、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緒特點。本人將認識幼兒園放在了教學第一個階段。首先認識幼兒園環(huán)境,帶領幼兒到戶外玩各種好玩的玩具,做各種有趣的戶外游戲,當孩子們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時,再通過“幼兒園里朋友多”的主題墻的營造要求幼兒粘貼自己的照片,展示好朋友的照片等活動,認識更多的好朋友。感受到幼兒園里玩具多,朋友多,游戲多,故事多,歡樂多,從而喜歡上幼兒園,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然后做好家園聯系工作,要求家長帶孩子到小朋友家串門,鼓勵孩子主動和朋友打招呼,主動和朋友一起游戲。再通過家長和幼兒聊天,說說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情,說說你的老師,說說你的好朋友等交流活動,讓幼兒了解班級成員,重溫在園內游戲的快樂,激發(fā)想繼續(xù)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強烈欲望。真正讓幼兒愛上幼兒園,喜歡和小朋友交往。
二、關心和尊重他人。
在“我是好孩子”的單元活動中,本人通過《爸爸的大口袋》、《好孩子不要媽媽抱》等教學活動強化幼兒自己快樂地走入園,不要爸爸媽媽抱,體諒爸爸媽媽工作辛苦。通過《小手洗得真干凈》、《我會自己吃》等系列活動,教育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其他人。并通過家園共育活動,要求家長經常帶孩子去問候父母,在父母面前表現出關心和孝敬的態(tài)度;在做飯、買東西時經常想著父母,并給孩子講爺爺奶奶對家庭的貢獻,講自己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機會,如:坐車時為老人讓座,上臺階時主動攙扶一下老人,小朋友哭了,主動詢問,并給他擦擦眼淚等家長的示范教育,提醒孩子關心身邊的人,注意他們的需要。
三、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在《多元整合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源包》(上冊)的小班教材的三個教育主題都滲透了“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教育內容。因此在使用教材時本人通過三個層面的教育活動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教育內容整合滲透。
1.有自己喜歡的同伴。
在完善“幼兒園里朋友多”的主題墻時請小朋友收集自己喜歡的朋友的照片,并把自己的照片旁加上小手,讓喜歡自己的小朋友把他(她)的照片粘貼上去。還通過娃娃家的活動,讓幼兒為好朋友提供游戲的材料,或者提供其他幫助,使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增進了解,建立友誼。在教育活動中通過《打電話》、《滑滑梯》、《玩具大家玩》等游戲活動的深入開展,為幼兒創(chuàng)設角色游戲的條件,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各種角色游戲,并利用這些生活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一些交往技能和策略,讓幼兒學會怎樣交朋友,怎樣融入集體生活,感受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與好朋友一起游戲是非?鞓返氖拢谟螒蛑邪l(fā)展交往能力。
2.想加入小伙伴的游戲或想用(玩)別人的東西(玩具)時,能友好地提出請求。
由于幼兒的集體活動增加,就會出現各種各樣不正確的行為,比如想要別人的東西時不征得別人的同意就用“拿”或者“偷”、“搶”的方式用別人的東西。這些行為習慣的糾正和正確習得在情境中教學是最有效果的,比如在《下雨的時候》的故事講述中就可以讓幼兒懂得怎樣與朋友相處,在《玩具大家玩》中可以習得在玩別人的玩具時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并能主動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嘗試交換玩或合作玩。
3.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能夠聽從成人的勸解。
在集體游戲中,幼兒還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比如:想跟同伴玩遭到拒絕,幼兒可能就會生氣甚至出現揮動小拳頭廝打等過激行為。在這類問題出現之前,本人就在“小小的我”的教育主題中讓幼兒首先認識了“我”,了解我與別人的不同;我有哪些優(yōu)點;知道我們的集體是由許多不同的我組成的;我們就像自己的小手一樣不能或缺等知識,給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通過在情境游戲中產生矛盾時正確處理方式的指導,比如:換一種禮貌的方式要求加入同伴的游戲,或者用交換玩具的方式達到玩別人玩具的目的。教育幼兒禮貌相處,在交往的過程中謙讓而不霸氣,避免過激情緒的產生。在進行家園共育時要求家長經常帶孩子到社區(qū)或街道的兒童游樂場玩,鼓勵幼兒參加別人的游戲,并教給孩子一些玩游戲的新方法,新花樣,鼓勵他在和小朋友玩時教給大家。鼓勵幼兒主動想辦法化解各種矛盾,主動結交更多好朋友。
在社會領域“人際交往”的教育中,幼兒的態(tài)度和習慣的培養(yǎng)是滲透在多種活動或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幼兒與他人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良好習慣的形成是其他社會學習的重要基礎,這個習得的過程也是漫長的,需要教師和家庭、社會的密切合作,更需要教師的細心發(fā)掘教育契機,耐心引導幼兒的情緒轉變,持之以恒地關注幼兒的發(fā)展過程,才能為幼兒的社會性行為的健康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擴展閱讀:小班活動:我的好朋友(人際交往)777 副本 3
課題《社會領域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之
小班社會《我的好朋友》課例同課異構活動
時間:201*年5月15日執(zhí)教者:周婷指導老師:占美愛
【設計思路】
本課題選自省編材料《領域活動指導》小班下冊社會領域。小班幼兒經歷從家庭到幼兒園環(huán)境的變化,他們的人際交往的范圍也從原有家庭成員的小天地,擴展到眾多的教師與同伴之間,心里經常缺乏安全感。加上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的習慣,多數孩子不愿意或不會與同伴一起玩。社會活動本身是門提升幼兒在社會中互相交流的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設計是直接影響整個教學效果。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教學過程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它的效果呢?本次活動我主要以設計教學有效發(fā)展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在環(huán)節(jié)一我以歌曲游戲《找朋友》,初步讓幼兒尋找朋友的樂趣,并用肢體去感受朋友之間的愛。其次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以手偶表演故事《好朋友》,加深了解“朋友”這個關系,懂得用禮貌用語讓幼兒快樂的尋找朋友。最后,以分組游戲的形式,體驗兩個朋友互動游戲中的樂趣。
小班社會活動:我的好朋友(人際交往)
活動目的:
1.感受同伴間親密友好的關系。2.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顒訙蕚洌
1.經驗準備:已學會歌曲《找朋友》。
2.物質準備:音樂《找朋友》、播放器,電話、呼啦圈、手偶若干;顒舆^程:
一、播放歌曲《找朋友》,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演歌曲的內容,感受同伴間友好的關系。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1.引導幼兒說說:你找到了好朋友了嗎?你的好朋友是誰?剛才你跟好朋友是怎么玩的?你們兩個玩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2.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對好朋友的友好,請幼兒之間相互學一學友好的動作。
二、手偶表演故事《好朋友》,幫助幼兒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師:好朋友除了一起玩,還應該怎么做呢?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對好朋友,看看他們是怎么做好朋友的?
1.提問:故事里的小羊和小猴是怎么做好朋友的?小羊想找小猴玩搭火車游戲,他是怎么說的?(學說禮貌語: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
2.討論: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是怎么做呢?3.如果你的好朋友也遇到了困難,你會怎么做?
4.小結:好朋友除了一起玩,還應該有禮貌,你幫我,我?guī)湍,相親相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三、一起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師:你們想不想像小羊和小猴一樣有禮貌的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戲呢?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好玩的玩具。
1.介紹游戲材料及玩法。
2.要求幼兒使用禮貌用語來邀請: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3.分享與好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剛才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開心嗎?你還有什么話想對你的好朋友說?活動延伸:
現在跟老師一起到其他班認識更多的朋友,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好嗎?
附故事:《好朋友》
小羊和小猴是一對好朋友。它們見面的時候,總會有禮貌地問一聲:你好!有一天,小羊很想玩搭火車游戲,可是沒人陪他玩,他來到小猴面前很有禮貌地說:“小猴,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小猴很開心的拉著羊姐姐的手說:“好,我喜歡和你一起玩!”它們玩的非常開心。他們每天一起上幼兒園、一起游戲,有好東西一起吃,小羊搬不動小桌子,小猴就會一起來抬,小猴不會系鞋帶,小羊會幫他系鞋帶。幼兒園的其他小動物看到了,都說小羊和小猴真是一對好朋友。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社會子領域 “人際交往”的小班教學策略》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社會子領域 “人際交往”的小班教學策略: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