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故宮人薪火相傳,最終留下了紅墻黃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說六百年的紫禁城。”——題記
華夏大地上,世代變幻,風云莫測,63個王朝曾興衰更迭,446位帝王,曾君臨天下,興建宮殿,然后又在衰敗中走向陌路。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褒貶不一,遺存下的宮殿大多毀于歲月的侵蝕,亦或毀于那改朝換代時的一把大火。歷經(jīng)兩個大一統(tǒng)王朝,六百個春秋,依舊雄立于天地之間,共享日月之輝,在漫漫時間長廊中仍散發(fā)著獨特魅力的,唯有故宮了。
縱然時光荏苒,歲月蹉跎,故宮自巋然不動,屹立在五千年文明中,從古老的王朝持續(xù)到今日,留下驚鴻一瞥的人間大美,令世人瞻仰向往。帝王將相的故事,從來不是一句話所能概括的,故宮,這位600歲的“老者”,見證了炎黃土地上的文化變遷,華夏歷史的滄桑巨變,它是人心、權位、金錢的映射,是真實歷史的證明,是五千年文明的縮影。紛繁錯雜的往事,斗轉星移,隨時代變遷變得朦朧,濃濃白霧下這段“剪不清,理還亂”的歷史,應該從何講起呢?我在祝勇所著的《故宮六百年》中尋覓到了他的答案。
祝勇,是作家,是學者,是藝術學博士,褪去這些標簽,我認為他更是一位切切實實的故宮人,他用他的文字筑成了一座紙上的紫禁城。2011年,祝勇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在無數(shù)次走進故宮中,他開始了解故宮,體悟故宮,漸漸他認識到,故宮不僅僅是一座帝王的宮殿,封建制的大本營,它存在的意義是深遠的,它凝聚了華夏民族對美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它的文化價值不容小覷。于是,《故宮六百年》、《故宮的古物之美》、《故宮的隱秘角落》、《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等名篇著作應世而生,看著故宮的一景一物,一花一木,祝勇感受到了神秘含蓄的古老文明帶來的魅力,他做過無數(shù)次調查研究,翻閱過很多歷史文獻,筆下的故宮在他的探索中變得真實卓然,“這樣我才能在紙上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故宮”,他說。
《故宮六百年》2014年開始動筆,寫作將近四年,2020年在慶祝600歲故宮時出版,一經(jīng)出版,引起轟動,將故宮的熱度再次拉高。2020年11月29日,祝勇因《故宮六百年》獲第五屆琦君散文獎,由于展現(xiàn)出一名深入社會肌理和時代脈搏的行走型作家的不俗實力,2021年1月6日,祝勇入選“名人堂·2020年度十大作家”,可謂實至名歸。祝老師摒棄了對歷史的宏大敘事,不以編年體的方式進行寫作,避免流水賬,轉變思路,打破教條,將枯燥乏味的直白敘述轉變?yōu)橐匀诵缘囊暯抢m(xù)寫歷史,以引領者的姿態(tài),用空間帶動時間,移步換景,為我們打開一扇扇宮門,體味宮墻內(nèi)的腥風血雨和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讓讀者通過文字碰觸到歷史的溫度,將帝王、嬪妃、臣子拉下神壇,他們皆是懷揣著自己想法的血肉之軀,皆是有情有義的普通人。
《故宮六百年》共十九章,從元朝末年至今,明清的24位皇帝皆有涉及,還有那些王公貴族、皇子嬪妃,可謂故宮的集大成者。穿越六百年的時空隧道,繁華歷史與時代碰撞,摩擦出現(xiàn)世的火花,本書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間次序為橫坐標,故事從午門講起,走過太和門、太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養(yǎng)心殿,穿過長廊,又漫步于保和殿、文華殿、內(nèi)金水橋、武英殿、乾隆花園、慈寧宮花園、重華宮、樂壽堂、景陽宮、倦勤齋、尋沿書屋,大致按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順序寫故宮的建筑,最后從神武門出來。又以紫禁城歷史的時間次序為縱坐標,將時間納入空間中,在完成空間之旅的同時又完成了時間之旅,六百年的故宮躍然紙上,完整的紙上宮殿映入眼簾。立體、全景式地敘述出故宮的悠遠歷史與文化內(nèi)涵,通過對紫禁城六百年歷史的回顧,揭示故宮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在園林、繪畫、宮殿建筑、讀書藏書等各個方面的耀眼成就與那歷史名人的不朽功勛。
《故宮六百年》包含著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呂氏春秋》、《禮記》、《老子》、《孟子》等著作到漢、唐、宋、元、明、清、民國一直到當代,跨越2000余年時間長河的文學、史學、建筑學、哲學及其他領域的諸多學術著作,可見作者學識淵博,為了將故宮寫的真實符合歷史,翻閱了無數(shù)典籍文獻。
十九章,十九個主要建筑和重點人物,分開看,章章是精美散文,自成一派;合起來,緊密綿長,渾然一體,故宮建筑群屹立而起。每一章的中間有大量的攝影穿插,讓讀者在語言文字與攝影藝術的交匯中感受著故宮的獨特魅力,在光與影的藝術享受里,感受時空變換,江山易主的流年碎影。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去年有幸一睹故宮風采,王朝興衰,琉璃瓦的重檐屋頂,朱漆門,同臺基,到底捆綁住了多少位君王?那些繁耀的日子連著衰敗沒落一同隱秘在紅墻黃瓦中,拋開歷史和文化的價值,故宮更像是一個懷揣著心事的婦人,宮墻禁錮了自由的靈魂,權利限制了真愛的追求,恩怨蒙蔽了明澈的雙眸,我無數(shù)次在想,如果再來一次,皇城內(nèi)的人物會作何選擇,心懷興國平天下的意氣也好,享受權利帶來的榮華富貴也罷,皆留于后人所評判吧。我這個后來者,未知歷史全貌,只知邁入故宮的那一刻,宏偉的建筑瞬間征服了我,撫過木質圍欄,推開朱漆紅門,仰看宮殿金頂,仿佛無數(shù)靈魂竊竊私語,訴說著六百年的輝煌與風霜,那古色古香的格調,莊重肅靜之感由心而生。
“時間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夠凝固無數(shù)穿越時間的美麗。”而在故宮和他的守護者們形成的磁場中,時間都靜止了。一座紫禁城,容納了這個民族六百年所有來處的痕跡,七百余頁的篇幅有中華文明的歷史慣穿其中,便也顯得緊湊,祝勇說,“在故宮,絕大部分建筑空間都容納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風云,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飲,面對每一個建筑空間,我也只能選取了一個時間的片段,讓這些時間的碎片,依附在不同的空間上,銜接成一幅較為完整的歷史拼圖。這樣,當大家跟隨著我的文字,走完了故宮的主要區(qū)域,從神武門出來,我們也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對故宮六百年歷史的回望與重溫。”
乾隆登上鳳凰樓言“故宮登樓名偶似,遠眺欲見蓬瀛洲”紫禁城的皇座下,藏著他的欲望;孫光憲筆下的故宮是“石城依舊空江國,故宮春色。”的物是人非;陳允平說那是“瓊臺玉館照青紅,夢斷思陵檜柏風。”的凄苦空靈;世人稱它為“金碧輝煌紫禁城,紅墻宮里萬重門。”的曠世奇觀;想必它也定是部分人“天子高居臨萬下,冤魂無處訴心扉”的難言之隱。“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就如祝勇說的,一磚一瓦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宮殿樓臺、城池庭院、紅墻璧瓦、斗拱飛檐中,那皇親國戚、帝王將相、人影幢幢、魑魅交疊、往事云煙。就算再說六百年也道不盡其中的勾心頭角,赤子之心,愛恨糾纏,恩怨糾葛啊。
想說的太多,寫在紙上的僅是寥寥。故宮從不屬于哪個朝代,哪位君王,它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是我們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更是華夏文明中不可缺失的一條脈絡。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一代又一代故宮人接過時代的接力棒,讓故宮在時間的洗禮中,層層更迭,煥發(fā)榮光,生生不息。
祝勇笑稱,故宮四季皆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你看,故宮的四季剛好囊括了風花雪夜,所以有機會,就帶著這本《故宮六百年》去故宮一睹“芳容”吧!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