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扶貧辦的統(tǒng)一安排下,有幸參加了9月5日為期半天的扶貧培訓。這次培訓,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且很大的收獲,它不僅讓我充實了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加之與來自不同鄉(xiāng)鎮(zhèn)、不同工作崗位的同事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鑒工作經(jīng)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多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干部,雖然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jīng)驗,但既不夠系統(tǒng)也不夠豐富。通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授,感覺豁然開朗,許多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依據(jù),對原來在工作實踐中覺得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找到了切入點,感覺收獲很大。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扶貧攻堅培訓課,讓我強化了服務大局的意識,同時讓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鄉(xiāng)鎮(zhèn)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的意義。
二、不同地域的學習,開闊了視野
這一次培訓給了我們接受高端教育的機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打開了思路,不僅對本市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開放先進的城市、理念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扶貧辦主任廖主任的授課,就像一面窗戶,讓我們打開眼界,能夠站在更高的臺階重新去認識當前扶貧攻堅的形勢,去看待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三、案例的分析,警醒了自我
課堂上,扶貧辦主任廖主任還結合實際給我們分析了案例,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認清問題的本質所在,慰問式扶貧已經(jīng)成為歷史,切實帶動群眾搞發(fā)展,謀出路才是當下形勢的走向及工作的要求。
同時,扶貧辦主任廖主任讓我們通過查找別人問題的方式來提醒自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正確處理各種關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之一。事例也告訴我們沒有搞好群眾關系,最終會導致工作無法開展,所以我們要著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理好各種關系,在陽光心態(tài)下工作。
四、前輩的經(jīng)驗,找準了差距
在以往經(jīng)驗的分享中,我們學到了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領導干部如何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去,如何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積累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和理論知識,如何處理工作中棘手的復雜的問題等等。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相比之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當然找出差距并非要生搬硬套別人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是借鑒別人的方法來完善自己的方法。
五、言傳身教,時刻警惕
培訓課的最后一天,扶貧辦主任廖主任給大家深切的講解了當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的政策和任務,給大家狠狠地敲了一記警鐘,扶貧辦主任廖主任用切身的體驗和經(jīng)歷,用幽默風趣的話語讓我們認清了當下扶貧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清晰簡潔的說明了當下脫貧任務的緊迫性,領導重視、資金投入、精準扶貧的措施等等,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的工作人員敲著警鐘。扶貧工作重擔在肩,難點多,經(jīng)驗少,同志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扶貧辦主任廖主任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仔細以高度的思想覺悟和舍我其誰的犧牲精神走在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線,切切實實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確保完成201*年脫貧目標,為2020年實現(xiàn)全面脫貧打良好的基礎。
六、培訓結束,感悟升華
結合這半天廖主任所講的內容,總結出了干好工作應具備的六種能力:一是科學決策能力,就是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和瞬間變化的形勢要有善于做出正確抉擇的能力;二是貫徹執(zhí)行能力,就是面對問題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與計劃,貫徹下去并做到全面準確、得當有力;三是綜合協(xié)調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權衡協(xié)調、統(tǒng)籌兼顧;四是組織管理能力,就是善于社會交往,有較高的管理水平,組織得當;五是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要以大無畏的精神,在舊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大膽嘗試,做到與時俱進、科學合理;六是學習實踐能力,就是每個人要把學習當成是畢生的任務。要想把工作干得有聲有色那么必須具備這六個能力,因為作為新世紀的干部人才就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科學的進步。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