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這是xxxx年暑假以以在日本參加xxxx大學暑期項目期與我交流后,我寫下的教育反思。也就是從那以后,我真的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問題,隨后又寫了“我的教育再反思”、“我的教育再次反思”。
這篇文章的后面,附了我與以以的關于xxxx大學暑假項目的聊天記錄,大家與這篇文章結合起來看,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幫助的!
我一直以我對以以的教育理念為榮耀,我跟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很自豪的說,我是無為而為的教育。因為我從來不讓孩子學習得太苦、太累,而是順其自然的學習;我從來不允許孩子去培優(yōu),每天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我從來不批評孩子、訓斥孩子,總是肯定孩子、鼓勵孩子、表揚孩子;我平時與孩子在一起總是溝通、交流、傾聽,讓孩子感覺到平等的原則。以以的每一天都過得總是很快樂、很陽光、很自然,我一直覺得我的教育是極其成功的。
最近,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產生了懷疑,為什么?!
以以今年暑假參加了xxxx大學在日本的日語項目,同學大都來自于比圣母大學更好的大學,以哈耶普的同學居多。以以每天與他們在一起,關系十分的融洽,大家相處得都很快樂。但是當以以一個人回到寄宿家庭,靜下來會陷入一種沉思。
以以從旁觀者的角度,發(fā)現(xiàn)了哈耶普學生的不一樣。
第一,學生來自的國家更加的多樣性,覆蓋了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由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學生組成。不像圣母大學,缺少了一些小國家的學生,比如,缺少了中東的學生,缺少了非洲的學生等等。
第二,學生自身的多樣性更豐富,在哈耶普的同學里有學術上的大牛,有藝術的傳承人,有體育明星,有演員,有歌手,還有出了三本書的作者,還有在頂尖國際性雜志上發(fā)表了研究論文的學生……
以以說,我在與哈耶普的同學充分交流之后,發(fā)現(xiàn)他們還有跟我完全不一樣的中小學的生活狀況。
他們從小學到高中畢業(yè),所有的時間都是在規(guī)劃中度過的;在學習、培優(yōu)、活動三者之間穿梭中度過的;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正確的升學的道路上。
從小他們的家里就給他設定了一個夢想,后來也真正變成了他們自己的夢想:去讀哈耶普,去世界最頂級名校。
在這樣一個嚴格而又有一些殘酷的狀態(tài)下,他們進入了自己的夢校。從小的訓練,讓他們目前已經適應了這樣一種學習和生活的節(jié)奏,而且還很享受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他們十分喜歡哈耶普的這樣一種很好的氛圍,都是一群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年輕人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變得更加的自信,變得更加的優(yōu)秀。
以以還問他們,小學中學時候這樣的辛苦,后悔過嗎?他們說,這是我曾經的夢想,在進入大學后,覺得以前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以以把我們家對她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成長過程中的要求告訴哈耶普同學的時候,他們大多不以為然,質疑這樣對孩子好嗎?以以第一次感到了她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一些強制,也少了一份壓力,以至于她比別人少學了不少的知識,自然缺少了一些內涵。她沒有一種特別的、與眾不同的一種特質來彰顯自己的個性。我聽后,我也第一次懷疑我的教育理念,也許仁懷之后還應該加上一些嚴厲。
忽然感到,我這樣寬松的要求孩子,今天還是會有一些遺憾留在孩子心里的。當年如果我更嚴格一些,以以的中學時代會更加的努力,也許最后錄取的結果仍然可能一樣,但在孩子的心中會更加踏實一點,有更多的內涵一點!
附:
淺談藤校學生的特點
標準來說,應該說大藤學生的特點。
xxxx年以以申請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當然是拒了,為什么呢?當時我們認為是以以的標準化的成績太差了,優(yōu)中選優(yōu)就比下去了。中國優(yōu)秀的學生太多了,以以真的不算什么。那時候我們什么都不懂,心里還很失望,現(xiàn)在想起來其實被拒是應該的。
一晃兩年過去了,以以6月2號去日本參加xxxx大學的暑假項目。43個同學中,14位來自于xxxx,七位來自于耶魯大學,其中三位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耶魯分校,七位來自哈佛大學,三位來自喬治城大學,兩位來自布朗大學,一位來自羅德島藝術學院,二位來自哥倫比亞大學,二位來自杜克大學,二位來自阿默斯特學院,二位來自韋斯理學院,還有就是以以來自圣母大學。
以以這次算是近距離的接觸藤校的孩子們,以以每天都與他們打成了一片。聽說以以一個人來自圣母大學,xxxx大學巴西女孩對以以說,需要的話,每天我來陪你。以以的周圍永遠都是xxxx大學的孩子們,他們走的很近,當然也有哈佛耶魯布朗哥大的同學。
以以以旁觀者的身份近距離的觀察著他的同學,并且與他們每天進行著交流,還分享了他們的中小學的成長經歷。到今天為止,他們已經在一起28天了,以以有記日記的習慣,也有總結的習慣,也有與我交流的習慣,她會把她發(fā)現(xiàn)的他們的特點記錄下來。
“幾天接觸下來,我發(fā)現(xiàn)xxxx大學的多樣性真的是無比了。他們來自世界的各個地方,有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的等等。以亞洲為例,就有東亞的、西亞的、南亞的等,涵蓋了各個國家,我們學校的多樣性就差了許多。xxxx大學學生來源也更個性化,更豐富一些。他們十幾個人中有歌手,有演員,有作家,有藝術研究者,更少不了學術上的大牛,也有組織能力超強的領導者。我們學校的同學趨同性更多一些,個性化少了。在他們之中能體會到更多的不同,他們有更多的個人價值觀。圣母大學有更多的社會價值觀,也許是天主教大學的原因,一些國家的人不愿意來,比如說中東地區(qū)的人,他們怎么都不會來的。”
“xxxx大學的同學真的很有情懷,他們大二、大三從來不為找工作的事情忙碌,只希望有不同的生活體驗,去看不同的世界,他們中不少的同學都會有間隔年的經歷。我們學校不少同學從大一開始就去實習體驗,大二就變成有經驗的實習學生了,大三就搞定了工作的offer,大四就在學校里等到畢業(y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生比我們學校更加沒有情懷了,公立大學也是一樣。相比xxxx大學,哈佛大學的同學則顯得更有抱負一些,耶魯大學處于哈佛大學與xxxx大學之間,我應該更喜歡xxxx大學一些。”
“我們暑假項目的每一個同學都有不同的特點和愛好,如xxxx大學韓國裔的美國小哥,高爾夫球都是專業(yè)的水平了,還參加過國際大賽,他還有一幅好嗓子,是樂隊的歌手,他還有在美國各地到處巡回演出的經歷;xxxx大學日本裔的巴西女孩不但歌唱得好,巴西的桑巴舞跳得也是一流,看后令人陶醉,她還有超強的組織能力;僅我們這里十四個xxxx大學的學生中,就有演出了多部電影的同學,還有寫了三本書籍的同學,還有在國際性雜志上發(fā)表了研究論文的大牛,還有藝術研究者,有體育明星……當然哈佛耶魯?shù)耐瑢W也一樣。這里的每一個同學都是有特長的人,都是一群有意思的人,與他們在一起你會格外的開心,你會知道許多未見到的領域的事情,每個人來源的多樣性和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的多樣性是明顯可見的,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而且都是十分的優(yōu)秀。
相比之下,我似乎什么都不會。我的現(xiàn)狀也是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的現(xiàn)狀,中國學生除了演講(但這個門檻太低了,而且用英語演講中國學生完全沒任何優(yōu)勢),會一兩門大家都會的樂器,就真的沒有什么其他的特別的優(yōu)勢了,中國學生都有趨同化,仿佛一個人就是所有的人。
我終于知道了美國最頂尖大學尋找的是什么樣的人了:一群有特點的人,一群與眾不同的人,一群各自有專長的人,一群超越普通人的人,而且都是學霸。”
“我與同學們接觸的越久,越發(fā)感到哈耶普學生們的厲害,至少是更聰明。
哈耶普同學們的聰明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成績是一個方面,對事物的理解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就拿去卡拉ok唱歌來說,他們都表現(xiàn)得不一樣,我與他們一樣碰到一首從未聽過的歌,聽一遍大家都會唱,但他們在唱的同時會加上一些自己的元素,如會改成說唱,如會變換歌曲的節(jié)奏,如改變歌曲中的個別歌詞,反正能夠顯示出自己的東西。我想,也許他們是真的聰明一些,也許是從小得到的訓練讓他們變得與眾不同了。通過這個暑假項目與同學們接觸,肯定會讓我有更多的成長。”
“我太累了,我回到家立即睡覺了。醒來已經晚上八點多鐘了,還要做作業(yè),還要復習,明天期中考試,占總分30%,不能不認真啊!
爸爸總說,不要太累,分數(shù)差一點有什么關系,A減就A減,別太在意,高中時的成績現(xiàn)在想起來有什么意義,成為歷史了就變輕了!我可不這么認為,高中的成績決定了我來到了圣母大學,現(xiàn)在的成績,決定了我是去耶魯哈佛,還是哥大大茅。只有現(xiàn)在對自己狠一點,未來才能讓自己變得更輕松。”
“最近我跟xxxx大學韓國裔的美國男生接觸的比較多,聽了很多他以前學習的故事。
他從小學二年級起就一直在陪優(yōu),基本上貫穿了他的整個小學和中學的每一天。
他說了一件令我吃驚的事情,當時他的歷史成績不是太好,為了促使他學習,他媽媽完全不懂英語,找了一個人把他的英文課程全部翻譯成韓文,然后他媽媽就自己先來學習,每次他的考試題目媽媽自己會進行一次測試。他媽媽幾乎每次都是考的一百分,通過這樣言傳身教來促使她兒子不得不十分認真刻苦的學習。
我記得我爸爸也講過華南師范大學附中一個孩子的故事,也是一個媽媽教自己孩子學習的時候,她會把孩子的課程從頭到尾學一遍,然后來檢查孩子的作業(yè),輔導孩子的功課,教孩子不懂的地方。
我聽了這些之后真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有點殘酷。相比之下,我覺得我的爸爸真是太遷就我了,從來就是怕我太累了,總是要我早點休息,總是帶我出去玩,從來沒有培優(yōu)的時候。
我上個學期在圣母大學選學七門課,我爸爸一直不停的就跟我說你不能學這么多,一定要多點時間休息。他說你這樣太累了,人一定要多一點時間,干自己學習以外的東西。其實與我的同學比起來,我覺得我真的算很輕松的啦。上個學期最后我選學六門課程,我的成績不是也很好嗎?所有的功課都是A,我該干的課外活動、其他的事情都干了。記不得哪一位名人說過的,時間就像是海綿一樣,你擠它永遠都是會有的。
學習盡管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學習能把自己的課余時間都充實起來,而且學好之后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韓國裔美國男孩從小也是他爺爺奶奶帶大的,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就陪他來到了美國。我也跟他說了我的情況,我爸爸就不是這樣的,從來就是怕我學習累了、苦了、睡覺時間晚了。他說,你爸爸這樣,我不知道是不是好,他要打一問號。
xxxx大學日本裔的巴西女孩也跟我說過,她在小學的時候,父母親就早早給她訂立了目標,一定要進美國最好的大學。然后她一直按這個目標,做出的規(guī)化在做。她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就做了無數(shù)的活動,每天都是在不停的學習和補習之間,她覺得真的很累很累。但是現(xiàn)在進入了xxxx大學,回過頭來看,覺得這些累都是值得的。正因為當初的魔鬼般的學習,她已經十分適應現(xiàn)在的大學學習。
她說,她還記得當時xxxx大學的招生官去他們學校的時候都是很拽的,甚至說,你們不可能錄取到xxxx大學,結果她成了他們學校唯一被xxxx錄取的學生,其實這與她初中和高中規(guī)劃并努力實施是分不開的。她的這樣一種長期堅持的學習和努力也是得到了回報的。
相比這些,我真的是從來沒有受這么多的累。聽了之后,我覺得我爸爸的教育還是有些問題,真的真的真的,我現(xiàn)在才真正的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會得到更好的回饋。”
“每次我們去外面參觀體驗的時候,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儲備得不夠。像哈佛大學的美國學姐就會給我們如數(shù)家珍般的介紹各種知識,如去神社的時候,就會告訴我們要注意的細節(jié);如去茶社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禮節(jié)……雖然這些都可以查到的,但哈佛大學的美國學姐是真正的記在心里的。我發(fā)現(xiàn)哈耶普的學生知識面的確要寬廣一些,這與他們長期的學習和積累還是有關系的,誰也不可能學得少卻懂的多!
我在日本要學習和生活二個半月,與這些優(yōu)秀的同學在一起真的很好開心,特別是他們不同的文化背景,讓我感到更加有趣,每一個同學都格外的好玩,也許我會與不少人成為一生的朋友。”
“今天,xxxx大學韓國裔美國同學問我,你愿意像美國中學生一樣,有更多的課余時間,還是像日本中學生一樣為每天功課忙碌著。我當然愿意有更多的自己的時間,做活動、看書,充實自己。真的,我以后不會再浪費時間了,一定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今天我與xxxx大學越南裔美國女孩一起進行了交流。她真的好棒,她善長飛盤運動,還是全美的優(yōu)秀選手,代表過美國隊去參加比賽,她的網球也是專業(yè)運動員的水平。xxxx大學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與他們平時的交流中我能夠感受到的,他們都是典型的精英主義者。
布朗大學的兩個學生,一個小提琴是專業(yè)水平,參加許多的演出;另一個新加坡的男孩,應該是學霸型的學生。他們與圣母大學的學生并無明顯的差別。
圣母大學的學生在個人精英主義方面要低調許多,其實圣母大學的學生中許多都是共和黨大佬們的孩子或者是共和黨精英們的孩子,家庭條件當然是一流的。
的確是各個大學之間的風格不一樣,圣母大學崇尚的是仁愛之心,更多的集體主義思想,同學們愿意把更多的關愛帶給弱勢群體,帶給遠方的人。”
這個時候,我終于知道了哈耶普選的是什么樣的學生。
我舉個例子吧,我一個20多年的朋友,他的女兒2016年的被錄取到圣母大學,是早申請的,錄取之后她就把其他的大學申請全部撤了,她的成績是多少呢?托福116,SAT是2340分。當時我覺得很奇怪,我就問我朋友,為什么不申請哈耶普?我朋友跟我說,哈耶普錄取什么樣的人,他們都知道的,她女兒也知道是爭不過的。他還告訴我說,圣母大學很好了。這次以以接觸后的感受,我聯(lián)想起來,我真的終于知道了哈耶普錄取的是什么樣的學生了,分數(shù)僅僅是一個門檻。
其實我們可以仔細分析“美國名校的招生宗旨”
哈佛大學:“Harvard welcomes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far-ranging talents and interests.” (哈佛歡迎世界各地的有不同背景、才能、興趣的學生”)。無論申請者在哪個領域發(fā)揮所長,哈佛都不拘一格地歡迎真正有才能的學生。
耶魯大學:雖然耶魯收到的75%的申請者在學術上都是滿足要求的,但是“the great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are admitted [are those who] stand out from the rest.”(被錄取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
xxxx大學: “It is our mission at Princeton to ensure that our community is as diverse and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 as possible.” (我們的任務是確保xxxx的學生群體盡可能保持多樣化、能激發(fā)智力和思維的發(fā)展)
斯坦福大學: “We believe that the best education can develop only in a vibrant, diverse community that actively affirms both the differences among its members and their numerous points of connection.” (我們堅信只在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多樣化的群體中,教育才能發(fā)展。這樣的群體既要有互不相同的成員,成員之間也要有多樣的連接點。)
哥倫比亞: “Columbia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nd supporting a community diverse in every way” (哥倫比亞致力于創(chuàng)造并支持一個在每種意義上都具有多樣性的群體)
由此可見,美國大學需要的不是標準化的學生,而是個性鮮明的諸多優(yōu)秀個體。
以以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有欠缺的:
第一是成績欠缺;第二高中的母校有欠缺,以以又沒有參加夏校、交換生、包括影響力強的競賽之類的經歷;第三,沒有突出的活動,彰顯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一面;第四,沒有做訪校,按以以的英語交流水平和溝通能力,如果訪校至少會給學校留下深刻印象的。
當然對我們來說,以以錄取的大學應該是很好的啦,那我們做得好的又有哪些方面呢?
第一,文書寫的真的很棒;第二,我們跟申請的學校的聯(lián)系一直沒有中斷;第三,我們還是參加了一些國內的活動。這么低的標準化分數(shù)錄取了那么多的名校,應該來說還是很滿意了,包括我們申請的幾個藤校都給了以以校友面試的機會,我覺得這是對以以的文書、活動這方面充分的肯定。
最后我們來談怎么沖藤校:
第一,當然是成績。我相信,如果是外校的,英中的學生是肯定沒問題的;第二,高中的母校,大家都是武漢的,我們沒辦法改變,不可能變成南外,也不可能變成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等等等。怎么辦?如果你想沖藤校,我只能是建議了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參加名校的夏;蛘哂幸荒甑慕粨Q生的經歷或者是去中美班有一年美國學習的經歷或者是美高生,這樣一來,你把高中母校的缺陷彌補了;第三,你的活動要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出書啊論文啊或者是你很特別的經歷或者是你的高質量的競賽,或者你參加很高級別的夏校也可以的;第四,就是文書,文書也要別具一格,也要與眾不同,一定要寫出你的特色來,寫出你的與眾不同。我覺得以以應該是做到這一點;第五,推薦信,如果你參加了美國名校夏校的話,那么最好是有美國教授的推薦信更好。第六,面試,包括邀請的參加面試和自己申請面試兩種,展現(xiàn)自己真實的一面,大家最好還要做到一點訪校。如果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你的英語口語的水平很高,我建議你一定要做一個訪校,要準備好你的各種資料,包括各種的報道、影視!那么從現(xiàn)在起你們就要想辦法,要有報紙報道等相關印證材料。把你在文書中、在你的申請材料中體現(xiàn)不出來的這些東西,在你訪校的時候展現(xiàn)出來。我覺得只有做把每一個方面都做好了,你才可能被更好的大學錄取。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